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理路和实现条件
2018-03-31沈洪豪
沈洪豪
[内容提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种基于心理认同的自我接受过程,是知、情、意、行认同的逻辑运动过程。其内化理路是:认知认同是基础、情感认同是核心、意志认同是关键、行为认同是目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基于心理、政治、文化和实践等一系列实现条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41-4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着我国公民的价值取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价值取向影响着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向。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认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然而,新形势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够全面、深入,还存在价值观教育协同性不够,缺乏有效保障机制等问题。因此,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外在实现条件,是健全引导机制,提高认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在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使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议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3]高校作为思想汇合交融与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更要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不仅要把科学文化作为自己的教育内容,更要注重思想文化的传播与熏陶。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变革广泛而深刻,各种利益分化凸显,价值观多元并存,人们的信心和信念受到冲击;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思想上很容易被西方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所左右。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社会构造、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一元与多样、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彼此交错,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与碰撞,给人们的价值观带来巨大活力与生机,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新时代环境下,寻求共同的精神价值,已成为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样,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也面临着困境,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的把握是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种基于心理认同的价值接受过程。“认同”是心理学术语,即所谓的认可和赞同,是内心对事物的一种信服态度,即从心里产生的一种认可和同意,指在社会认知中逐渐接受各种影响并使这种影响成为其个人人格一部分的心理历程,是一个行为动态词。价值观认同即个体、团体或相关组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某一或某类事物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同和赞许,对相同或相似事物有着同一的看法和评判,并以这种共同的理念、原则为共同的行为取向,从而在社会中形成主流价值取向,并成为每个社会人自愿接受、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从社会认同的心理形成过程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个从部分认同到形成社会主流意识的过程,是由价值判断到行为选择的实践转化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并最终成为人们的行为标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大学生逐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包含着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由被动认知到主动信任的心理状态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外界的指导与规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条件。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知、情、意、行不断深入的逻辑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升华的过程,是主体对价值客体不断深入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各阶段具有具体的目标:在认知认同阶段达到全面理解认同,在情感认同阶段强化情感认同,在意志认同阶段上升为理想信念,在行为认同阶段养成行为习惯。认知认同阶段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理解。通过认知认同机制的构建,让当代大学生更加充分、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情感认同阶段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接受。情感认同具体体现为态度的根本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从众变为积极自主。意志认同阶段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融入。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认同,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步骤。行为认同阶段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践行。在行为认同阶段,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从而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以利益为基础的价值认同过程。从利益认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必须正视利益机制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动力,利益机制在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发挥着基础动力和协调杠杆的作用。[3]31-3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和期待逐渐成为个体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大学生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作为活跃度高、接受能力强的年轻群体,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利益需求的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要求大学生只讲义务,不讲权利,只讲付出,不讲所得。当代大学生成长所处的环境,正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日益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阶段,其对社会发展具有高度认同感,更容易将自身利益与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更容易意识到个人的合理的生存、发展乃至价值实现诉求,都是国家所倡导和保护的,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利益导向是一体的。而且如果个人主动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将更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身价值需求的满足。因此,基于对当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特点和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考察,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必须把握大学生利益需求的本质,保护其合理利益需求。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理路
认同问题说到底是个人基于价值权衡的心理选择和思维变化问题。因此,根据认同主体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思维运动特点,价值观认同过程可以划分为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逻辑结构上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意志认同和行为认同四个方面,且这四个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内在理路。
1.认知认同是基础。“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2]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指大学生能够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过程、领会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一个渐进式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基于认知而在情感和实践上建立起的深入真知的认同。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从国家层面来理解,主要是指对党的思想、发展理念、奋斗目标以及国家制定的重大方针、发展战略等的关注、认可和支持;从社会层面来理解,是指对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和走向、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程度、社会的阶层分化和层次化、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从个人层面来理解,是指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把自我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4]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正确、理性认知,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奠基了坚实的基础。
