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教育价值的策略

2018-03-30王月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本质价值发展

王月丰

摘要:好课是有价值的课。本文用具体的案例从抓住本质、找准价值、着眼发展三个维度阐述把握教育价值的策略。数学教学要带领学生享受数学美妙而丰硕的思维之旅,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来猜想、验证,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教师把握教育价值,引领学生向着数学本质旅行,才能教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成就有价值的教育。

关键词:本质 ; 价值;发展

老师们经堂会问:如果“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不是好课,那么“满堂动(学生活动)”、“满堂学生讨论”的课是不是好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课就一定是好课?一根粉笔上下来的课就一定不是好课?学生热热闹闹的课是不是充满了启发?教师娓娓道来的“一言堂”是不是就没有启发?

当我们抛开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后发现: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因此,好课是使学生变得聪明的课,好课是有价值的课。教育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教师教(学)什么,不教(学)什么,详教(学)什么,略教(学)什么,以及先教(学)什么,后教(学)什么,中间又怎样过渡、衔接。甚至突破原有教学内容的局限,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课程内容的建构。因此怎样把握教育价值就尤为重要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把握教育价值的策略。

一、抓住本质,把握教育价值

数学教学要认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用数学知识本质特征指导教学,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才能使数学课有数学味。

小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常着重强调:“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于是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X=1是方程,还是方程的解?”的疑惑。同时,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出现大量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要求学生根据“是不是等式”“有没有字母”来判别是不是方程。然而,这样的判别没有增加学生对方程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张奠宙教授指出:“方程是一种思想,其本质是为了求未知数,在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组等式关系”。因此,《 简易方程》的教学应从方程的本质出发,即要引领学生明白方程的形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理解方程思想方法:“建立关联等式关系以求解求知数”。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后续学习埋下伏笔,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

二、找准价值,引领课堂教学

每个教学层次、每个单元或每个知识点,教师都应对知识的教育价值有着准确、清晰的认识,才能带领学生学好知识,实现教育价值。不同的知识点有着自己特有的数学基础知识或者基本技能,体现出特有的数学思想,带给学生各不相同的数学生活经验,实现不同的价值。如:“9加几”的价值在于理解“凑十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价值是带领学生领会“转化”思想。

例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用字母表示数》承载着两大类思想内涵:

第一类是用字母、符号来代表事物。比如用人的名字(文字)代表人;用字母代表一类数,如用a代表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a;用文字泛指某个数,如a×b=b×a中的a、b均泛指某个数。这样的文字代表数,表示的是一种普通常识,描述的是已知的对象或规律,目的是为了表示起来更简单、方便、好用。

第二类是用字母代表特定的未知数。这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为了寻求未知数,从文字符号所体现的数量关系中,经过各种运算、变换,最终找到答案。它的背后体现了方程的思想方法。如“己知++=12,即3×=12,=?”中,未知的是,数量关系是3×=12,由此确定的值。在这一过程中,对象是未知的数,和第一类中的文字代表己知数是不同的思维过程。

由此可知,《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在于文字可以和数字及其他运算符号进行运算,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在字母参与运算,而不是反复训练字母代表数的各种生活情景。

三、着眼发展,引领课堂教学

如果在四年级教师的眼中只有本年级的内容,没有五、六年级甚至更高年级教师的视野,也不知道一、二年级教师进行了怎样的教学,那么这个老师就脱离了系统,独立于教材知识体系之外,他不能把一个系统的内容教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我们随意问学生:“什么时侯用除法?”学生会立刻回答把一些东西平均分给几个人时,用除法。这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把除法等同于平均分了。这是因为大部分教师在除法教学中过分强调“平均分”,几乎忽略“包含除”造成的。

事实上“平均分和包含除”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除法。“平均分”是知道分給几人后,计算每份是多少。如: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几根。列出算式:12÷2=6,这就是“平均分”;“包含除”是知道每份是多少后,计算能分给多少人。如:12支铅笔,每4支装一盒,能装几盒?列出算式:12÷4=3,这就是“包含除”。这两种除法,是同一个数学模型所生的,地位平等。

“包含除”的理解,还影响着分数的学习。分数本质上表达了两种关系:一是表达整体被平均分的关系(平均分),二是表达两个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包含除)。在分数应用中经常涉及“求一部分在整体中占几分之几”这样考查比例关系认识的试题。因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一盒铅笔有15支,以一盒作为整体,如果取出其中的5支,请问它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的例题,用于考查对“包含除”知识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教师心中装的是本节课的知识,则会传授本节课的知识;心中装的是整个学段的知识,则会考虑整个学段的知识;心中装的是教知识,则会传授知识;心中装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则会考虑推动学生成长。因此,教师应时刻思考教育价值,努力提升把握教育价值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引领课堂教学,教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成就有价值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奠宙等著,2009年1月,《小学数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2002年4月,《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国家教育部印发,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小 414000)

猜你喜欢

本质价值发展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区域发展篇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放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