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结构特点及对媒体的启示
2018-03-31杨国钧云南省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文 杨国钧 陈 敏 云南省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对传统影视的影响,国内逐渐兴起了微电影创作热潮。微电影具有短小精悍、主题集中、传播速度极快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微电影越来越受到关注。
矛盾前置。由于微电影短小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在片子的开篇就突出主题,在经典片《母亲的勇气》中第一个镜头就是机场大厅内惊愕的人群和母亲哭诉的声音。此时,画外音起:“一个老妇人携带违禁品在委内瑞拉机场被拘留了……”第一时间就把片子的矛盾抛了出来。人们自然而然会问:“怎么了?为什么?携带什么违禁品了?接下来会怎样?”这就在片子的开头就牢牢地抓住了观众,观众自然也就不会换频道。这种矛盾前置的手法在微电影中比较常见。《老男孩》,开篇就是一个选秀现场,评委的声音响起:“你们知道吗?你们是这次比赛年龄最大的?”随后的几组镜头是手足无措的主角以及不断闪回的画面。观众此时疑问是:“什么比赛?快男吗?这两个其貌不扬的选手有什么故事?”也正是这一连串的疑问让后面的故事有了发挥的空间。
多线索结构。随着观影渠道越来越多,微电影使普通观众也有机会观赏到全球范围内的优秀影片;眼界的打开使得单线索的讲述方式已满足不了现代观众,人们更希望通过观影来完成自己对事件的感知、分析和判断。2012年,著名导演张杨为大理拍摄了一部18分钟的微电影《生活在别处》。这部片子是2012年的优秀微电影之一,它采用的就是典型的多线索故事结构。观众看到的是大理洱海开海节前夕,大理古城内形形色色人的生活,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组成了“大理时光”。张杨驾驭了这些故事,7、8组人的大理生活,开海节前几十个小时内的故事集合,在短短18分钟里却不显杂乱,也不觉浅显;相反,观众从这些故事中能够感受到那份闲适、恬淡和安逸,这就是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的“大理感受”。多线索的故事结构使得片子更显丰满,应该说这更符合现代观众的观影诉求。
整体构思,细节放大。2013年开年,很多电视观众都被中央电视台荧屏上出现的一个名为《回家》的系列短片所感动。其中《迟到的新衣》,是一对外出打工的夫妻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的故事。开始:凌晨,广东某城市的老街区。男主角发动摩托车。——分镜头:出租房内,女主角准备出门——细节:热气腾腾的电饭煲关上了,女主角拿了一个馒头。——细节:女主角把馒头递给男主角——对白:“吃口热馒头吧。”接下来我们看到故事的发展是夫妻俩骑着摩托车出了巷口汇入骑摩托车回家的大军中。这时明白了开场的那两个细节镜头作用:这是要骑摩托车从广东回贵州!那是多远的距离了?出门之前的一口热馒头该有多宝贵!在另一部《家乡的滋味》中我们看到的是从非洲工作地回中国北方过年的年轻人。其中有一个细节让人记忆深刻:年轻人走过一片雪地回家,突然,他把行李箱往雪地上一放,自己就趴在行李箱上在雪地里滑行了起来。——细节:年轻人一头一脸的雪花,细节:嘴里也全是雪。这个细节把一个离乡万里的人回家的狂喜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他嘴里的雪——或许,这就是家乡的滋味!
对媒体的启示。微电影的火爆对传统媒体的节目创作产生了不少影响。很长时间以来,电视节目的主题表达要求“看到”“说到”“听到”,不怕重复啰嗦累赘,只怕说不到、说不透。但是分析微电影观众的收视心理我们可以发现,微电影观众的收视习惯已从过去的“你说我听”式改变为“你说我分析”。很经典的如《天边草原乌拉盖》是内蒙乌拉盖形象宣传片,为使本片有更强的可观性,全片用两对恋人的故事作为线索。一对恋人是代表乌拉盖当地文化的摔跤手和舞者,他们彼此互相帮助鼓励,获得了爱情和事业的双丰收,喻示着乌拉盖的美好前景;一对恋人是代表外来游客的北京男孩和北京女孩,他们逐渐被乌拉盖的美所折服,淳朴的内蒙人似乎让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在如此浪漫的环境中,二人屡次邂逅渐生感情。片尾,这两对恋人和群众一起跳篝火舞,喻示着乌拉盖开放包容的文化特点。
近几年,很多城市用微电影的形式拍摄形象宣传片,这些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没有硬性地介绍这个城市的位置怎样、出产什么,风景、名胜、古迹如何,而是把这些信息融入到一个“发生在这个城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