2.情感认同是核心。认知认同仅仅是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这一阶段的认知是浅表的,也是局限的、初步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提升,上升到情感认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核心。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信任、喜欢,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对大学生应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教育,通过感知、领悟和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识体系”转变为“情感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的心灵罗盘;通过开展日常校园活动、树立身边榜样与学习英雄人物相结合的方式,把典型榜样的力量和实践育人的力量统一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引导力。大学生在掌握了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之后,基于情感认同不断将核心价值观深化于心,真正从心底形成价值认同,这种认同是稳固和不易被改变的,其影响是深远的。
3.意志认同是关键。外化阶段的认同机制实质就是意志认同的表现,但行为认同的过程,在外界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反过来影响内化过程。情感认同有待上升到意志阶段,最终成为支配行为的稳定信念。意志认同是内化的最高境界,人的行为是意志的外在表现,只有经过意志认同这一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融入思想,指导行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强化大学生的意志认同,而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认同,最重要的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指导之下,注重利益驱动,让利益成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力量。例如,引导大学生群体的合理诉求,为其明确实现合理利益诉求的合法途径和手段,从利益需求和实现方式两方面努力,促进大学生个人利益诉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社会、国家层面的有效整合与高度一致,形成同频共振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在操作层面上,通过保障大学生合法利益,建立利益增进和共享机制,不断扩大大学生享有的公共利益,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良好利益生态的自发认同和维护;通过利益平衡、补偿和保障机制,确保大学生共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强化利益认同,促进价值认同。
4.行为认同是目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如果仅停留在意识和思想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行为认同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即要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评判标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用真真切切的行动来证明。行为认同的关键,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上的认同是否转化为行为上的认同,是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意志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环节,而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价值准则和规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即形成行为认同。行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内化到外化的关键环节,只有掌握科学的认知和行为规律,才能更好地构建行为践行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结合大学生的行为特点构建有效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机制。具体包括:行为示范机制,注重树立典范,发挥先进群体的行为表率作用;情景体验机制,根据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优化情景设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行为认同习惯;行为自律机制,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培养行为认同自觉;行为固化机制是行为认同机制的最终目标,依据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促进大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养成行为模式,使其成为大学生的行为遵循。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逻辑上具有客观的内在理路,在现实建构上需要客观的社会条件。离开一系列基本条件的保障,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认同便无从谈起。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涉及心理、政治、文化和实践等方面。由此,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认同,必须努力在心理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和实践条件的创设和完善上下功夫。
1.心理条件。首先,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心理的健康稳定,是形成良好政治、道德品质的重要基础。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越高,其价值观就越积极。相反,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很难谈得上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到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2]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稳定平衡的心理状态。其次,科学的认知是心理认同顺利进行的主观条件。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首先是建立在知识结构和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个人的认知结构与价值判断。对某一观念的科学认知是进行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建立在大学生的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最后,个体心理需求是认同深入的内在动力。一个人的心理需求是推动自身价值观转变和发展的关键,把握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变化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需要是一种指向性因素和驱动力,是认同心理的始发环节。基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不同层次的需求引导人作出不同的抉择,大学生选择怎样的价值观也是基于其内在需要而作出的。
2.政治条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土壤。这其中包括以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为前提的政治生态条件、以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政治制度条件和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基础的政治参与条件。大学生是重要的政治参与群体,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良好的政治环境是培养其政治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不断创新其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大学生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断促进大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的制度化、程序化实践,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进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文化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同时,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能够促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实际相适应,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传统,不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发扬中国革命文化。[5]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党和人民在抗击列强侵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孕育而成的革命精神和积淀的优良传统。在百年革命斗争的历史中孕育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党和人民不断向前的精神力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4.实践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遵循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不仅需要稳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更依赖认同主体的现实需要。首先,要不断创造条件满足大学生合理的利益诉求,强化利益驱动,通过对大学生个人合理利益的满足来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物质利益的满足上,要重点做好大学生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工作,解决好大学生直接关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对生活条件较差的大学生,要通过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落实“奖、贷、助、补、减”等政策,给予更多关爱和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在精神需求的满足上,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衡量标准,对表现优秀的大学生进行奖励和认可,提升其成就感,使大学生进一步感知、领会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社会实践应用得当,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践行,因此应建立校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或与其他社会团体相对接,共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再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制定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风校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