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2018-03-30刘黎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构建方法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刘黎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场地,教师因材施教,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手段,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方法;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果教师不给予高度重视,任其发展下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以后的成长。因此,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养成教育要从点滴做起,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同时,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自觉行为。

(1)正确的学习姿势,正确的姿势是学习的保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坐姿端正,不能东倒西歪,随意散漫。

(2)上课认真听讲,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孩童阶段,在课上不能长期集中注意力,对教师的讲解没有完全听进去。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听讲,在听课的同时,要认真记笔记,边听边思考,遇到没听懂的要及时问教师。

(3)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俗话说,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把精美的词语做摘录,把难点、重点记下来,重要的词组找出来,写阅读的心得体会等。

(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3~4年级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识字能力。5~6年级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法。因此,在学生遇到不会的生字词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否则,学生会过分依赖教师,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低。

二、走进学生,课堂平常化

我们大多数教师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备课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就是演戏一样。但是,大量的准备使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这样的课就谈不上是一堂好课。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有自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做到,哪怕是校长来了,局长来了,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这样的课——平实的课,即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我们上的每一节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课做秀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也没什么,因为它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所以一堂课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真实的课,要是没有实际的价值,就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高效的课堂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一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二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一个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要求我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

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他们的灵感,唤醒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喚醒他们的创新潜能。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优秀学生,当我们把爱洒向学生时,特别是好学生时,不要忘了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更需要关注的对象“弱者”,应该说教师的关注不仅是关注孩子的现在,更是关注孩子的明天,孩子的未来。教师只有在自己的心田里种植了关注的种子,这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高低,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不同的学生才会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一堂课下来,无论是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都要有所收益,这样的一堂课才算一堂成功的课。

四、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的冷淡、责罚、不适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如何有效提高后进生学习积极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成绩落后的学生回答些浅显的、在书本上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经常进行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了进步,并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参考文献:

[1] 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曹明海.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构建方法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