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占领”KTV,多元生活方式需鼓励等
2018-03-31
老年人“占领”KTV,多元生活方式需鼓励
事件回放
K歌、聚会、“生日趴”,KTV是不少年轻人热衷的夜生活聚会地,但白天的KTV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尤其是下午,几乎被老年人包场。记者在武汉各大商圈的多家KTV中看到,下午时段的消费者一大半为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人。
时事鲜评
长时间以来,以广场舞为标志的“老年人生活方式”一再引发争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爷大妈们“占领”KTV下午场的新现象,注定具有更多被围观的价值。从跳广场舞到包厢K歌,这两者的属性截然不同。前者是公共空间的集体行为,后者则是私密空间里的圈层社交;前者难免会不时产生某种外溢性的“消极影响”,后者纯粹是关起门来各玩各的,丝毫不会“伤及无辜”。
跳广场舞和包厢K歌,很难说孰对孰错、孰优孰劣。只不过,从輿论对“大妈K歌”的大力支持看来,至少在当前语境下,社会舆论对后者的“友好度”更高一些。必须承认,廉价的KTV下午场,为老年人打发时间提供了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不少大爷大妈愿意接受并享受这一新选择,恰恰体现出消费观念的进步——相比过去,许多老年人完全通过“捡”“蹭”“抢”的方式自我将就,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适应为自己的社交、娱乐需求掏钱买单。
稍遗憾的是,我们的市场并没有准备太多如“KTV下午场”这类适合老年群体的消费选项,反倒是大量的保健品骗局掏空了老年人的钱包,这实在是极不正常的现象……让老年群体拥有更多元化的生活解决方案,这既需要继续呼吁公共投入、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持续跟进,也需要商业社会及时嗅到“商机”并提供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老年市场的需求。毕竟,火爆的KTV下午场,已为我们演示了一个成功的双赢案例。
选自光明网
教授当本科生班主任值得提倡
事件回放
前不久,一份名单引来满屏艳羡的目光。在清华大学2017级本科新生班主任名单中,有长聘正教授30人,长聘副教授10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
时事鲜评
在大学里,像长江学者这样的牛人大多是带硕士、博士,最多给本科生上上课,而辅导员、班主任多以毕业留校的硕士生居多。清华大学能让名教授做新生班主任,这确实令人羡慕嫉妒。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提出过“从游论”,说的就是学生“尾随”大鱼、耳濡目染的重要性。有一句话说得好——大学是“熏”出来的。怎么熏?就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益,这其中,班主任至关重要。
在大学生活中,班主任离学生最近,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教授、副教授不仅在教学、科研方面经验丰富,在人生阅历上也有更多积累,让他们担此重任,其言传身教对学生大有裨益。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其实大学之大,除了大师,也在于以学生为“大”,在于将培养学生作为根本使命。如何通过规范、引导让老师进一步以学生为“大”,值得深思。
选自《广州日报》
对简单的孝行不应指指点点
事件回放
前段时间,同济大学博士田俊涛利用暑假帮助环卫工父母扫马路一事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大多数网友对博士放下架子、帮助父母扫大街的行为表示赞赏,但也有些人表示,作为一名博士去“当环卫工”似乎有点儿可惜,甚至有些人质疑:“既然家境贫寒,为什么不早点儿挣钱孝顺爸妈,还要读博?”“学历这么高,能不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干一些收入更高的临时工作呢?”……
时事鲜评
互联网这个特殊工具,成就了这个质疑一切的时代。田博士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暑期帮环卫工父母扫马路这种在他和父母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小事,竟然能成为许多市民和网友谈论甚至争论的话题。简简单单的孝行,原本带给人们清清爽爽的感动也就罢了,却在互联网的“街道广场”上被看客们说三道四、指指点点。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小毛病。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样的鸡汤,每到逢年过节朋友圈里总要刷一回屏。可这次面对博士陪在父母身边、帮父母忙的时候,“最长情的告白”怎么突然被我们遗忘了?
“既然家境贫寒,为什么不早点儿挣钱孝顺爸妈,还要读博?”“学历这么高,能不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干一些收入更高的临时工作呢?”……这类质疑让人哭笑不得,网络里有太多人嘴总比脑子快,说的永远比看的、听的、想的多得多。一篇报道只是别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别人的生活、别人的选择,我们了解的往往不多,既然不多,请多些沉默是金,少点儿指手画脚。爽了自己的嘴,伤了别人的心,压根不是什么美德和好习惯。
其实看事情简单点儿,没什么不好。博士帮环卫工父母扫马路,简简单单的孝行,我们就该简简单单地感悟和解读。
选自中国青年网
弹钢琴的建筑工人,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事件回放
前不久,香港网友在商场发现了一位穿着建筑工人服装的“李云迪”:一位可能刚刚干完活儿,还穿着制服的建筑工人认真地弹着钢琴。把视频放上网的曹先生说:“可能为了生活,需要放下梦想。”
时事鲜评
弹钢琴的建筑工人以“扫地僧”的方式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形成反差的是建筑工人和钢琴这两个词在传统观念里的巨大鸿沟,是他朴实的背影和琴声中舒缓人心的力量。
许多人猜测,这段琴声背后必然有一个令人无奈又唏嘘的故事。他可能曾经生活优渥,也曾经遭遇挫折,钢琴与音乐是往日的眷恋和心中的月光。无论怎样,琴声透露出生活的变化,但他的内心是丰富的,他的生活中还有对美的向往。这就够了。我们不用说是梦想战胜了现实,还是现实打败了梦想,这不是一场非此即彼的交战。不用把生活和梦想对立起来啊。就算一时一地不尽如人意,也不用将钢琴上锁、画笔搁置,将理想封存。
艺术和美并不只对“贵族”屈尊。艺术的培养虽然需要金钱的支撑,在我们的意识中,艺术和上层社会的紧密关系被“固化”了,但是艺术更需要的是一个人对于美好的感知度,对人性、感情的观察,对他人的同理心。准确点儿说,需要的不过是一颗善感的心。
艺术本来的作用就是深夜时抚慰疲倦的灵魂。它是纯粹、善良的滋养。建筑工人师傅则是幸运地拥有它的人。
我想起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里的那位高级公寓的女门房,一个肥胖、丑陋的五十多岁的寡妇,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作为看门人的粗俗形象,甚至假装目不识丁,另一方面她又为自己在密室内筑起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她会一边喝红茶,一边看谷琦润一郎的书。
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扫地僧”似的人物。隔壁大爷或许练了几十年的拳,身上藏着八块腹肌;学生宿舍的阿姨可能会说一口流利的俄语;食堂师傅或许下了班就练书法,写的字能在淘宝上卖出去……
他们拥有自己精心守护的小世界,令人羡慕。
顾长卫执导的电影《立春》里,蒋雯丽饰演的女主角王彩玲是县城里一名声乐老师,貌不出众却有一副好嗓音。她一心想调到北京实现她的音乐梦,她想唱到北京,唱到巴黎,但是失败了。很多从小学艺术,希望走上专业道路的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幻灭经历。很多人从此彻底远离了艺术,甚至如“一刀两断”一样决绝。其实艺术不应该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啊,告别美好的东西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
也许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实现从底层到真正走上“艺术”道路的跨越,但只要心怀美好,生活就有希望。
选自“新京报评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