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3×2”模式 提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实效性
2018-03-30丁永为烟青李婧
丁永为 烟青 李婧
摘 要:“3×2”模式是指守住两条底线、完善两个体系、建设两支队伍。“守住两条底线”提出了高校开展宗教观教育的底线思维方式;“完善两个体系”将高校宗教观教育工作分为两个体系来管理、完善、提升,即宗教观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认识较之前更加深入和全面;“建设两支队伍”将从人员队伍建设的角度保证和支持宗教观教育的长效运行。“3×2”模式从思想认识、运行机制、队伍建设三个宗教观教育的核心工作层面提出了提升教育实效性的建议,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值得高校在工作中借鉴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观;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宗教观及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现状
本课题组进行的调研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开展的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共发出问卷800份,回收691份,回收率为86.3%;第二部分是对北京地区的21所高校开展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情况调查,由各校统战部门负责填写。
1.大学生宗教观现状
一是信教比例相对不高,但存在部分“宗教暧昧”①现象。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占总体比例的10.7%。从数值及数量上看该群体并不占多数,但一部分调查对象对宗教态度游移,认识模糊,存在一定“宗教暧昧”倾向。二是对国家宗教政策和法规有所了解,但有待系统和深入。44.4%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很熟悉”和“比较了解”国家宗教政策和法规。但进一步调查发现:对于国家宗教政策和法规的具体规定,较多大学生处于认知模糊的状态。三是认同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但对教学效果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总体理解并愿意接受宗教观教育,57.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开展该项教育。但对宗教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仅有20.4%的学生表示满意,68%选修过该类课程的学生评价“一般”。四是学生骨干宗教观倾向总体正确,但仍存在部分模糊认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其心理倾向和行为对大学生群体有着重大影响力。调查结果显示:學生党员的信教比例较低,约为5.4%,但部分学生党员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存在摇摆现象。
2.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状
一是普遍开展工作但实效性仍有不足。调查数据显示:受访高校主要从四个途径开展了宗教观教育工作:第一,开设宗教观教育课程,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本质;第二,开设宗教观教育讲座,从学生、学生干部、教师等不同角度组织讲座,发挥学生干部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三,设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专任教师,提高宗教观教育水平;第四,将宗教观教育内容纳入党校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此外,还有高校采用了将宗教观教育内容融入现有多门课程体系,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深度辅导谈心活动等其他工作形式。尽管这些工作的开展取得了高校宗教观教育的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复杂性和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艰巨性,该项工作的实效仍待改进与提高。二是高校普遍重视但工作仍存误区。调查数据显示:各高校普遍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也存在部分认识误区。第一,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部分高校对外来讲座合理的指导和管理不够,使一些外来人员在学校讲台上得到宣传宗教的机会,这不仅违背了宗教和教育相分离的原则,而且也势必会动摇高校作为传播无神论、科学精神阵地的地位。第二,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等同于宗教学教育。把对宗教的历史、教义、价值进行学术探究作为宗教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淡化宗教观教育的政治色彩和无神论信仰色彩。第三,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等同于宗教观教学。以讲课代替教育,忽略学校整体文化建设与宗教观教育的关联,忽视学生的参与和自我反思。第四,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把宗教观与政治观、经济观、文化观等混淆起来。这不利于学生对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的深刻认识,不利于宣传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1.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环境带来外部挑战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全面转型期,部分群众信仰迷失,转向宗教寻求精神慰藉,甚至个别邪教开始滋生发展,社会风险系数升级;而一些西方反华势力试图借助宗教对中国公民进行渗透和非法传教活动也在部分地区和人群中得以传播。同时,社会转型期的大众传媒信息系统更为开放,价值观也更为多元。娱乐报道中屡见不鲜的明星信教、家居风水、星座运势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宗教观的形成;互联网媒体具有快捷、实时和互动性特点,更带来海量而直接的宗教信息、交流与体验方式;影视作品中的宗教故事、宗教环境、宗教文化内容,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以诱惑的同时,也提供了另外一条解决问题的心理暗示。此外,受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渗透影响,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向校园渗透形势加剧。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1]18号),加大力度抵御境外宗教向校园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行为。
2.高校宗教观教育体系的不成熟影响教育实效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开展了宗教观教育,但教学评价不高,教育实效性不强,其原因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校园管理工作均待提升有关。一是从课程教学来看,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学仍处于探索期。教育素材的选择、教学形式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水平均存在不足,学生反映某些课程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理论和实际结合不足,难以被学生接受。二是从学生教育工作来看,与宗教观教育有关的学生课外辅导工作有待加强。目前,较多学校开展的宗教观教育仍停留在课堂教育,课外教育的施行和骨干师生培训未有效开展。三是从校园管理来看,高校为学生创造一个净化的、有意义的教育环境意义重大。在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向校园渗透形势加剧的背景下,打着学术讲座、社团交流的幌子对校园进行宗教渗透的事例屡见不鲜,在校园内、学校周边向学生传教、拉学生参加团契活动的传教行为屡禁不止。
3. 大学生信念困惑、家庭朋辈影响干扰宗教观形成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阶段,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社会转型期泥沙俱下的思潮泛滥给他们带来困惑和迷茫,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使部分大学生对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部分大学生因信仰困惑、迷失转向宗教寻求真理。此外,大学生受周围的家庭、朋辈影响较大。某些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入大学前就已信教。调查显示:校内传教的主要渠道仍是“朋友介绍”途径,这些家庭渊源、朋辈影响因素均干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实施效果。
