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管理探讨
2018-03-30贺安坤马靖仝爱群
贺安坤 马靖 仝爱群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各高校建有规模较大的计算机公共机房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机房在高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有效地机房管理才能保障实验的正常开展。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公共机房的管理现状,结合本校机房管理经验,分析了机房管理及维护的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公共机房管理 策略
近几年,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校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与发展,计算机技术己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己作为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是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平台,优良的机房设计,科学合理的软、硬件配置,是保证计算机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各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规模、层次都有较大发展。目前我校计算中心共有计算机1200余台,为全校89个本科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提供完备的实验环境。因此,科学高效的机房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保障工作。现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机房现状及实际要求,谈谈机房管理和维护策略。
1 机房管理现状
各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加大了计算机公共课学分,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上机实验。因此各校在原来实验条件的基础上,更新完善或新建机房以涵足实验教学的需要。目前机房管理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1)实验学时及人数的增加,加大了工作量,晚上或周末都排有实验课;除此之外,一些非计算机专业增加了很多计算机类的课程,这也需要在机房做实验;同时实验中心还承担一年两次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各类竞赛;课程设计、实训及对外服务等都大大增加了机房负荷,这无疑给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带来很大困难。为确保机房的正常运行,实验技术管理人员需时时维护、维修着计算机。
(2)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及创新创业的需求,加大了机房开放力度。这样造成人员流动性大,所需软件增多,给机房的维护带来更大困难。
(3)机房更新周期太长,有的机房计算机使用都超过8年,机器不断老化,故障率增加,增加维护的困难,更重要的是硬件的配置不能满足软件的运行,影响实验课的正常进行。
(4)师资力量薄弱,虽然工作量加大了,但师资并不能及时补充,实验技术管理人员也参差不齐;所以实验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维护好机房,同时应参与实验教学,这样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5)实验室及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考核方式不够科学,这都影响机房的管理及维护。
2 机房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实验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在计算机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为依存条件。因此机房管理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质量,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影响学生相关的课程设计、相关竞赛等。同时机房管理水平也体现了一所高校的信息化整体水平。所以,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十分必要。而管理人员只有深入了解计算机机房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才能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切实做好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充分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日常的教学和及各类考试、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3 机房管理策略
3.1 合理的机房规划
首先机房应根据班级容量设计,一般情况下小的机房容纳62台计算机,大的机房容纳124台计算机比较合理,一次可以满足2个小班或4个小班上课。其次配有多媒体讲台,方便老师上课或辅导,应在每个机房单独配一台服务器,方便老师收缴作业,学生上传下载资料,同时也方便考试使用。还应考虑到机房的安全,强弱电改造、防静电地板、灭火器、空调等,我校机房现在都建成了标准化考场,机房里装有高清监控。现在很多考试采用无纸化,在机房进行,装有监控后方便监考。最后机器的选择上还是应配置相对高点,考虑到机房更新周期比较长,不至于短期内硬件跟不上,同时还需考虑硬盘保护措施,便于机房管理。
3.2 完善的的管理制度
机房涉及到的事务很杂,工作量巨大,管理人员既要负责维护机房硬件和软件的日常工作,也要经常根据排课的需要安装相应软件。为有效的做好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包括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和低值耐用品管理方法等,与学校规定一起形成实验室管理制度體系,分别对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学生和设备管理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实验中心主任岗位职责》、《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学生上机守则》、《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考核制度》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做好机房的管理、维护工作。如实验中心主任要对机器的调试、维修、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限时整改,确保机器的完好率。而且根据设备更新情况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一般故障可以立即排除,保证学生实验。同时,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岗位日志》、《实验课记录》等日常管理。
3.3 有效地软硬件维护
机房的使用率高,人员流动大,老师上课对软件的需求也经常变化,如果没有完善的硬盘保护方法,机房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目前系统保护一般有软保护和硬保护两种,各有特点,只要适合机房机型的管理都是可以的,有的计算机本身就带有网络同传功能,比如联想计算机自带网络同传,做好一台母机做发送端,其它机器作为接收端,网络同传完成系统或软件的安装,联想网络同传对网络要求较高,保证网络畅通、否则若有一台网络不流畅,所有机器同传速度都降下来,很难查找出问题机器。我校使用的硬保护,统一安装小哨兵保护卡,该保护卡功能强大,传输速度快,并能显示每机器的传输速度,很容易找到有问题机器而做出相应处理。该保护卡最显著的功能是:可保护多个硬盘分区和分区的自动清除;支持网络安装/网络拷贝/网络增量更新;支持断点续传;支持单机硬盘复制和分区拷贝功能;支持分区属性任意修改;远程唤醒、远程重启、远程锁定、远程关机;时钟同步、自动分配IP和计算机名;支持IPV6;支持I/O控制,可从底层控制U盘和光盘使用。防病毒和防破解功能。尤其是老师急需安装软件时,不到10分钟就能同传完毕,不影响老师正常上课。所以选择一种好的保护方式很重要。
3.4 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水平
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维护、维修好机器,更应参与到实验课教学中,这样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高校计算机房管理应改变观念,吸引更多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参与到实验室管理,只有加强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机房队伍的梯队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出高校机房的优势。其次,机房管理人员应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实验中心通过组织学习或者培训的方式,努力提高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时的排除计算机的软硬件以及网络故障。
4 结语
高校机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复杂且具有专业性。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授课教师的授课质量。作为机房管理人员,应加强服务意识、工作中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平时多关注新技术,学习新方法,将技术融入到机房管理实践中,从而更好的为实验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鲍文燕.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建设与维护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7(04):12-13.
[2]王晓晶.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信息与电脑,2016(07):228-229.
[3]马卫华.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机房维护管理的方法.电脑迷,2016(07).
[4]赵伟.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