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2018-03-31王婷
王婷
所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将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作为写作对象,引导学生在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描写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的锻炼和自我个性的张扬的一种作文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
一、当前小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仍未走出“耗时低效”的怪圈,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
1. 未将作文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语文学科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作文教学绝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和词语搭配,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但是实际教学中,作文与育人相脱节的现象屡见不鲜。
2. 未将应试与交流有机结合起来
作文首先是一种交际工具,是学生人生追求、思想情感和所見所闻的表达形式。但是现在的作文教学却演变成了强制性训练,学生为了获得高分一味儿地仿写,大话套话成风,教师难以从中看到学生的真情实感,如盲人瞎马一般瞎命题、瞎指导。如此一来,对学生来说,作文成了一种折磨、一种痛苦,实际生活中积累的素材难以用到作文当中,想要完成习作只能编造,只能以假话、套话、空话来交差。
3. 未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
从目前来看,作文教学最为常见的模式仍是“出示命题——给予指导——起草誊写——批改评价——集中评讲”。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处于了被动地位,他们只能根据既定的题目组织材料,难以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积累,本做不到“情动而辞发”;只能根据格式化的习作写法来完成作文,在既定的圈圈里痛苦地呻吟着。而教师大面积、惨不忍睹的修改更是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让动笔成为学习”根本就是一种奢望。
4. 未将单项训练与整体素养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的教师对作文教学确实足够重视,“每日一小练、每周一大练”几乎成为常态,总是试图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如此做只有“量”的积累,小学生认知能力尚不成熟,脱离了观察、体验和思考,他们如何能将生活体验转变成为写作素材?
二、实现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策略
1. 统筹规划,逐步地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生活化作文教学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形成一系列以学生生活为话题的作文。比如,可以以年级为主线,指导学生在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地将写作选材由个人生活逐渐地扩大到家庭生活、班级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2. 有合有分,促进学生单项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共同提升
一般来说,命题作文是一题一作,属单次训练;而一题多作则属于组合训练。想要提高学生的实际习作能力,就必须注意将单次训练与组合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如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可以以“春游”为题开展三次连续训练,第一次要求学生将学校的通知转述给家长,第二次指导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制定出活动计划,第三次以“春游“为主题完成一篇习作。这样一来,就将作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而由于对文体没有做出限制,学生既可以以写事为主题,也可以以写景为主题;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散文,多种的文体样式使学生在实践当中形成了较强的文体意识、读者意识,其效果将远胜于单次训练。
3. 结合时事,选择鲜活的作文选题
生活总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结合生活的“时”和“事”来精选、调整和更新作文选题,将会保持作文选题的鲜活,不断地将新鲜事物整合到作文教学当中。如对一年级学生可以选在世界无烟日4月7日前后一周内开展戒烟宣传实践活动,要求每位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写一封“戒烟劝诫信”。笔者在开展这样的活动时,曾有一位学生给他父亲写道:“爸爸,如果你这次能够成功戒烟,我将在你脸上亲20下。”没想到他的家长居然真把烟戒掉了。那封信的巨大威力不正是来自于孩子和亲人之间纯真的爱吗?当然,“时”“事”类的作文选题是开放性的,具有较大的补充空间,如可以以“我十岁啦”为主题,引导三年级的学生建立自己的成长手册,而后在其四、五、六年级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
4. 多样评价,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
作文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多样评价就是要改变同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过于强调学生共性的传统做法。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应该在习作展示当中予以表彰,勉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该耐心地帮助他们修改习作,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并愿意为作文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付出努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