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课程达成度评价的思考

2018-03-30张冬梅苏晶巩秀钢

科技视界 2018年31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张冬梅 苏晶 巩秀钢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1],是高校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要求的保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毕业生达到相应要求的程度。在实施中毕业要求的达成依赖于课程的达成。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单元,也是知识体系构建和能力达成的最基本单元。本文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达成度的评价机制、评价方法、数据来源、评价周期、评价结果与反馈等提出了可操作的方案,并在本专业认证工作中具体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课程达成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1-007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1.032

【Abstract】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ly engineering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1], also is the guarantees that college graduates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that recognized by the industry. Whether the graduate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r not depends on the evaluation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n operation,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depend on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urriculums. Curriculum is the most basic unit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also the most fundamental unit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ability attainment. In this paper,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evaluation method, data source, evaluation cycl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feedback of course achievement degre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our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work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hievement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Curriculum achievement degree

学生中心、OBE以及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个核心理念[2]。认证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逆向设计和正向实施。其中毕业要求是对本专业全体学生在毕业时应具有的能力的标准,也是对本科四年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各专业补充标准中确定了12项毕业要求,这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在实际实施中毕业要求由课程体系支撑,因此课程也就成为毕业要求落实和达成的最基本单元。

1 设计毕业要求达成度及课程达成度的评价机制

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办学和专业特点设计适宜的毕业要求达成度及课程达成度评价机制。首先将每条毕业要求分解为3~5个指标点,每个指标点由3~5门课程支撑,建立其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矩阵。

在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时,需要首先评价各指标点的达成度,一条毕业要求中各项指标点达成度的最低值作为本条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值,最后取12条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的最低值作为本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的达成度。

要评价各指標点的达成情况,就要为支撑课程设计达成度评价办法。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是为课程设计与指标点契合程度高、可衡量性好、结果反馈准确及时的达成度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建立时要充分考虑如下要素。

首先,要依据毕业要求指标点与课程的特点建立一个支撑度好的关系矩阵。课程目标与指标点要求契合度要高。还要根据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分配合理的权重系数。可以依据课程学分,在结合专业培养的目标来分配。要求每项指标点支撑课程的权重系数之和为1。

其次,各课程要根据所支撑的指标点,确定课程目标,梳理内容,设计适宜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方式。因为毕业要求指标点侧重能力要求,建议加大过程性考核所占的比重,同时要避免过于细碎的、可衡量行差考核项目。

再次,对不同考核项设计可行性好、区分度高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制定时,要能够综合考虑课程目标和指标点的能力要求,在不过分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的情况,行业的发展要求等因素。

最后,要建立反思和持续改进的机制。课程考核及评价结束后,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计算每项指标点的达成度,课程指标点达成度=考核项平均分/考核项总分。各项指标点的达成情况可以通过达成度结果直观的体现。基于此要能够论证达成度的信度、分析达成度结果、剖析原因、找到问题、并能够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目标及措施,已经实施跟踪评价机制。

2 课程达成度评价的设计

经前面的分析可知,课程达成度是毕业要求达成度计算的最基本单元。课程的达成程度,直接决定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那么课程达成度评价机制实施时,需重点落实如下任务。

2.1 建立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系矩阵

课程对毕业要求能力培养的要求,直接体现在课程的培养目标上。课程目标也是课程内容组织与设计,教学实施与考核的纲领。那么对课程来说,想要实现对指标点的良好支撑,就要建立一个关联度好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关系矩阵。

借助课程目标,能够规范和约束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考核项目。借助关系矩阵,能够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考核进一步提出要求和约束。且借助关系矩阵,既能够保持课程内容与指标点的必要关联,又能保持一定灵活度和扩展空间。

2.2 确定达成度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课程的达成度评价,属于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在达成度评价时,也考虑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通常会对课程考核成绩进行定量分析,使用课程问卷进行定性分析。

课程考核成绩,是课程各考核项成绩的分项统计。一般仅考虑一次考试(补考为二次考试)的成绩。课程考核项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对指标点能力的考核。

课程问卷统计,是针对一门课程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建议设计2~3份问卷,分别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发放。在设计问卷时,要考虑指标点的能力要求,且题目要反应开课前后的能力对比。

不论使用哪种评价方法,其数据要求来自于参与课程的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或部分学生。

2.3 明确评价周期及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按照专业培养方案,一门课程的开设周期一般为一个学年,那么课程评价的周期也就定为一学年。为了避免某一年评价结果的偶然性,通常会使用连续两学年的课程达成度评价结果作为分析数据。即在完成第一学年课程达成度评价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第二学年使用同样的评价方法(同样的考核项以及问卷)进行达成度评价分析和记录。之后分析比较两学年的数据,对于连续两学年达成情况良好的项目,标记为A类;对连续达成情况不好的项目,标记为B类;其他情况标记为C类。

对A类项目,继续考查后续两学年的达成情况。若达成情况持续较好,可以适当提高这些项目的能力要求或考核难度。对于B类项目,要从难度级别、学生情况、学习环节设置等多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与学生座谈、课程组论证的方式,提出改进目标和措施。对C类项目,继续考查后续两学年的达成情况,并且从课内课外两方面分析影响因素,对分析出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有控制地持续观察和分析,以得到可控性好,提升效果好的改进措施。

3 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实施周期长、影响范围广、参与人员全、涉及因素多、对高校人才培养及出口质量能够实现良好保障的工作。它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总体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基础保障和强制规范的作用[3]。在認证工作中,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是目标,毕业要求的达成是核心,课程体系的落实是重点,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是保障。本文着重论述了在课程体系落实中对课程达成度评价的思考。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增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将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常态性观念,而高教改革中的各个问题也将成为继续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孙禺,赵自强,雷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国际实质等效的认证制度建设十年回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23-34.

[2]周红坊,朱正伟,李茂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与创新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2016年工程教育认证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17(01):88-95.

[3]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10-19.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弹性力学教改实践探讨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修订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建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