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2018-03-30杨建辉
杨建辉
摘 要:教学是一件繁琐的、长远的工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用耐心、爱心和恒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教授知识务必讲究“因材施教”,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关键词:分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循序渐进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县城,属于重点中学,每年的升学人数稳居全县第一,这吸引了全县各个乡镇的学生涌入我校就读,致使我们学校班级学生总数逐年上升,今年我们班的学生总数是97,他们来自于全县23个乡镇,除智力不同外,他们各自的学习习惯、行为方式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表现在学习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
我国的传统教学实行的是“一二一、齐步走”的模式,使得一部分“吃不饱”,一部分“吃不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干脆“不吃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实施分层教学,才能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这其实就是分层教学的前身,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实施分层教学的:
一、对班级小组进行分层排座位
在排座位前,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胸中有数。根据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将学生按同等比例进行分层,分为A、B、C三个等级,A组同学成绩优异,自制力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得当;B组同学成绩中等,有一定的自制力,学习比较自觉,有上进心;C组同学成绩一般,自制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较差。根据掌握的情况,在编排座位时,按照班内划分的合作学习区域,六人一区,各层次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并任命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分成两排,分别按ABC、ABC就坐,这样编排座位,可以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便于他们的交流互动,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当然,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老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变化,鼓励C层次的学生努力向B层次发展,B层次的学生向A层次的学生看齐,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多鼓励,少批评。
二、课堂授课时进行分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像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节课里让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又有兼顾A等、C等学生的环节,分解层次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仅靠老师一人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需求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灵活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法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经验的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在个别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开展互补互助性学习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授课时多采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分析等形式组织进一步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中,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并从中领悟学法、掌握学法、创造学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参与小组探究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就某一典型问题开展讨论,让学生之间更好的沟通、互动,让A等生帮助B等生“拔高”学习,C等生“达标”学习,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對学生布置作业时分层布置
为了在教学里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学生作业要分层。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实际水平,在学生对知识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作业量不宜太多,难度应该设定在不抄袭的前提下能够完成,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应该减少C等生的作业量,减少到他们能够顺利完成。A等学生的作业量反而应该适当增加,增加到能够让他们体验到挑战成功的愉快感。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他们,使他们不断地得到进步。
四、对学生的辅导进行分层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加强辅导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我们学校实行的是半寄宿制,大部分学生吃、住在校,每天晚自习时间,老师进行督促检查、订正最近的练习卷、作业以及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对成绩较好的同学答疑和点拨,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C等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降低问题的切入点,梯度小一点,速度慢一点。当学生作正确后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其有成功喜悦,给其自信。
五、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分层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很重要。所以我们要重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的给予肯定及表扬。由于学生的习惯,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分层。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严格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赏识性评价。比如。对于学困生我们要用赏识评价法,和家长沟通好,有些进步就要共同对孩子的进步加以肯定与鼓励。中等生则是要求激励评价。比如,可以加些评语“要是再努力些一定会更棒!”;“你觉得这次背诵怎样?进步了吧?”……对于优生,我们不但要激励,而且更要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