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校本课程开发探讨的思考与探索

2018-03-30袁宇平

戏剧之家 2018年36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袁宇平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民族悠久历史文化,是永不可丢弃的人类文明,地方高校对其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对于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会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关于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6-0240-01

中国自很长时间以来就一直十分关注教育的改良,在教育改革的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追求素质教育,但是就目前来看,依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桎梏,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多的还是围绕着学习成绩,对于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与考试内容无关的,学校根本无心关注。因此,学校应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相对应的校本课程开发,提高年轻一代对保护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一、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禀赋和保护利用现状研究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了民间文学类名录、传统音乐类名目、传统舞蹈类名录、传统戏剧类名录、曲艺类名录、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类名录、传统美术类名录、传统技艺类名录、传统医药类名录、民俗类名录。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江西蕴含着无数宝贵的财富。但是,江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目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后继无人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如赣剧、赣南采茶戏、傩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危险[1]。

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心性变得浮躁,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生活,开始向往城市繁华的生活,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学习、打工、生活,留在家乡的人基本上就是老一辈,江西的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不受到关注,后继无人。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缺少国家的政策扶持,不能聚集各方力量,文化的传承显得很无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发挥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主导作用。江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需要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国家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保驾护航行,聚集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相应的福利。

(二)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商业化。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年轻人觉得传承文化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不能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既然这样,可以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商业经济结合,让文化的传承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为年轻一代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留住传承者,保障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不断发展。目前发展的不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瑞昌剪纸、新余夏布等就是通过商业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一)满足了历史对地方高校的需求。当代社会,越来越少的人关注传统的东西,老一辈的逝去,年轻一辈的又离开家乡走向繁华的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地方高校往往是地方文化传统聚集的中心地区,有着深厚地方文化底蕴和中国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地方高校要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学术氛围,利用先进的研究设备去传承和发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历史赋予地方高校的神圣而艰巨的任务[2]。

(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血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的文化艺术,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改变其僵硬的、迂腐的一部分,注入新时代的新鲜血液。地方高校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考完学文化知识,更是走在了世界潮流的前沿,他们的加入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鲜的、持久的血液和灵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能够满足当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艺术审美倾向,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3]。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本课程开发。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非常深远的影响。首先,丰富了学校课程内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有助于学生对地方民间文化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而不局限于书本死的僵硬的知识。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带领下,走进民间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展开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整理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校教学课程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燕姐,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高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人类文明的传承的意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浓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有著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激发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邓丹泉.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6.

[2]刘换菊.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J].科技广场,2015(10):220-223.

[3]刘世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艺术探索,2014,28(03):91-94+5.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