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替普酶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2018-03-31唐开维莫桂清轩永波潘禹辰

关键词:应用

唐开维 莫桂清 轩永波 潘禹辰

【摘要】研究显示,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肺动脉栓塞主要是由于外源性或者内源性栓子堵塞人体肺动脉而导致的肺循环障碍,严重时易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急性右心衰竭情况,而对于该类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能保障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中具有多种治疗方式,因此,我院对瑞替普酶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关键词】瑞替普酶;肺动脉CTA;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2..02

研究显示,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急,多数患者发病后未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易导致严重后果发生,而实施一项安全有效的方式,利于患者预后。急性肺动脉栓塞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种类为肺动脉血栓栓塞,以晕厥、咳嗽、胸痛以及呼吸困难作为常见症状,肿瘤、心脏病以及血栓形成为常见病因,主要检查方式为肺静脉CTA、动脉血气、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等[1-2]。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以及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取得显著效果。因此,我院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瑞替普酶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

1 介入治疗

研究显示,在目前临床中试验的介入治疗设备具有多种:

①抽吸式取栓导管:该导管头端具有吸盘,当吸盘经过人体肺动脉附着栓子、右心室、右心房以及静脉时,进行负吸抽吸,同时能随着导管拔出,将栓子取出,反复进行操作,能将患者肺动脉内栓子摘除,该项治疗方式效果较为良好,在患者发病20天内,对患者实施治疗,效果

最佳[3-8]。

②手动搅拌式碎栓导管:将导管以及导丝穿过患者血栓,再回抽直至近端,反复进行操作,能改善人体肺血流,在DSA下,将导管在主肺动脉以及其分支内,进行前后移动,将患者血栓破碎,血栓碎片能随着患者血流直接到达患者远端的肺动脉血流,能改善患者肺动脉血流,挽救患者的生命[9-12]。

2 药物溶栓治疗

链激酶和尿激酶在七十年代就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其溶解人体肺动脉血栓效果显著高于单用肝素,其中链激酶易引起多种毒副反应,该种药物不是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13-15]。

尿激酶为人体尿中提取的B球蛋白,其对人体血栓内纤维蛋白溶酶的亲和力十分大,能预防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由于该种药物具有不同的用量,首次应静脉推入4400 u/kg,该种药物能提高患者溶栓成功率。

瑞替普酶为溶栓药物,近年来,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其治疗方式为,使用介入方式将溶栓导管置入患者肺动脉血栓内,将18 mg瑞替普酶溶于

50 mL生理盐水中,24 h内经溶栓导管内泵入,根据患者造影复查情况,必要时24 h后重复用药一次[16]。

3 瑞替普酶治疗效果

在吴伟利和李政学者在“瑞替普酶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17]的研究中,选取42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2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检查和诊断后,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实施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治疗,在研究结果中,治疗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总有效率约为81.8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5.00%,由此提示瑞替普酶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迅速改善

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较快恢复健康。

4 结 论

近年来,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率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常见以及多发的临床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致死率高、致残高以及发病率高等特点,现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医疗问题研究重点。对于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主要治疗目的是使患者栓塞肺动脉血流再通,一般临床患者均实施溶栓治疗,通过采用溶栓治疗能部分溶解或者全部溶解患者堵塞肺动脉,解除人体急性肺动脉栓塞,减少患者肺动脉压力,逆转患者右心功能衰竭,降低患者右心后负荷,最终达到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减轻临床症状目的。根据临床医学研究显示,溶栓治疗能将患者深静脉血栓部分溶解,能减轻患者

急性肺动脉栓塞栓子来源,能预防疾病复发情况发生[18]。

急性肺动脉栓塞为呼吸系统疾病危重症,快速溶栓,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损害,减少患者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研究显示溶栓药物在临床中已经发展直至第三代,瑞替普酶为其中之一,为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变异体,其半衰期约为15分钟,能用于人体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具有简便等特点,该种药物能增加患者血管开通率。瑞替普酶能在短期内快速溶栓,能升高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经过多项研究显示,该药物具有显著效果,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溶栓迅速、疗效显著等特点[19]。

综述所述,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具有多种治疗方式,而通过对患者实施瑞替普酶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溶栓迅速等特点,能促进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较快恢復健康,值得应用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晓鹏,武恒朝,王 坚,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隐性肺动脉栓塞的治疗和预后[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2):68-75.

[2] 田争艳,宋 良,张艳艳,等.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5,24(23):17-19.

[3] 霍志荣,陈锦暖,吴 雷,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早期无创通气治疗价值[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4(1):64-67.

[4] 惠云生,文 冰,赵文增,等.慢性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临床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2(5):650-652.

[5] 杨东辉,刘 林.肺动脉栓塞的抗栓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9):595-597.

[6] 刘凤永,王茂强,段 峰,等.介入治疗巨块型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9):1343-1345.

[7] 陆 炜,王李华,程国兵,等.肺动脉碎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81-84.

[8] 唐延甜,吴 琪.急性肺动脉栓塞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71-2472.

[9] 陈清清,梁彩红,丁 一,等.局部灌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2):1785-1789.

[10] 劉 玲,李晓静,王玉兰,等.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安徽医学,2013,34(8):1100-1103.

[11] 康 涛,李晓强,钱爱民,等.急性肺动脉栓塞15例治疗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6):441-444.

[12] 张 梅,沈 蔚.尿激酶与瑞替普酶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2):1214-1216.

[13] 曾昭凡,陈 浩,戚悠飞,等.介入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26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2):119-122.

[14] 田 昕,方伟钧.肺动脉栓塞导致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的溶栓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3):219-220.

[15] 崔青丽.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2):79-80.

[16] 李 政.瑞替普酶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4.

[17] 吴伟利,李 政.瑞替普酶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C].//第七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4年会暨第三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论文集.2014:208-209.

[18] 孙 岩,刘 洋,何玉祥,等.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5):396-398.

[19] 王艳飞,张 芳,刘佃飞,等.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31-32.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