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跳槽
2018-03-30朱辉
朱辉
插画/肖振铎
十多年,我常混的一个论坛流行着一个自创名词“跳槽犯”,意思是指经常跳槽的人。背负这项“罪名”者不仅没有灰头土脸,还格外趾高气扬引以为荣。炒老板的鱿鱼,想想都雄赳赳气昂昂。能经常炒老板,说出去自然很有面子。
当年我就是个重度“跳槽犯”,跳过的槽数都数不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文化类。当过杂志编辑、主编,在影视文化公司当过编导。二是销售类。围绕星级酒店,推销过啤酒、红酒、白酒,洗碗机、西厨设备、隔断、地毯清洗设备……先后或暗中同時供职过的公司接近20个。这样跳来跳去,许多年下来在公司最终却只是一般群众。看看当年和我一样的那些“跳槽犯”,情况大体相似。要说有什么收获?无非落得若干次心情愉悦。老板太刻薄,一纸辞呈,留给他一个骄傲的背影:同事难相处,拂袖而去,咱上哪儿都混得到饭吃,你们敢说走就走吗?除了图一时痛快,另有一点点附加收获,就是挣得了比常人丰厚的人生阅历,对于写作或许有些帮助。
“跳槽犯”积极主动寻求机会,为什么到头来在职场上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就像足球场有时某队控球率很高,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原因在于这种高控球率都是横向传球刷出来的数据,球传过来、传过去,并没有向前推进,只是来回倒脚,看着热闹,根本没有一点进球机会。更有些人倒来倒去,倒向了自己球门,非但进不了球,还造成失球丢分。
朋友小刘,名校文科硕士。专业水平怎么样?我们这些外行没法评估,不过生得一张随口就能批发过年话的嘴,因此在一家铁饭碗单位混得风生水起。小刘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不甘于窝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地方。5年前毅然辞职进了一家知名外企,薪水顿时涨了3倍。然而常常感觉吃力,再也不像以前那般游刃有余了。因为能拍会哄之人虽然到哪儿都能和谐人际环境,但外企里主要还是得靠业绩说话。小刘做人100分,做事顶多80分,业绩考评常常不尽如人意,苦撑5年最终被扫地出门。他这才明白寻找适合自己的团队才是最重要的,如今年事已高,再想跳进一个能发挥他“专长”的单位,已经非常困难了。
理性客观地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这是跳槽前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春天来了,内心难免有些骚动,加之外界环境影响,很容易勾起跳槽的冲动。但一个脑子清醒的人,不太会相信广告里的夸张描述,诸如原本到处碰壁不得志,随便跳个槽就能当总监……跳槽这事儿,最不必追求次数多,与其为了逞一时之快盲目乱跳,不如动心忍性先做好本职,感觉能提升一大步再出脚,要跳就跳出一个人生新高度。
老司机
青丝
我有同学在驾校做教练,遇到聚会不热闹,需要段子救场的时候,他就会说一些驾校轶事来活跃气氛。比如有人考科三连挂了几次,一帮人到夜市喝酒解闷,座中有人说起曾国藩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经历,对挂科者进行慰勉,最后还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如果实在考不过也不要紧,反正无人驾驶汽车也准备面世了。挂科者喝了几杯,心想你们这些老司机不带我玩就算了,还要讽刺我,于是就打了起来……
这样的结果,很符合社会学的“相对剥夺感”,即有人把处境与身边参照物做比较,发现处于劣势,就会有一种受剥夺的忿恨不平感。尤其考驾照这种大众化标杆,不是每个人都能内心强大得像某大学女生考了四年才过,还嘻哈与舍友拉横幅庆贺,或像有人在自己车上写一个“女”字,下面标注“路考七次”,坦然自黑的。《速度与激情》能拍到第八部,赢得巨大的票房,其实就一个鲜明主题,我是老司机我骄傲。
在开车还属于一项谋生技能的时代,有人告诉我,从小调皮胆大的人,多是好司机。这种说法的基础是调皮的人机灵,精力多侧重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且敢于冒险,所以掌握技能比一般人快。像塞纳、舒马赫从小就是坏孩子。与此形成对应的是一个笑话,有新手开车上下班,本来晚上六点多就应到家,却拖到九点才回来,问原因,说是路上车太多,在小区门口不敢切线,结果被车流一直裹挟到郊外,沿着高速绕了一个近两百公里的大圈才回到家
难怪有编剧在科幻电影里,通过外星人教训开车的人类:“听着,伙计,有时候生活不必要循规蹈矩的!”
