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初探

2018-03-30袁长慧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探究过程

袁长慧

摘 要: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导致思想政治课比较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并且在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引起了很多教师的思考,为了快速适应课改的素质教育,教师要遵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及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实际

一、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无论在何种教学形式下,教师的作用始终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新教材,新理念给陈旧的教学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过去“教条条、背条条”的老一套已难以奏效。现在教学要一改往日“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课堂的中心是学生,教师要创设各种教学情景,以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并能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体现了新课改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关注学生的成长,贴近学生的生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加强课程和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与社会现象和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注重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所学知识的实质,指导学生关注国家、地方大事,关注人身,关注社会。应用体现时代精神的新鲜事例和信息,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地感到教学内容与学生越接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

三、抓住主题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愿学、爱学、乐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摆在当今每个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得在教学内容安排得当。否则,会导致一些学生更加缺乏兴趣,上课做小动作,做其他学科作业等现象的不断发生,教师叫苦不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在班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制作”活动,学生根据实际,动手制作如:“青年自护卡”、“小名片”、“警示牌”等形象生动而有趣的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成长少年的天真、稚气,又有寄托自己美好愿望的理想和追求,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在抓主题活动的同时,还注意创造性地使用课本材料的“故事”、“图片”、“说一说”等栏目,将它设计出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己体会并表现出来。既深受学生欢迎,又能引起学生对提出来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之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自主学习对于思想品德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细胞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不仅仅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它还受制于自身——种随机的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在各个环节上体现人的本性、张扬人的个性,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现代德国教育家斯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合格心灵的呼唤。”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接受或接纳知识,而是唤醒人深处的自我意识,发展他们的潜能。要建构绿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在课堂上,应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封闭,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看法、奇思异想,甚至是荒唐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呈现,更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作为当代中学生,在金钱面前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五、重视对学生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法律教育等

在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尊重他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一课时,从道德、法律两个方面出发,也要教育学生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不要随意的把自己的隐私泄露出去,要正确地辨别那些人可以倾诉自己的隐私,使自己免受侵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些人因为自己的好奇或者别有用心,有意无意地泄露别人的隐私,给他人带来伤害,所以教师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从道德角度来说,随意散布别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表现。从法律的角度说,引导学生认识侵犯别人的隐私是违法的。树立尊重别人隐私的高尚道德情操,正确维护自己隐私,增强自己的法律观念。这样是整个课堂教学更上心的阶梯。

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際,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象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瑞洁.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导语艺术的实践探究[J].才智,2011年第27期.

[2] 江梦生.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导入技巧[J].科技信息,201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探究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