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鼓舞人心 责任催人奋进
——人大代表谈两会感受
2018-03-31孙蕙华姝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孙蕙 见习记者 / 华姝
蒋兴勇:当好“啄木鸟”和“护林员”
《政府工作报告》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定自觉依法全面履职、与时俱进提高能力素质、驰而不息推进作风转变4个方面提出推动政府自身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五个过硬”,可以说,这是向全省4000万各族人民作出厚植担当、忠诚履职的庄严承诺。
作为纪检监察系统的一名省人大代表,我一定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政治自觉,在铜仁市“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行动中,加强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实施细则的监督检查,继续深化拓展民生监督工作,开展扶贫领域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强化扶贫领域政治巡察和专项巡察,坚决查纠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对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等行为“零容忍”。同时,不断探索建立纠错容错机制,推动尽职免责、失职追责,传递纪委监委的好声音、正能量,当好“啄木鸟”和“护林员”,构筑风清气正净地,巩固良好的政治生态,续写新时代铜仁发展新篇章。
姜伟:民族医药大有作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支持民族医药发展,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让我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深入发掘中医药的精华,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给予了中医药很大的政策支持,贵州大力发展中医药抓住了重要的历史机遇。
省人大代表、都匀军分区副司令员谢晓波
省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教授、赫章县服务团团长、科技特派员 潘学军
贵州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苗医药生产地,苗医药特色优势明显,所以选择发展中医药产业方向正确,而且很有前途。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苗医药对部分重大疾病有特殊的医疗效果,有的甚至超过了国际上一些西药。在我看来,苗医药还有许多东西有待挖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挖掘民族医药宝藏,提高苗医药服务水平,突出苗医药特色,加强苗医药制剂研发,促进苗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发展,逐步实现苗医药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未来,民族医药一定能够为贵州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凌:带着责任认真履职
能参加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我感到非常荣幸,《政府工作报告》用了五个大踏步前进,九个坚定不移,充分展现了贵州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今天的贵州不再垫底,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正在撕下贫困的标签、贴上靓丽的名片”让我倍感自豪,也非常感慨。遥想十年前,我在北京上大学,别人提及贵州,最深的印象是贫穷。而今,我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报告令人欢欣,任务催人奋进。作为一个来自基层的代表,今后我将按照报告上对2018年工作的安排,积极履职,进一步聚焦脱贫攻坚,利用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宣传好国家的政策及此次会议精神,传授好农业种植技术,更好地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抱团发展。同时建议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并在项目和创业贷款、进入门槛上给予政策扶持;提高基层干部工作待遇,对退休村干部给予生活补助,在医疗卫生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努力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谢晓波: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对基础设施大踏步前进这个部分的体会尤为深刻。2009年5月,我从贵阳市乌当区调任从江县人武部部长,报到的那天整整10多个小时的车程,把我颠簸得至今难以忘怀。几年前厦蓉高速、贵广高铁相继建成通车,改变了从江交通落后的面貌。后来我又先后到兴义军分区、都匀军分区工作,每到一处,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心为贵州的发展而骄傲。
除此之外,加强中小学生国防教育也是我关注的话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加强中小学国防教育,既是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要求的具体举措。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小学国防教育的途径,培养青少年学生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国防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潘学军: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决战脱贫攻坚是当前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三农”发展新跨越是根本。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同步推进三大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未来五年,农业教育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机遇重大。作为科技特派员,我们将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中,加大科技支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的培养;协助地方政府进行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为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出谋划策。
毕节市核桃产业有资源优势、气候优势、生态优势以及科技优势,地方品种优良,产业初具规模。但产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我认为首先需要转变核桃管理观念,通过示范点建设持续推进核桃丰产、栽培等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龙头企业+村级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加大核桃产业人才的培养,打造“赫之林”龙头企业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