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哲学意蕴
2018-03-31张红艳周晓阳
张红艳 周晓阳 牛 麟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习近平特别重视家风建设在其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在多个重要正式场合都谈到家风建设,尤其是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要求,并把修身与治家首次写进了党的法规,从战略高度科学诠释了国家发展与家庭建设的辩证关系;全面而生动地揭示了家风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实践路径,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伦理遵循。
一、战略思维:家国情怀与责任的统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深刻理解并牢记了这句话的哲理。为此,他抓住了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在和平环境中的蜕化与松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紧迫性和现实的可能性,体现了家国情怀与责任的统一。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是老祖宗给我们传承下来并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家与国不可分离的家国一体之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家国同构,家庭不仅是传统中国经济文化的基石,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孟子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礼记·礼运篇》提出“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由此说明了家与国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具体来说,“家是国的具体微缩,国是家的宏观展现,国家的建设必须以家庭建设为其基础工程”[1],正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家国理念的深刻理解以及当代家国同构理念淡薄的深刻反思,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特别谈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
家风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民风源于家风,家风体现社会文明。家风也称门风,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3]良好的家风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国家和社会风气的缩影和晴雨表,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与培育,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守的光荣传统。家风是家庭文化的核心,比如山西乔家的“和为贵,家睦族旺;重修德,人正兴旺;讲诚信,以义取利;乐读书,百年树人;慎俭德,勤俭持家;善为先,无私讼公;怀天下,兴家报国”的优良家风滋生了流芳数代的商家文化。中国传统的家国同构的家风催生了古代风清气正的民风和教风;当代中国的家庭建设应当继承和弘扬家国同构的理想,以家风建设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文明建设。家风与党风、政风、民风、社会风气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而领导干部是当今社会的关键少数,其家风的状况对整个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少数领导干部背离和摒弃了祖宗传承下来的优良家风,缺乏家国情怀,将个人利益置于家国利益之上,做出了损害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利益的事情,成为不忠不义不仁之徒,甚至沦为金钱腐败的罪犯。针对如此个人至上的利己主义,习近平站在对人民对国家负责的历史高度,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4]。他曾在《之江新语》中写道:“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4]。2016年12月12日他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5]。习近平要求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教育好家庭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他引用《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5]同时,他谈到:“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3]。习近平的上述讲话,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表率提出了富有深意的诚诫,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3]。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谈到: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习近平看来,“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和根植于这个土地的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康所展现出来的崇高理想追求。家国情怀的精髓在于责任和担当。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是民族的脊梁,应深刻理解家国情怀的哲理,传承优良家风,增强责任意识,把个人梦、家庭梦与国家的民族梦有机结合起来,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和重任。
二、价值取向:修身与齐家并行
积极而又健康向上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心智和身心,激励领导干部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工作;同理,领导干部的行为品性,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身边的人。由此,习近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修身立德,齐家有方。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谈到:“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6]这为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修身与齐家如车之两轮,应并驾齐驱。
《大学》里的“修、齐、治、平”,“修”是修炼自己的品德,是人之为人首要的基础。孔子说:“士志于道。”“‘士’之生命主旨在修道,而修道始于修身,继而齐家,进而向外推而扩之治国、平天下,內圣与外王之道不可分割,心性之学与治平之道相辅相成”[7]。“自天子以致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习近平谈到:治国平天下,是以德修身内涵的延伸和体现,通过内心的自我修养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并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齐”是齐家,“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也就客观地道出了人的修养、品行对于国家、集体、个人的极端重要性,延伸开来,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道德品行修炼好以后,第一要务要把家庭治理好,传承好祖辈的好家风,凝练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家风。只有把家庭治理有序,然后才能到社会上治理国家,平定天下事务。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修养不足,惰性有余,理想信念丧失,不信马列信迷信,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对自己放纵,对家人各种不合理要求利用各种渠道满足,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污染了社会风气。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为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修身养德的重要内容,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涵养官德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可操作的高标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时代性和现实的针对性。习近平指出:“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8]也就是“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亲。党员领导干部想要亲属、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廉政的根源在领导本人。如果自身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大讲反腐,回家大肆受贿,怎能立起好家风?要求别人不能做的,却想着法子为自己或家人行方便、开‘绿灯’,这样的做派,又怎能服人?”[9]等等。这些朴实的话语,警示领导干部要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建立者、守护者,修身与齐家联动,以免“后院起火”、养痈遗患。
