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战略指引

2018-03-31郑继承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文 郑继承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云南民族大学扶贫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扶贫开发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战略决策、战略部署,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把扶贫开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了扶贫开发新境界

在习近平同志40多年的工作中,无论从河北省正定县到福建省宁德市,还是从地方基层到中央机关,扶贫工作一直是习近平同志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提出,面对1.28亿贫困人口的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讲话,创造性提出了精准扶贫理论和精准扶贫方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进一步开创了扶贫开发的新境界,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理论,其根本落脚点就是全面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贫困发生率从2002年的10.2%下降到2016年的4.5%,2016年绝对贫困人口数比2012年减少5564万人,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政治上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调了扶贫开发工作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奋斗理想,赋予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扶贫开发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开拓和创新了扶贫开发新境界,为全世界消除贫困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经验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了解分析中国贫困状况的基础上,从全局高度对中国贫困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一方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将贫困问题更加具体化,运用结构化和程式化的减贫政策、帮扶措施,从行政管理层面做到了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使得扶贫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直接瞄准贫困群体和致贫原因,集中资源对其进行最直接、最有效、最需要的扶持,实现了扶贫效应最大化。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了扶贫开发战略的新目标

从古至今,小康社会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孜孜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同时也寄托着华夏子孙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到党的十八大确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着坚定步伐稳步走在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截至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3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2元(只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12363元的68.3%)。未来三年,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每年需减贫1000万人以上,而且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脱贫任务仍十分艰巨而繁重。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战略正式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加快脱贫致富阶段转变,扶贫工作由宏观战略向微观领域延展,使得我国下一阶段扶贫开发的思路更加清晰、攻坚拔寨的目标更加精准、脱贫摘帽的任务更加明确。立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实现4335万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59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每年应按照1000万人的规模脱贫。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导引下,贫困退出的任务更加明确,2016年顺利完成了2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的阶段性任务,2017年预期将有100个贫困县完成脱贫摘帽。未来三年,必须严格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进行详尽的任务分解、阶段分步、矛盾分化,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地扎扎实实往前推,确保全国所有的贫困县正常退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扶贫开发工作新使命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更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科学准确地作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历史性判断,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扶贫开发工作也被赋予了新使命。面对我国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严重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将现消除全社会中的所有贫困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旨在让全国人民实现稳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神圣使命奠定了我国脱贫攻坚的终极目标,明确了扶贫开发工作不能只注重短期目标、近期效果、眼前效应,要将扶贫开发工作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更加注重贫困群体的长远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新使命既是愿景图,也是任务书,新使命给予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更高的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和“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总体思路,解决好自然条件禀赋性贫困、生态环境相关贫困、不均衡发展相关的相对贫困、社会结构性贫困、特殊个体性贫困等原因导致的脱贫不充分、脱贫不可持续性的根源性矛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基础性支撑。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迈向新征程

从国内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贫困问题的新特征、新变化需要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从国际看,顺应全球减贫发展趋势及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我国需要积极响应,继续为全球减贫事业,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审时度势,提出了扶贫开发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了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全方位改革的重点,明确了扶贫模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的思路,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指引。

精准扶贫是贯穿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全过程的重大思路。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要找准精准扶贫的路径、构建好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从精准施策上出实招、精准推进上下实功、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立足于扶贫开发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扶持对象精准是打赢扶贫攻坚之战的基础,项目安排精准是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发挥效益的关键,资金使用精准是确保扶贫目标实现的核心,措施到户精准是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撑,因村派人精准是贫困地区走上致富之路的途径,脱贫成效精准是贫困地区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保障。

精准脱贫是确保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由于“贫困”是一个动态现象,通过精准扶贫措施消除贫困问题之后可能又会再生贫困问题。建立在精准扶贫基础上的精准脱贫,实现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县)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精准脱贫必须将精准扶贫措施的长期性与短期性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抓立竿见影的短效扶贫项目,更要抓管长远、打基础、长见效的扶贫项目。另一方面,精准脱贫必须将政府兜底政策持续性推进,稳定解决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实现脱贫人口的生计问题。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路,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