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重大价值探析

2018-03-31黄德锋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家风领导干部

黄德锋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 南昌 33010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直面当前家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真实关切,赋予家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时代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家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家风建设理念,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家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新时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良家风。这些传统优良家风崇尚道德品质,推崇道德修养,弘扬道德价值,推动了传统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家风。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价值取向、作风观念和纪律意识等在家庭生活中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优良家风和当代红色家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价值追求。

(一)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紧迫性

一个时期以来,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组织者,在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正风肃纪,强力反腐,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不断巩固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的问题严重,已成为作风问题滋生、腐败现象蔓延的重要根源,腐蚀了党的执政根基,污浊了党内政治生态,家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要突破口。根据中央纪委网站公布的数据,从2015年2月13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中央纪委发布34份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其中有21人违纪涉及亲属、家属,比例高达62%。[2]十八大以来受到查处的多位副国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都有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的原因,影响恶劣,教训深刻,其家属腐败、家庭腐败、家族腐败的恶劣行径令人触目惊心。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少数领导干部“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3]。2015年10月17日,中央纪委在对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被“双开”的通报中,首次使用了“家风败坏”这个词语。家风败坏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触及党和国家的核心利益,严重违背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严重损害改革发展成果和社会进步,因此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极为迫切。

(二)加强家风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7个春秋,始终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人要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加强自身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在新时代的宣言,这其中就包含了与党风政风作风紧密相连的家风建设。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发挥好“头雁效应”,不仅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家风建设也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4]他还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5]当前突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必要性,必须认识其家风建设的特殊性:一是领导干部公权力的特殊性。领导干部作为公权力的掌握者,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孤立存在的,公权力在家庭生活中的延伸,必然会使得家庭生活政治化、权力化;二是领导干部身份的特殊性。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在家风上的表现必然会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社会风气,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此同时,新时代加强家风建设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优良的家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和红色家风,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将培育出良好的道德精神和时代形象,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世界影响。因此,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尤为必要。

二、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其阐述的家风建设事关家庭和睦、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事关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阐释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家风建设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包含了促进家庭和睦、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等内容,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家国情怀

第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家庭,家庭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助力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6]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第二,要重视家庭亲情,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庭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他再三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7]传承家风必须要言传身教,因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8]

第三,家风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文明家庭代表时说,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9]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和睦的家庭,从而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以良好的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集中反映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为家风建设提供了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0],良好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体现。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通过家训家范等日常生活来弘扬优良家风。从家风建设角度出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感染和启发,这是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1],像一些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重德修身、爱家爱国等浸润着优良美德的良好家风,经过历代积淀、传承和弘扬,已成为社会共识和民族共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有助于培育良好家风,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建设优良家风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转型期,改革发展面临众多的机遇和挑战,矛盾叠加风险加大,道德危机加深。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同时还需要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公民的道德觉悟。家风既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表达,也是一种道德教化的体现。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发挥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带头作用,正确引导社会道德的走向,缓解各种矛盾引发的紧张关系,进一步调节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利益关系,就能够为改革凝聚正能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

(三)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其作风的重要表现。作风建设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以作风破题而得以顺利推进的。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12]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13]习近平总书记把领导干部的作风与家风密切联系起来,显示了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领导干部的作风反映了其道德涵养、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家风体现了生活作风,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家风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最终影响党风政风。历史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其与家风建设不可分割。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利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同样是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14]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如何把这支庞大的队伍管理好、建设好、监督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成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关系到一个政权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作为在中国长期执政的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如何做到清正廉洁?加强家风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是关键。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严私德,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15]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对于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举措

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思想必将为新时代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一)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深刻指出,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的各种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16]理想信念不坚定,道德品行缺失,这是其家风问题频发的主要根源。因此,锤炼坚强党性和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党员领导干部修身齐家的重要因素。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于家教不严、家风不正走上了违纪违法道路,主要根源还在于自身忽视了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从而导致自身的腐化堕落。因此,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把“严于修身”放在第一位。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建设与其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和道德境界密不可分。领导干部要明白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服务,而不能成为个人和家庭的“私器”,决不能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坚定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培育和保持高尚情趣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的蜕变往往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17]领导干部要培育高雅的生活格调,高尚的生活爱好,以良好的生活情趣培育出良好的家风。近年来,许多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就是自己或家人在个人情趣或生活爱好上被人所利用,最终违纪违法,沦为阶下囚的。因此,坚定理想信念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弘扬良好家风、不断增强抵御家风不正的思想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和中国共产党红色家风

重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良好家风家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家风本身就是中华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教能够涵养道德,教化社会。中国历史上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家书家训名篇详尽地阐述了古人修身治家之道,从义门陈的“忠孝立身,耕读传家”,到郑义门的“孝义传家九百年”,从胡铨的“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到胡林翼的“忧国如家为己任,不取一钱以自肥”,表达的是中国人优良的家风家教和家国情怀。新时代,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时代价值,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在现代家庭中得以传承发扬。

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还指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18]毛泽东同志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曾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并定下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十条家规”。朱德元帅的家风是:立德树人、勤俭持家。他家的家规有三条:一不许使用他的小汽车;二不许以他的名义去办事,特别是亲友相求;三不许讲究吃、喝、住、玩,不许追求享乐主义。习仲勋同志不但对自己要求极严,还教育子女要“勤俭持家、低调做人”。2001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写给父亲的祝寿信中说:“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既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也为今天的党员干部树立了优秀家风的榜样。