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整体联动。在顶层设计方面,上级统战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等须从全局角度统筹资源协调关系,给予高校全方位指导与支持。教育主管部门是沟通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和统战部门以及高校之间的桥梁,要加强统筹协调,帮助高校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职责;健全制度机制,组织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和保障机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工作提供制度、技术、人员、财政支持。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和上级统战部门是抵御防范宗教渗透的重要渠道和重要信息来源,要牵头组织协调防范应对各种宗教渗透,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之间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会商研判机制,及时通报有关宗教渗透的各种信息和发展趋势,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高校定期不定期地对宗教势力渗透以及校园传教的现象和事件进行研究,取得共识。在具体实施方面,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努力构建“3×2”模式,即“守住两条底线、完善两个体系、建设两支队伍”,从思想认识、运行机制、队伍建设三方面有效提升,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实效性。
1.守住两条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宗教观认识和态度对国家未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的实施者,各高校在开展宗教观教育方面首先需具备底线思维,坚守两条底线:一是要求大学生不能信仰邪教,不能受邪教的蛊惑反社会、反人类;二是要求大学生不能受西方敌对势力的利用,不能有任何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行为。这是每个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行为规范。严守这两条底线有助于高校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安全稳定,并将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从根本上是我党在新时期进行的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对于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反映在高校的任务上就是继续发挥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堡垒的作用。高校在底线思维的基础上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将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本质,不断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世界观,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最终目的。
2.完善两个体系
高校宗教观教育由教育体系及管理体系构成,这两个体系的完善对宗教观的有效开展及教育效果提升意义重大。
一是高校宗教观教育体系的完善是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动力。分为课程教育和课外教育两部分:第一,在课程教育方面,多数高校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不足,学时学分保障、教师配备、教学手段、与现有课程体系的融合、评价体系等各方面均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因此,为提高实效性,在学科建设上,必须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纳入高校教学体系,保障课时及学分,并配备有宗教相关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以便长期开设该课程;在课程建设上,应选择适合大学生接受水平与心理的教材,选择意义深刻的教育案例,进行自然得体的教育形式设计,注意在教育形式、内容和活动中发挥理智与情感的相互激励和陶冶作用;在教学理念上,重视引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重视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互动性参与;在课程体系整合方面,还应注意将宗教观教育与高校现有的“三观”教育进行融入,注重挖掘其内在关联,做到“三观”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相互协调与促进,形成教育合力。此外,还应建立起宗教观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对教育的實效性进行常态化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教育方法、工作思路进行动态调整与改进,令宗教观教育进入不断提升的良性轨道。第二,在课外教育方面,其包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心理辅导、学生骨干培训、新生教育等多种教育途径。高校应调动各种校园宣传媒介和渠道开展正面宣传引导,形成崇尚科学、理性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中生活有困难、心理有困扰的群体要注意在生活上关照、心理上关注,加强关心和辅导;改变以往对宗教问题和各种社会问题讳莫如深的做法,正视学生的困惑迷茫,正面引导学生理解宗教问题和各类社会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得出结论,主动抵御西方宗教渗透和邪教势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起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
二是完善管理体系对高校宗教观教育形成保障。严格的校园行政管理体系将为学生创造一个净化的、有意义的教育环境。该体系的建设需经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统筹分工、密切配合。教务部门需对外请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管理,防止传教行为在课堂渠道出现;对各类报告会、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进行严格审批,严防打着学术活动的幌子进行宗教渗透的行径;学工部门应完善学生社团活动审批程序,防止校园传教从社团渠道渗透;宣传部门须对校园网进行有效监控,防止在校园网上传播宗教;后勤管理部门、学校保卫部门等要充分合作,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学生学习和活动场所管理,与公安部门通力合作依法取缔校园及周边设立的宗教非法活动点,严防外来传教人员进入学校及周边非法传教。
3.建设两支队伍
有效开展高校宗教观教育工作,教师骨干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的作用不可忽视。相关教师及学生骨干的思想观念、综合素质、思维方式,决定了高校宗教观教育深入程度及教育效果,应大力建设这两支骨干队伍。
一是学生骨干队伍的主体是学生干部群体和学生党员群体。他们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取向并影响着其他大学生群体,建设学生骨干队伍将有效发挥其纽带及示范作用。第一,须加强对学生骨干群体的科学无神论教育,提升学生干部对邪教的分辨能力;第二,发挥党团组织对学生骨干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宗教观;第三,要加强学生骨干的自控调节能力,避免不良宗教对学生骨干情绪的利用;第四,要强化学生骨干的理想信念教育,用正确的认识把握宗教观;第五,对于学生党员群体还应进一步明确强调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党章要求,消除党员信教情况。
二是教师骨干队伍是高校宗教观教育的从事者及影响者,将对大学生群体发挥重要的教育及引导作用。教师骨干队伍包括三部分: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是宗教观教育授课教师队伍的主体,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依托,他们对宗教的认识和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认知态度。第二,中青年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是大学生专业课的授课主体,他们多数具有留学背景,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被较多学生喜爱甚至崇拜。这个教师群体面对大量学生,其宗教观及世界观将在课堂讲授以及课外交往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并对大学生的“三观”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中青年教师群体的宗教观及相关问题培训值得各高校予以重视。第三,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学生工作干部、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常年密切联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者和支持者。确保学生工作干部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提升教育实效性至关重要。对于教师骨干队伍的培训内容包含三部分:第一,教授理论知识,如宗教相关知识及法规政策等,提高这支队伍的专业素质;第二,提升政治敏感度与反应能力,帮助他们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第三,加强宣传能力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主动面向学生开展工作解释问题并加强引导。
注释:
①“宗教暧昧”,指人们对于宗教不但缺乏科学理性的认知态度, 而且在心理与行为上趋于认同的状态
(作者单位:丁永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烟青、李婧,首都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