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时装零售专业为例
2018-03-31陈玉发
陈玉发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1],专业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一,也是职业素养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现以时装零售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将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改革。
1 学生活动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职业素养研究
职业素养教育和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学生活动也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时装零售与管理专业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以专业社团、班级特色项目为平台,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目前,专业建立时装社、汉服社、辩论社三个专业社团。时装社主要是以服装特卖、服装陈列、服装销售等活动为载体的社团。专业教师作为时装社的专业指导老师,将时装社日常活动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学生活动作为课程教学的延续。将专业教学、课程考核、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服装特卖等形式进行开展,学生通过特卖、陈列、搭配等方式增加自己的职业意识,并将这种职业意识渗透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汉服社是将汉服作为一种元素,进行服装搭配、表演、销售的学生活动。以服装搭配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服装历史、搭配等方面职业情感。
2 校企共同体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学生职业素养研究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服装企业对销售人员职业素养要求也不在断提升。由于销售人员流动性较大,企业出现招人难、留人难的现象。这一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对称的现象。时装零售专业在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积极承担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校企共同体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将课程教学下的职业素养培养便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1 校企共同体下的课程体系设计,职业素养设计更具科学性
以校企共同体为依托的时装零售与管理专业,首先对企业进行了专业调研。根据调研进行了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时装零售与管理专业的工作领域主要是服装销售、店务管理、商品陈列、销售督导、营运与商品管理、网店运营等方面。如在服装销售工作领域中确定了顾客接待、服装售卖、结算服务、VIP建立与维护等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职业能力。根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设计出专业课程,每一个课程的职业素养设计都具有一定的企业要求,使学生的职业素养设计更具科学性。
2.2 校企共同体下的课程项目设计,职业素养设计更具现实性
校企共同体下的课程项目设计,可以做到项目的真实性,体现典型工作任务过程。时装零售与管理专业课程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设计出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项目。如在《服装陈列》课程中,设计了橱窗陈列、陈列出样、陈列调整、开店陈列、陈列手册等项目。这些项目对于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应具的职业素养更具有现实性。校企共同体下的课程项目设计,还能将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去,能充分解决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职业情感彼此孤立的局面。如在《服装商品管理》课程中,将服装企业商品的进、销、存三个方面作为项目进行实施,能根据店铺面积、陈列空间、未来的销售预算及历史销售数据,配置合理的服装商品款式、数量及金额。服装商品管理课程内容与服装店铺岗位要求相统一,使课程项目还原了工作过程,职业素养设计更具有企业现实性。
2.3 校企共同体下的课程考核设计,职业素养设计更具针对性
校企共同体下的课程考核设计,职业素养设计更具针对性。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按不同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方面的评价。课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如在《网店美工》课程中,将服装企业对网店商品设计不同工作任务的考核体系引入课程评价。如在商品调色中,要求学生做到商品色彩的还原性、真实性,并能根据视觉营销要求进行不同风格、色调方面的商品调色设计。校企共同体平台下的课程考核设计,还能结合企业文化进行学生职业态度方面的考核。职业态度是职业素养的内容之一,职业态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一个自我的职业定位、职业忠诚度以及按照岗位要求履行职责,进而达成工作目标的态度和责任心[2]。如在《服装销售》课程要求学生在店铺销售实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站姿和销售语言。在工作过程中,实现服装销售优先,销售是第一目的的原则。
3 信息化技术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职业素养研究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信息技术对我们的专业课程改革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信息化技术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下的职业素养研究,也是当下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时装零售与管理专业在这一方面也做了一定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专业课程主要利用微知库、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技术平台,进行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以手机、电脑、网络为平台的信息化教学,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征。如《服装店铺管理》课程在国家服装教学资源库中建立了服装店铺管理课程平台,目前专业有300多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了课程的学习。课程内容中有200多条的微课视频,学生可以在线进行课程项目的学习,对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职业情感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现场教学管理,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学习通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利用平台签到环节,进行课程点名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习惯。利用投票、讨论、测验、任务、评分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项目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在作业评分环节中,利用平台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分设计。同时通过平台数据分析,进行学习效果分析,了解学生技能方面的不足,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教学再设计。
4 结束语
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时装零售与管理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实践。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改革,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1]许亚琼. 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 职业技术教育,2009(19):48-51.
[2]新华社. 职业态度成为大学生求职的重要因素.北京:人民网,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