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分析及控制策略

2018-03-30傅颖陈勇斌陈玮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16期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控制策略

傅颖 陈勇斌 陈玮

摘要

本文分析了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存在的风险,我们提出了加强对通信技术的风险控制,加强对主站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风险控制,对配电网设备以及元件的风险控制等控制配网自动化技术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 关键技术 控制策略

随着十三五全面建设经济和谐社会的到来,用户对电力使用的可靠性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大于10kV(含)的配电网在的建设规模与使用规模也在不断扩展。在我国发展新能源应用的形势下,通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配网自动化主站的数据交互以及相应的电网集成技术、通信终端均有所助益,可以有效提升配网的自动化技术。

1 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供应和运行的过程中,被大量的引进和采用。一方面,是基于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是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升。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普及和应用,长远来看,是我国电力企业以及电力管理的必然趋势。但是,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仍然需要技术人员来进行相关部分的操作、检测、维修等。这就对技术人员,关于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了一定的要求了。配网自动化技术是自动化操作的技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正因为如此,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要求,才会更高。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應用,从操作技术的掌握到娴熟,技术人员不仅要对配网操作系统了解透彻,更加要具备极强的反应能力,能够及时的对系统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检测和维修,以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可见,技术人员的是否具备足够的配网自动化技术操作能力,对于技术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

1.1 通信技术的风险

就当今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的费用来说,相对要高出其他通信万式很多,不仅如此,光纤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外敷管道的影响,对配网自动化的通信时效性、可靠性、准确性也造成一定程度的风险。

1.2 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不高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可以说已经相当普及,然而,具备更高

的技术含量的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仍然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更甚者,较之传统配网技术,事故频发率有过之而无不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2.1 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风险意识差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以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脱离人力的操作。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中电力运行技术人员,普遍存在这样的想法,认为配网自动化电力系统是高科技性、高安全性的运行系统,不需要人力投入太多的关注,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浅尝辄止,对于操作的规范和要求,以及安全意识的提升,更是只了解一星半点。这就导致了,在电力运行的过程中,会发诸多的不规范的操作。例如,不按照规定进行检查,不按照规定进行收尾工作,不按照规定使用系统,以及不按照规定确保现场安全等等。这一系列的行为,都会加大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风险。

1.2.2 电力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够严格,重视度低

对于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低、安全防范意识差的现状,电力企业也是消极对待。既不采取相关的培训措施,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也不进行一定的考核和测评制度,对技术人员进行严格要求,电力企业本身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相关应用制度的不重视,使得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大。

1.3 配网高级数据不清晰与集成标准无法统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的交流和集成,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为了优化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中数据的交互和集成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力供应系统中,通过这一信息技术,实现不同地区的配网系统中数据的交互和集成,进一步加强了对分散分布的不同地区的电力数据的收集、分析、检测和监控。美中不足的是,对于配网主站和配电网GIS交互系统中的高级数据的集成标准,仍然无法实现其统一。

2 控制配网自动化技术风险的控制策略

2.1 加强对主站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风险控制

精确无误的数据分析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数据分析出现了误差,就会影响自动化系统的判断,甚至会使系统发出错误的指令或动作,进而引起电网故障,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主站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风险控制,首先,在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安全、调试的阶段,必须要对其拓扑结构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要满足对配网数据的监测功能。其次,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初期应用工ECbly70标准规范来建设信息集成总线技术,实现数据集成与集成标准的统一。

2.2 加强对通信技术的风险控制

控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通信技术的风险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发展以光纤为主的无线公网技术,这有助于提升配电网通信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即便是跨距较大的不同地区,也能进行快速稳定、安全可靠的通信。其次,将互联网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融入到配电网的通信技术中,这样既能够提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速度,也能降低通信过程中的掉线率,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对配电网设备以及元件的风险控制

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做:

(1)加大对重点元件以及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的检查力度,最好是能够成了一个专门检测配电网设备和元件的小组,并把各项检测任务具体到个人,这样就能有效控制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风险;

(2)要定期检查配电网的设备和元件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设备和元件的性能、参数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

3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新技术,虽然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但是也有一些技术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仍然存在着一些风险,因此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些技术风险,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提高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栩.关于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风险分析及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187.

[2]黄志新.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风险及控制[J].电子世界,2014(18):181-181.

猜你喜欢

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控制策略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成功育雏的关键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容错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基于Z源逆变器的STATCOM/BESS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