车技与智力知识也全然无关。好莱坞电影《学会驾驶》,女主角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书评作家,却从来不会开车,在骤然被丈夫甩掉之后,为了生活便利,不得不到驾校学习驾驶。她一上路就莫名恐慌的表现,总让我想起那个著名的现实例子,有人从26岁学车到40岁,14年都没有通过科二,最后弃考,如释重负的驾校校长专门请她吃饭的事情。人的长项和兴趣往往是贴合的,兴趣就是最好的指导。
当然也有埋怨车技太好的。曾获得八次托尼奖最佳导演提名的英国人斯科特·艾利斯,年轻时被送到慕尼黑接受熏陶,他为了方便到处游玩,买了一辆车,每天无照驾驶。结果有一天他撞倒一个横穿马路的中年人。由于他刹车及时,那人没受伤,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也没追究他的责任,就急匆匆走了。这个留着小胡子的人,就是上任前的希特勒。艾利斯一直活到1999年,余生中不断怨悔自己的车技太好,没能失控把希特勒撞死。
车技与厨艺其实很相似,能把菜烧熟,并不需要天资。但要做到会家不忙,从容自若,就需要一点比会烧火更高级的禀赋。
前任江湖
肖遥
有个朋友,我转发他文章以后,他刻意叮嘱我说“以后转发我文的时候,把那个谁屏蔽了哈”。那个谁,我们都心知肚明,是他才分手不久的前女友,我也熟识。他解释说:“我们已经互相拉黑了,只是,这种关系,太熟悉了,看了文章后就会知道我的生活状态,我不想刺激她啦。”
我的朋友小猫大方承认,自己有两个分组专门收藏各路前任,一组是广义的前任,不仅包括已经谈婚论嫁过的,还包括单恋、暧昧过的……按小猫的说法,对你生活熟悉到一定程度的,分手后,都属于危险品,尽量搁置、轻触、勿碰、远离。不过小猫还说,还有一组属于解除了警报,被放进了安全名单,欢迎围观点赞。
这两组前任有啥区别呢?后者大约是因为足够远,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远到对方不怎么会和你生活有交集了,他看不看你朋友圈,都对你不能够造成伤害。而对前者,令人顾虑的不是这个人,而是曾经的伤害。毕竟分手时,就像遭遇了一场爆炸,事故现场还历历在目,远远地一听到这个名字,那场炸裂就会重现,令人虎躯一震心头一紧。
以另一个朋友为例,业已离婚多年,因为有孩子,双方不可能一点也不联系,可一联系就会发生龌龊。有时候忘了,偶尔看到孩子照片,他忍不住说一句“我娃太可爱了”,她会在心里怼他十八句“太可爱了顶个P用,你也摸不着~你又不管又不接送又不操心吃穿,可爱不可爱关你P事!”“后悔了?呵呵,活该!”……内心戏里的每一句台词,如果他听到都会扎心,因为太熟悉,所以稳准狠。即便她啥也不说,他也能感觉到,那空白里的怨怼。可是,她也不是不知道,他的这句话只有给她说,才是最有意义的。除了他们两个,这世界上不会再有人在这句简单的话上与他们有深刻的共鸣。因为这共鸣,那些狠话她忍了忍没有说出口。
但比这还狠的话,分手时互相已经说过了。如果是一场战斗,敌我双方为了戳对方的短处,揭彼此的伤疤,使尽了各种战术:偷袭、包抄、强攻、轰炸、狙击……用尽了各种招式:从降龙十八掌到九阴白骨爪,目的只有一个,摧毁对方,从意志到精神,从肉体到灵魂。为了在这场战争中取胜,他们会给自己化一个比鬼魅还要狰狞的妆容,会尽量把对方妖魔化,会给自己摇旗呐喊,会在心里一万次地肯定这场战争的正义性,说多了,自己都以为自己是在讨伐贱人替天行道。
现实中分手的战场大多数是狼藉满地、触目惊心。然而在小说里却另有一重光景:美国作家安·比蒂的小说《星期二的晚上》曾经写到女主的前夫和现任男友几乎混成了好哥们儿,他们一起把一个书架搬上又陡又窄的楼梯……两人没少腻在一起聊天,谈论营养方面的话题,一起圣诞大采购、一起吃通心粉,他们同框的画风总是济济一堂其乐融融,好像他们都来日无多了,来不及恨,也来不及刻薄、嫌弃或挑剔。而我们文化传统里的分离,却多是李莫愁式的怨限,就像大家还有五百年要活,还可以用力的恨,不恨不足以表达曾经的爱,好像他们真那么用力爱过一样,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