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葬花吟》的演唱比较
2018-03-30范芸
范芸
王立平先生是国家一级的作曲家,为1987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所创作的“红楼音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其中《葬花吟》是流传较广演唱较多的一首插曲,深受群众喜欢。《葬花吟》是王立平先生在创作时曾多次泪流满面、写得最苦、耗时最长、耗费了极多心血所创作出来的一首作品,“满腔惆怅,无限感慨”王立平用这八个字来概括整个作品的音乐构思。王扶林导演和王立平先生交流时对《红楼梦》中音乐的要求是“既要有古典美,又要能让现代的人们接受,这样结合好了就成功了”王立平先生既没有让王扶林导演失望也没有让每一个喜欢《红楼梦》的观众失望。
陈力是《葬花吟》的原唱,她从小学习的是京剧,一直没有受过长期专业的声乐演唱训练,后受王立平先生的邀请演唱《红楼梦》中的音乐,为了能在诠释歌曲时更好的控制肌能,陈力还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专业声乐的学习,同时还特意安排她进剧组耳濡目染为了能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王立平先生就是想要没有经过长期专业学习而且嗓音条件合适的人来演唱,这就可以像在一张白纸上绘画一样,歌唱演员从零开始,按照王立平先生的要求完完全全的塑造诠释音乐形象。王立平先生说他作曲的《红楼梦》音乐不是洋歌、不是戏曲、更不是民歌,写成了“十三不靠”,这样就加深了演唱者的难度。但是通过王立平先生的细心指导和陈力的天分加上刻苦的练习,就这样一位拥有“红楼腔调”的歌者诞生了。虽然在成名之后的陈力还是离开了这条艺术之路,但是她唱的每一首“红楼音乐”以及她的声音却留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里与87版《红楼梦》一起成为了经典。王立平先生也说过“陈力的嗓音与我的音乐是一体的”。陈力本身也就有那种古典韵味的独特气质,非常符合这首作品,陈力为录制《红楼梦》做准备时,他的丈夫逝世了,她在诠释作品是也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情感吧!所以我们听到她演唱的《葬花吟》是能够把她的声音和黛玉的形象以及黛玉葬花的情景融合在一起,演唱出了富有古典韵味的病态美。
郑绪岚演唱的《葬花吟》:郑绪岚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缩影,在演唱风格上有优雅、端庄、温婉、细腻、著称,所以有第一“抒女”之称,她和王立平先生的合作有很多,王立平先生大多数的歌都是由郑绪岚所演唱,比如《牧羊曲》、《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等,让人喜爱的经典之作。郑绪岚曾说“王立平先生的歌非常适合我唱,和我的音乐气质也非常的符合”,虽然《红楼梦》音乐最初没有找她唱,但是郑绪岚本身也是很喜欢这个作品的,于是她在1999年出了《情系红楼梦》这张专辑并举办了专场音乐会。郑绪岚一直有自己的演唱风格,对于诠释作品也一直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她演唱的《情系红楼梦》这张专辑在王立平先生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演唱风格,为我们呈现与陈力演唱的不一样的《红楼梦》音乐。《葬花吟》这首歌是红楼梦中很经典的一首,郑绪岚在演唱《葬花吟》时运用了美声、民族、通俗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郑绪岚版的”《葬花吟》,受到很多观众的喜欢。郑绪岚在演唱作品时非常重视情感的表达,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运用了很多的专业技巧,和修饰,同时也结合了自己的情感,她自己对林黛玉的理解,把最真摯的感情融入歌曲中,所以她演唱的《葬花吟》更像是自己向别人讲述林黛玉这个人的一切。
陈力与郑绪岚演唱《葬花吟》的版本比较: 陈力演唱的《葬花吟》是为《红楼梦》而打造的,具有深厚的“红楼”文化的积淀,从声音、伴奏、情绪等各个方面,代表的不单单只是《葬花吟》这一首歌曲,而是代表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营造的氛围就是《红楼梦》的氛围,塑造的林黛玉就是电视剧中的林黛玉,以及整个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场景,陈力演唱《红楼梦》中的歌曲是“红楼文化”在音乐上最好的体现,而郑绪岚演唱的《葬花吟》缺少了“红楼文化”的积淀,更像是艺术歌曲《葬花吟》,表达的是郑绪岚自己对《葬花吟》这个作品的理解以及情感,塑造的是郑绪岚心目中的林黛玉。
陈力在演唱《葬花吟》时没有用过多的歌唱技巧,也和她从小学习京剧有关,她的声音非常集中没有过多的泛音,,用的是传统民族唱法的局部共鸣,所以她的音色非常的纯净、有质感、温婉、秀丽。陈力的音色表现的是情感单纯、内心敏感、多疑的一个大家闺秀的形象,和电视剧中的林黛玉的形象非常的符合。
郑绪岚在演唱《葬花吟》时运用的是美声、民族、通俗相结合的方法,她在唱《葬花吟》时运用了美声唱法的呼吸方式,让声音用大量气息支撑唱出去,所以她的声音比较松弛,没有像陈力那样的凝聚和质感,她的声音非常的松弛、飘逸、有空间、有内涵、同时也带一种甜美的色彩。她是用唱艺术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唱的所以表现出来的有些病态,哀怨,很柔弱的女子形象,是一个独立的形象。
歌曲《葬花吟》无论从诗词、旋律等各个方面,都是随着林黛玉的心境与遭遇所创作的,所以歌曲与人物合二为一,使观众与听众会沉醉其中,产生共鸣。同一首作品有很多人演唱,但是每个人演唱出来给观众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各有所爱,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