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辛森 绿色呐喊
2018-03-30
随着人类的工业发展,我们与自然越走越远。庞辛森,一位疯狂爱着植物的艺术家,不管是在他的家亦或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全新的“自然空间”,在他的画框里,有着对自然的呐喊,以及对自然与机器的探讨。
他的植物世界
走进庞辛森的家,总会惊讶于这里的生机。简直就是植物世界,甚至满屋的绿植中几乎没有枯萎的枝叶,可见他对生活与艺术的精益求精。
印象里,很少有男性的家会像庞辛森这样打理得精致文艺,带着带自然的气息,他是那么爱着自然,甚至考研的那段时间养了300多盆多肉植物。植物就是他创作与生活中的精神寄托,每次疲乏时,照顧这些花花草草,看见大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嘴角总是不由得挂上一丝微笑。
就像他的铜版画,用大片的品红渲染出晚霞的天空,配上深深浅浅的蓝色海水;草绿色的平原,撞色一只沾染鲜血的狮子,“红配绿”竟也美得如此灿烂。
其实学生时期的庞辛森,更多选择用作品表现善与恶,没有强烈的色彩冲突与冲击,问及为什么抛弃了以前的色彩风格时,他说:“生活的状态需要美好的前景,所以我用高亮色彩,给观者带来相通的共性的感知。”
庞辛森的画带着童真与不羁,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在而立之年,选择回归艺术。而在他看来“艺术家”只是一个尊称,自己就是一个自由创作者,漂泊了多年,当居有定所了,心反而开始躁动,“学了这么多年艺术,放下太不甘心,索性给自己一次任性的机会。”
他的城市呐喊
“我想知道,艺术是否可以与生活、工作产生共性。”他用版画作为自己的语言,就他所说:“三年为限,我想试试追随梦想和内心之后的结果如何。”
从家乡到西安、长沙,再到天津读研,一路游走,他的画作中带着时空交织的碰撞,摒弃了圆弧与浸染,利刃开道,一笔一划带着坚毅。散布于作品中的线条、图像、阴影、遗留和连接则在其创作过程中逐渐交织成一条线,带着艺术家的呐喊。这种对自然的呐喊占据着庞辛森的每一幅作品,一幅作品成为了另一幅作品的扩展。
去掉了版画的印刷,完全在木板上刻与画,把每一个材料需要的属性融入到作品里。如果如果在画架上表现不出来了,庞辛森总会用其他方式表达,这些方式,或许就是我们生活中、记忆中的物品。比如他用布做成童年就一直感兴趣的飞机、坦克、枪炮等武器与城市景观叠加起来,记忆中的城市空间融入到画作中,用其他媒介去支撑这件艺术品,找合适的表达方式。
他的自然机器
与作品的大胆用彩和嘶声呐喊相反,生活中的庞辛森很腼腆。他并不常常高谈阔论自己的作品,聚会时大多也一个人坐在角落,安静地听大家的讲话。但这并不代表他缺少对艺术领悟,恰恰相反,他在作品中默默构造出了一个“自然空间”。
庞辛森所想象的“自然空间”,似乎是一种全新的自然,在其中,自然与机器实现了自然的共存,它们相互渗透,庞辛森既没有狂热地崇拜自然,也没有疯狂地鞭笞机器,他摒弃了自己对“绿色”的执念,公平公正地看待二者的关系。
在这里,自然机器成为了可能。
夏日午后,一只八只脚的黑猫游走在粉红色城市的街巷,城市的色彩斑斑驳驳洒在猫的身上;透明背景的简笔画武器从夭而降,一头扎进翠绿色的大海……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对自然的直接摹写,有的只是将“自然”嚼碎后重新描绘的世界,军事武器、工业机器,它们与山水、动物、植物一起共存于一张画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