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香优676在大田县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03-31杜碧芳
杜碧芳
(福建省大田县上京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大田366102)
野香优676系福建兴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野香A×福恢676选育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70009)[1]。2017年在大田县黄城、三阳村单季稻田示范种植3.7 hm2,实割产量8.75~8.95 t/hm2,比对照(CK)Ⅱ优明86增产0.46~0.62 t/hm2,比增5.4%~7.6%。表现株型整齐,分蘖力强,穗大粒多,抗病性较强,产量高等特点,总结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中海拔单季稻区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产量表现
1.1 区试表现
2016年在大田县上京镇黄城村福建省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点试验,实割产量9.18 t/hm2;对照(CK)Ⅱ优明86产量8.64 t/hm2;比对照(CK)增产0.54 t/hm2,比增6.3%。
1.2 示范表现
2017年在黄城、三阳村单季稻田示范种植,海拔640~650 m,面积3.7 hm2,实割产量8.75~8.95 t/hm2;对照(CK)Ⅱ优明86种植0.27 hm2,实割产量8.13~8.49 t/hm2;比对照(CK)增产0.46~0.62 t/hm2,比增5.4%~7.6%。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2016年区试点试验,播种期5月2日,插秧期6月3日,秧龄33 d,始穗期8月18日,成熟期9月25日,全生育期145 d,比对照(CK)Ⅱ优明86迟熟4 d。
2017年示范种植,播种期4月26日,插秧期5月26日,秧龄30 d,始穗期8月11日,成熟期9月20日,全生育期146 d,比对照(CK)Ⅱ优明86迟熟5 d。
2.2 农艺性状
野香优676在区试点表现:株高141 cm,有效穗202.5万/hm2,穗长25.8 cm,每穗总粒数221粒,每穗实粒数195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6.8 g。Ⅱ优明86(CK)株高118 cm,有效穗177.6万/hm2,穗长26.1 cm,每穗总粒数214粒,每穗实粒数185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7.6 g。
野香优676示范种植表现:株高139.3~140.1 cm,有效穗201.2万~204.1万/hm2,穗长25.1~25.3 cm,每穗总粒数189~194粒,每穗实粒数167~172粒,结实率88.4%~88.7%,千粒重26.3~26.5 g。Ⅱ优明86(CK)株高119.7~120.2 cm,有效穗188.9万~190.1万/hm2,穗长25.9~26.3 cm,每穗总粒数194~197粒,每穗实粒数168~171粒,结实率86.6%~86.8%,千粒重27.4~27.7 g。
2 a均表现株型整齐,分蘖力强,叶绿色,叶姿挺直,长势繁茂,熟期转色、落粒性好,穗大粒多,产量高。
2.3 抗性表现
区试点试验无发现叶瘟、穗瘟和纹枯病。示范田土壤质地属黄底灰泥,肥力中等,无发现叶瘟、穗瘟,有轻度纹枯病发生。
2.4 米质
米质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78.5%,精米率71.6%,整精米率69.3%。粒长7 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6%,垩白度0.8%,透明度1级。碱消值5.4级,胶稠度84 mm,直链淀粉含量15.4%,蛋白质含量8.2%[1,2]。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中海拔单季稻区,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采用湿润育秧,施秧床底肥,稀播均播浅播,利于培育多蘖壮秧。培育根粗、多蘖、适龄的秧苗,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成穗率高,保证有效穗、抽穗整齐、穗大粒多、高产。采取浸种催芽,夜浸日排,浸种8 h左右,催芽以稻谷露白为宜。用种量15 kg/hm2,秧龄30 d,带蘖、带肥、带药、带泥移栽。
3.2 合理密植,插足插均
理想的群体结构,通过合理密植,插足插均基本苗,使有效穗、穗粒数、粒重三者相协调。密植规格16 cm×23 cm为宜,丛插2粒谷,浅插均插,基本苗达110万~130万/hm2。
3.3 优化施肥,科学管水
优化施肥与科学管水是促进杂交水稻早生快发,争取低节位有效分蘖的重要措施。采用“攻头、控中、保尾”的施肥方法,即基肥:碳酸氢铵225 kg/hm2、钙镁磷150 kg/hm2;追肥:水稻专用肥750 kg/hm2、氯化钾225 kg/hm2;穗肥:复合肥45~60 kg/hm2。基肥结合第2次耙田整地时全层施肥;追肥在本田移栽后9~10 d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撒施;穗肥在搁田或烤田后,复水时看苗酌施。采取“前浅、中烤、后湿”的灌溉管水方式,即浅水插秧,寸水护苗,薄水分蘖,湿润养根。促进早生快发,形成丰产苗架,壮秆大穗,控制无效分蘖,减轻病虫发生;促穗粒饱满,增加粒重,防早衰。7月中旬,按类型田,全面搁田或烤田3~4 d,提高有效分蘖的成穗率。复水后,实行跑水保持田间湿润为主,确保根系活力,达到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收割前5~6 d,田间断水,便于收割。
3.4 中耕除草,病虫防治
实行本田机耕,两犁两耙,全田达到细、均、平。移栽后9~10 d结合中耕追肥,施用除草剂,田间保持寸水层5~6 d,基本控制田间杂草的蔓生。根据本地病虫发生规律,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适期适量适时防治稻飞虱、叶蝉、螟虫、纹枯病等病虫。秧田防治适期,第1次在秧苗1叶包心,结合秧田追肥;第2次在移栽前3~4 d,又可带药移栽。本田防治适期,第1次在移栽后9~10 d,结合中耕追肥除草;第2次在搁田或烤田时;第3次在破口抽穗前5~6 d;第4次在齐穗后1~2 d。依据秧田和本田面积,科学掌握剂量和对水量,晴天上午或傍晚喷药,喷湿喷均。适期适量适时喷药防治,节省生物农药的使用量,有效地控制病虫发生危害。
3.5 适时收割,晒干储存
穗粒成熟度达95%左右,抢晴收割。人工收割时,边收割、边脱粒、边整晒,及时降低稻谷水分。同一品种单打单收单晾晒,避免混杂。收获的稻谷,看天择地晾晒,避免堆放和防止稻谷污染,影响稻谷的出米率、米质、口感及食用安全性。晾晒的稻谷达到手握干滑,口咬脆响,除杂扬净,散热冷却,入仓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