(三)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要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一贯思想和鲜明特点,也是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从近年来查处的不少领导干部来看,出问题的领导干部普遍家教不严、家风不正,家族式腐败也不在少数。2015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不能有权力上、地位上的优越感。无论公事私事,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都要加强自我约束,鼓励和欢迎下级和身边工作人员监督,不折不扣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对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坚决纠正。”[19]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领导干部要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建立者、守护者,一方面以自身清正为“齐家”树立标杆,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配偶和子女,决不能纵容、默许亲属利用自己的职权或影响谋取私利,以免“后院起火”、养痈遗患。习近平指出:“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干部子弟也要遵纪守法,不要以为是干部子弟就谁都奈何不了了。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处理,而且要从严处理,做给老百姓看。”[20]领导干部严格要求家人,既是对家庭的负责,更是对家人的爱护。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家属、子女不搞特殊化,不打着我们的旗号收受好处,乱说话,乱办事。”习近平在家风方面一贯严格约束自己,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无论是在福建、浙江还是在上海工作,他都在干部大会上公开郑重表态,不允许任何人打他的旗号谋私利,并欢迎大家监督。[21]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上在全社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才能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共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四)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从近年来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可以发现,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几乎成了“通病”。实践证明,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构建良好家风,既要发扬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还必须形成具有实际约束力的监管机制,在他律上多做文章。因此,从家风制度上进行规范成为预防领导干部腐败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家风考核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明确提出“用什么人都要把德放在首位”。提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并重的“四德”标准和考核要求,把干部“家庭美德”标准纳入干部考察范围,为准确选拔任用干部提供更全面的依据。在2011年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中,对干部的家庭美德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考评中增加家庭美德方面的内容,必将进一步端正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因此,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要将其家风考评纳入绩效考评机制,要把家庭美德作为干部提拔使用、晋级、奖惩的重要依据,在选人用人方面用好家庭美德这根杠杆,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这必将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对家风建设的重视,进而更加完善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

其次,完善相关党规党纪,进一步加强制度的执行,强化制度的监督和约束。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很多情况没有监督,违反了也没有任何处理。这样搞,谁会把制度当回事呢?”[22]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强化现有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党内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严起来、实起来。2015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特别是2018年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生活纪律方面新增“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为领导干部加强建设良好家风树了高线、划了红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随后北京、广东、重庆、新疆也分别出台了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的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的监督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这些党内法规和规定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一个实际步骤,也是治理‘家族腐败’的一帖猛药”。

再次,在外部监督机制上,积极拓宽社会群众监督渠道,广泛接受媒体及社会监督,让领导权力行使各个环节及其家属行为没有真空地带,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同时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进行严格的规范、监督和管束,从制度上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构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系统完整的监督体系。

(五)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必须发挥家属的作用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提出:“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23]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妇联组织发挥妇女独特作用培树良好家风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妇联组织广泛深入地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妇女在家庭建设中作用的高度重视。

首先,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家庭美德中的带头示范作用。良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思想道德文化、为人处世原则风格,经过长期言传身教、世代传承积淀的结果。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家庭美德中,勤俭持家、诚实为人、宽厚处事、崇学尊礼、善良宽容等等,是我国家庭基本传统美德。广大妇女作为家庭亲情、家风传承的纽带,引领着其他家庭成员,处理好传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文明新风的关系,积极参与新型家庭道德文明和家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注重发挥妇女“廉内助”的作用,成为清正廉洁的“助推器”。近年来,领导干部家属腐败类案件呈上升趋势,影响十分恶劣。调查发现,被查处贪官的背后,多数都是家风出现问题,多数都活跃着“贪媳妇”的身影。《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中的白恩培妻子张慧清(“张姐”)收钱替人办事、苏荣妻子于丽芳(“于姐”)大肆权钱交易等情节引起关注,“于姐”“张姐”等成为家庭腐败的代名词。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戴晓明在《忏悔书》中说:“我的妻子圈子扩大后也和人家比,跟着人家学,投资购房、玉器,而要支撑购房和玉器的开支,没有大量的资金是不行的,这也助长了我后来对礼金、贿金不问青红皂白统统收下,让自己劫难当头。”[24]“冰冷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这是山东省供销社原主任矫智仁受审时说的一句话,现在已经成为许多落马贪官的经典感慨。实际上,大多数贪官背后,常常会有一个贪婪的女人。这些官员的“枕边人”不但没有当好“贤内助”“廉内助”,反而事实上成为“坑夫”的夫人。“有事找张姐”、“要升官找大嫂”等民间俗语,鲜明地印证了一些领导干部背后的“贪媳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夫妻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最了解对方的底细。从这个意义上讲,夫妻之间的监督最为直接,也更为有效。因此,作为领导干部的配偶,不仅应该是“贤内助”,还应成为清正廉洁的“助推器”,提醒“另一半”守住底线,不触红线,真正当好家庭“纪委书记”。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的家风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当前家风建设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为我们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对于当前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家风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百家姓看“家风”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