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

2018-03-30孙瑶段虹

青年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主题马克思主义

孙瑶 段虹

摘 要: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最重要的形态之一,是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它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完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因此,在现实物质利益格局重构和精神家园逐渐失落的时代,用具有鲜明现代性和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武装大学生,对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确立健康、文明、高尚的精神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题

一、信仰:信真仰理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对人类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引导作用。所谓“信”,就是信服万事万物的本质真理,所谓“仰”,就是景仰万事万物的道理法则。人生在世,不仅要追求事物的实在性,还要诘问人生的目的、世界的意义。在不断地探索和追问的过程中,人的精神需要得到慰藉,心灵需要得到宁静,这种需要形成了人的信仰。

信仰最初是特指宗教信仰,《简明大英百科》对信仰的解释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弗洛姆认为,“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1]“信仰不但与理智、情感、意志、这些主体内部因素相关,而且与主体所处的政治文化等社会氛围相连。”[2]由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选择的信仰也不尽相同。可见,信仰实质上是人的一种内心状态,是最高形式的特殊的精神意识,但其产生的终极原因,还是要到现实的物质生活中去寻找。

信仰关乎人生走向问题,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的精神支柱,给人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支撑着理想的大厦永远不会倒塌;信仰是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是团结人民群众的精神纽带,引导每个人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与信仰的统一

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人们的信仰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现实化;随着社会发展中矛盾和障碍的不断显现,人们的精神越来越焦虑、迷茫、痛苦。李泽厚曾经说:“从尼采那时起,就说上帝死了。现在的情况是,科学越发达,宗教也越发达。原因何在?就因为人越来越感到难以把握命运,因之也越来越希望找到一种信仰。”[3]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突出表现在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空洞理论,而是有着自己深刻的社会生活基础,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先进理论。它成功地整合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学科成果,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并指导人们运用这种强大的精神武器能动地改造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连,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隐匿于宁静书斋中构建纯粹思辨的理论,而是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要借助其深邃的哲学眼光,对现实经济现象和政治问题进行分析批判,最终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人类最美好的社会,这种理想不是对未来社会的空想和幻想,而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结论,是无产阶级无形的精神力量和奋斗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它并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体系,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任何一种真理都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为一些问题提供正确解答,但超出这个范围,由于历史、实践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无限的需求。综观人类思想史,有许多理论都因标榜自己是最终真理而最终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时代变迁中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不是一经存在便不再变化的绝对真理,而是在社会历史中生成,随着历史发展和具体情况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始终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变化发展的实践,回答解决發展变化的实际问题。只有这种科学的信仰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促进个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兴盛。

三、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精髓:寻真、向善、求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相比,人的精神需求问题始终没有真正解决好,由此产生的混乱、迷茫和痛苦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这种现象是社会转型时期经济、 政治、 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的反映,折射到大学生身上,会导致其心理迷茫、价值混乱、信仰不清。这种精神焦虑急需被治愈,而能够医治人类精神痼疾的良药就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越是在物质化生存的时代就越需要关注精神世界,越是在信仰虚弱的时代就越需要高扬科学的信仰。

作为一种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绝不局限于单纯的精神活动,而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是通过主体在行为活动中对真理的追求、对道德的完善、对美好的向往来实践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种关注人性完善的理论特质天然蕴涵着科学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真善美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简言之,信仰就是真善美的统一。

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求真活动、向善活动和审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在挣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追求“优美的灵魂”。近代以来,科技理性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其过度的膨胀导致了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所珍视的人性日益被消解了。缺少了内在的精神价值的支撑,物质的发展就有可能违背最初之意,反过来压迫人、统治人。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崇高信仰更是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其思想灵魂和价值追求表征了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盼,唤醒了人类萎缩的生命力,激励人们在追求人生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还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关心和关注人的精神家园,赋予人生以真切的意义感和终极的价值关怀,这样才能为当代莘莘学子和全国各族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丰润的道德滋养,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我们为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而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时候,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共产党的信任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正在逐渐失落。“如果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引导大学生体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重构其精神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起牢固的精神长城。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希·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三联书店,1988:184

[2]荆学民.当代中国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2

[3]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该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04.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主题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