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8-03-30钟勇
钟勇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名词已经可谓是“家喻户晓”,许多老师都会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且花样和形式也不少,但是,这些招式的运用有没有效果呢?效果从哪些方面去體现呢?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下体会,请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学习效率
看过许多老师上公开课,我也上了,在公开课中,我们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都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招。但课后反思这个过程:分组讨论几个问题,学生开始交流,学生展示——要么有几名学生在举手回答,要么回答不到点子上……这就说明了这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极其低下,虽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可总疑问着小组的合作学习究竟有没有效果。另一现象:许多小组的成员可以说是随机搭配的,在这堂课上还是一个小组,下课后就不再是了。
那么,究竟怎样建立学习小组?怎样开展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呢?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地尝试运用了一些方法,有效果,但也存在着不足,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小组的建立
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学习小组,每组有4人组成,分设一个组长,在这支小组里分别有“特优生”一名(即组长)、“优生”二名,“待优生”一名(或二名)组成。组建时,可以先通过民主推选投票的形式确定组长。然后进行队员选组长、组长选队员(队员过甚时)、科任教师调配的多种形式确定小组。小组确定好了以后,就要求每支小组课余时间共同合作商量小组名、小组口号、小组制度等,我还要求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标志牌,上面必须有队名、队规、小组口号及队员信息等内容。后来,诸如“前进队”、“扬帆队”、“必争队”、“搏才队”等队名牌(几乎是前面学期继续延用的队名)放到了小组的课桌上,诸如“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冲破长空、决胜千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小组口号及“服从组长安排”、“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等小组制度呈现在老师的面前,让人为之一震:他们有的是办法嘛!只要他们肯动手,肯动脑,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二、小组的学习形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语文课型队小组进行了培训和指导,一般形式为:教师负责分配任务(确定任务,即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或要学习一种什么能力)——组长组织学习(提醒同学注意,提醒同学参与,监督“互教互学”)——由“待优生“发言——纠错及指正(师生共同小结)——小组长进行自我点评(一节课由一个小组点评,换一节课就换一个组,主要点评自己小组的学习风貌、参与情况等)——教师综合点评及总结(主要围绕小组学习的表现、发言的情况、小组的学习风貌等进行总结点评)。
在以上形式中,笔者特别提出的是“组长组织学习”一环节中“学生互教互学”这一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阅读课文中的一些疑问及语法、语言运用(诸如修辞、表现手法的运用、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议论方法的作用等)等利用“讲”的形式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其实不难明白,一个教师几乎教学两个班级,当同一个问题在这个班中讲了之后,到另一个班级中又讲时,肯定明白得更多一些,领会得更多一些,讲起来也就游刃有余。老师经常在讲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自己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却不一定了,如果找几个领会能力强的学生(多数是小组长,定义为A),利用他们好学、认真听和较强的理解能力这个特点,先讲给他们听,并告诉他们怎么讲给其他学生听,讲完了之后,他们去“教”这个组里第二个能力稍强的学生(定义为B),然后,由B学生教剩余两个同学(定义为C和D),最后由C和D两个同学互相讲一遍,即你讲给我听,我再讲给你听。在整个过程中,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就得由老师精心挑选和设计,一节课根据语文课的实际内容只需要选择解决一个问题或学习一种能力,不要多选。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在教“A”同学时,B、C、D同学自学老师要讲的内容(老师有方法提示);当“A”同学教“B”同学时,C、D同学一方面可以处理课前没有处理好的生字词,也可以继续思考老师课前提出的问题或尝试去学习那一种方法(当学生处理好字词后);当“B”教“C和D”同学时,“A”同学尝试进行实战练习,充分发挥练习题的功效;当“C和D”同学互教时,“A”和“B”同学继续完成练习题(分层练习题),老师巡视并指导。最后,作业就是分层练习题中题量最少(1至2题)、难度一般的题型分配给“C和D”同学。
在以上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就是在“学生教学生时”的这个环节,一方面“C和D”同学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听讲或假装听讲,在这两个同学之间互相讲的时候应付了事,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监督上缺乏,也不可能让“A”同学全程监控,他也得学习啊!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不同,一个知识点由老师开始讲解到“C与D”互讲时已经遗漏了不少要点,甚至不知道怎么讲了!这些不足的处理还在实践中,请同仁帮助。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口语的交流与表达,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当然,开展的好与否,可能要落实到对小组的评价这一环节上来了。
三、小组的评价
小组之间如果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学习态势,那么学习的过程就是一场比赛。为了促进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我对各小组之间的竞争进行了教育和引导,同时建立了学分制度进行定量评价,对小组进行评价打分,也进行定性评价,对课堂的发言效果、小组学习的状态、对各类活动的参与度等进行评价,一个星期总结一次,以此来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另外,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小组的团结协作,还可以发挥队员的效力。
笔者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从对学生的谈话了解及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来看,对于多数学生是有益的,那么,笔者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和思考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学习如何才能发挥它更多、更好的效力,也希望同仁们能给予关注和指导。相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