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政治情境教学(1)

2018-03-30马丽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政治生活化

马丽

摘 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也是改革的重要追求。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设计与之相关的情境,能够起到引思、过度和强化等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景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情境是指教师依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手段为学生营造特定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环境的感染之下更好更快地投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政治学科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理论性较强。面对这样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其都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在很多学生的眼中,政治学科就是一门空洞乏味而缺乏实用性的学科。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在平时不认真听课,只是在考试之前突击背诵,不仅是学生,就连很多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时,也是采取理论讲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当然无法学到政治学科的精髓,无法在政治学习中获得个人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通过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一、情境创设在高中政治课中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创设参与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使思想政治课鲜活起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没有像故事那样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像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形象性,有的只是较多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比如开展小品表演、竞赛、辩论、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得到新的体验。

二、情境设计的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新颖别致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创设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又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生活化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问。

【情境设计】下个月班上有几位同学生日,婷婷和妈妈在说送礼的事。

婷婷:妈妈,晓雯的礼物好难买啊。

妈妈:怎么难买啊?你挑她喜欢的东西买不就行了。

婷婷:问题就在这里啊,她太多变了。社会上流行什么,她就热衷什么。最近看了几部日剧,又开始“哈日”了,还不知道她接下去哈什么呢。我就怕我买的东西,她不喜欢。那大家心里都不舒服。

提问:(1)为什么婷婷觉得晓雯的礼物难买?(2)你是怎么评价晓雯的“多变”的?

这一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得到激发和升华。学生们针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认识到了晓雯的消费心理特点是跟风随大流,这时就可以顺势总结这是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学生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思考更为激烈,这时就可以引导大家思考“盲目从众是否可取?”情境设计的生活化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不能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应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三、应让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地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用系统论的观点去研究教学情境的创设,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创设情境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是师生情感的交融、相通过程。在这里,教学情境应当是一个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中的师生是教学情境的两个极,教学行为是教学情境的中介。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的。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求新知,例如在《正确行使消费者的权利》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出示了这样的一段材料:据苏果连锁超市反映,该店自开业以来,经常发生有顾客拆开食品包装品尝,或是打开其他日用品包装试用,为此一项,每年要损失15至20万元。问:这是不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什么?你还能够列举其他类似现象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因此,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教学情境应保持价值中立,为学生留出更广的思维空间

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種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著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切身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朱慕菊主审,钟启泉,崔允,吴刚平主编.普遍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高中政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