“毛病”一词原指马的毛色不好等
2018-03-31
“毛病”一词原指马的毛色不好
“毛病”一词本不是指人,而是指马。古人看马好不好,要看毛如何。马身上的毛旋儿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后来,“毛病”由专指马扩大到其他事物,凡是有缺点或有妨害的地方,都可称为“毛病”了。
古时候,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相马首先就是看马的毛色如何,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明代的徐咸在《相马经》中说:“马旋毛者,善旋王,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如果主人骑的话,就会有害处。
随着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下降,“毛病”一词用得少了。后来,有人把这个词用到了人和物的身上。时间一长,“毛病”一词原本的意思人们反倒不知道了。
选自人民网
“明镜高悬”原为“秦镜高悬”
在旧时衙门的公堂上,常挂有“明镜高悬”的匾额,官员常用其标榜公正无私,断案精详。
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载,秦朝灭亡时,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看到无数珍宝中有一块方镜,宽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宫人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此镜照宫人,胆张心动者杀之。因此镜出自秦地,故又称为“秦镜”。又因此镜功能奇特,故人们又用它比喻那些明辨是非、判案公正的官员。
后来,官员们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洁”“公正廉明”,全都在公堂上挂起了“秦镜高悬”的匾额。再后来逐渐变成更通俗的“明镜高悬”,作为摆设装饰悬挂于大堂前。
选自《关州日报》
蜡烛到汉朝才出现:当时极为稀少,属于珍品
在迪丽热巴主演的电视剧《秦时丽人明月心》第一集中,卫国统帅公孙羽与荆轲以及公孙丽三人连夜赶路,途中在一家客栈休息,客栈的烛台上插满了蜡烛,整个房间因此显得十分明亮。而事实上,蜡烛在当时还没有出现,一家普通的客栈能用上如此多的蜡烛到明清时期才能实现。
古代所说的“烛”是一种照明工具,但不是蜡烛的模样,而是类似于火把。古人讲究礼仪,在别人家做客,如果天黑还不走的话,主人会点起火把,待火烧到木把处时,客人就应该告辞了,这叫作“烛不见跋”,“烛”指的是火把,“跋”就是火把的木把。
战国时,又出现了灯。灯的繁体写法是“烃”,“登”在古代是一种陶制的容器,叫“豆”,平时用来盛放肉酱。秦汉时期,“登”的形态发生变化,盘中出现了一根长钉,用于固定可燃物,手柄下端也有了底座,为的是摆放更平稳。因为“登”基本上是青铜制作的,于是就写成“镫”。至于“烃”字,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点灯时,人们会将麻绳、苇草、松木条、树皮等捆起来,固定在灯的长钉上,作为捻子,盘中装满动物油脂,点燃捻子时,就可以当照明工具使用了。有的灯也装有植物油脂,不过那是隋唐以后的事了。
现代人说的蜡烛,到汉朝才出现,这是《西京杂记》中说的,西汉初年,南越王向汉高祖刘邦敬献了石蜜5斛、蜜烛200枚等,汉高祖大喜。研究表明,其中的蜜烛便是我们现代蜡烛的雏形,当时还是属于贡品。韩翊在《寒食》中写道“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禁火的时候,帝王要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赏赐蜡烛,这说明蜡烛那会儿极为稀少,属于珍品。
蜡烛的贵族身份在南北朝时稍微降低了一些,但也主要出现在上层社会,除了王公大臣,只要家里有钱还是能享受到的,但普通百姓家庭用于照明还是天方夜谭。唐朝也有文献记载,古晋州(今河北省境内)给朝廷上贡的贡品中有蜡烛。可见,唐朝皇帝们对宫廷蜡烛是很重视的,设置专人管理。
到了宋朝,蜡烛出现在和西夏的边境贸易中,作为对外交换的一种商品,说明当时使用已较普遍了,但仍比较珍贵。明清鼎盛时期,对外交流进一步增加,老百姓才有机会用上蜡烛。
古代没有电力,蜡烛的照明作用尤为重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家家使用蜡烛照明的情景已经成为老黄历,它多数只用在纪念日和喜庆的日子里。
选自《山西晚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