关于官德的修养,早在2004年习近平在《求是》杂志上就发表了《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的文章。文章谈到: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可见官风决定民风。为官者,必修加强自身的修养,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影响引领民众。官德的好坏不仅在于言辞,更在于践行。习近平说:“官德虽然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但它是领导干部履行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为它一刻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从政道德修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书面,而要见之于实践,也就是要通过‘立功’实现‘立德’。”[10]道德乃立身之本,行为之准,也是审察人生、观察社会的基本维度。道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道德是万万不能的。领导干部修为政之德,齐身教之能,是治国理政的必修课。厚德、勤耕、节俭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立家、兴国的传统美德,领导干部除了深刻理解这些深深融入血液里的家风外,还应深刻领会“忠、诚、廉”以及“仁、义、礼、智、信”等这几个字的哲学意蕴,在合理的政治诉求方面,践行民本思想,让身边的人在其言严传身教中体会家风的价值。
三、实践路径:传统与现实对接
习近平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讲话还是国际交流,都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做底色而引出适应时代的新观点。如日常的重真情、尚大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的格言以及主观见之于客观的“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都彰显了习近平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他把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实现了有效对接,强调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伟大事业的成败,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耕读传家,勤俭治家。
今天我们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乃至信息化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家庭结构、功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于乡村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被城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所代替,利益关系取代了亲情关系,传统的家风在新的环境下似乎不再适用,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陌生进一步加剧了道德滑坡、伦理失范、人心疏远、人情冷漠的程度,中国人传统的‘家国天下’遭到极大的冲击和破坏”[11],此种状况,是因为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则秩序滞后,尚未建立新的适宜新的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制秩序。一些人不讲规矩,不守规矩,特别是极少数领导干部,有权就任性,为了个人的私利,将老祖宗的忠、信、诚、仁等优良品质丢之脑后,对国家、家庭不忠,对人民不仁不义。习近平针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从源流查找原因,从主体归属的家庭、家教、家风说开,无论是在就职宣誓仪式,还是对妇联的集体谈话;无论是与北大学生的座谈,还是国家重要节庆日及领导干部重要会议,都强调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强调要把家风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他谈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无数家庭构成息息相通、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一方面,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另一方面,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有了无比磅礴的力量”[5]。习近平这段话表明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与国永远是血脉相连的统一整体,是民族复兴的基石。
领导干部是社会的栋梁,其品行和道德修养可以说是一个标杆,其家风关切党风、政风、民风,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要把传统的家庭美德铭记心灵中,融入到血脉中,担当起教育后代的责任。他在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系列讲话中列举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故事教导大家严以律己,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养成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他还将自己从小看《岳飞传》得到的启示与大家分享。我们从中可以参悟到优秀传统文化及家风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习近平不是照搬传统家风,而是在传承中不断地创新。他认为,对传统文化要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紧跟时代步伐,营造富有时代精神的新家风。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以家庭伦理为哲学基础的家风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2]每一位领导干部,务必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紧跟时代的潮流,自觉提升道德修养,成为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守卫者,努力营造新的家风。也就是说“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13]。以实现家风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无缝对接,在家风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培育和弘扬优良家风,不仅是提升社会良性治理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和谐幸福要求的需要”。“一个家庭很小,千千万万个家庭就是组成国家高效运转的零部件,谈家风不仅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还要从民族希望的高度去衡量。有句话‘家是第一所学校,也是永远的学校’”[5]。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治家观,在家庭生活中,以“贤”为贵,唯“廉”为荣,以良好的家风支撑起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
参考文献:
[1]应宗颖.习近平家庭建设思想核心理念及其时代价值初探[J].湖湘论坛,2017(3).
[2]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2015年2月17日,新华网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5/02/17/-016344006_01.shtml.
[3]梁海燕.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N].人民日报,2016-2-19.
[4]转引自王宏.家风建设及其对官德的涵养[N].光明日报,2017-2-27.
[5]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EB].2016年12月12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15/c1024-28953393.html.
[6]王军仁.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3-2.
[7]沈永福,邹柔桑,论中国传统诚信的运行机制[J].新华文摘,2018(2).
[8]习近平.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新华网,北京:2014年5 月 4 日电,http://news.ifeng.com/a/20140505/40144642_0.shtml.
[9]家庭建设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EB].2016年6月 22 日,人民网,http://yn.people.com.cn/n2/2016/0622/c2-1228428548627.html.
[10]习近平.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J].求是,2004(19):36-38.
[11]朱丽霞,张洋.马克思主义家庭观视野下的领导干部家风培育[J].理论月刊,2014(4).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
[13]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和冲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