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仙池畔有香草楼

2018-03-30庞国翔

红岩春秋 2018年2期
关键词:独角岷江江津

庞国翔

江津有两个老地名很有名,一是仙池,二是香草楼。早前仙池和香草楼属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高牙乡仙池村和香草村,当时仙池村有耕地2187亩,2247人;香草村有耕地2173亩,2251人。如今仙池村划入江津区鼎山街道办事处,香草村划入江津区先锋镇。

仙池其实就是一个小盆地,四面高,中间低平,所以又称仙池坝。香草楼在仙池坝的南畔,不过这座楼谁也没有见过。

《太平广记》是宋人李昉、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之命编纂的一部大书,因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而得名。全书500卷,目录10卷,内容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說及以释藏、道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太平广记》成书已有1000多年,所以该书记载的神话故事至少也流传了1000多年。

关于香草楼的传说,在《太平广记》里有所记载,原文短小,浅显易懂。其文曰:“渝州仙池,在州西南江津县界,岷江南岸。其池周回二里,水深八尺,流入岷江。古老传者,有仙人姓然,名独角,以其头有角,故表其名。自扬州来居此。池边起楼,聚香草置楼下。独角忽登楼,命仆夫烧其楼,独角飞空而去,因名仙池。见有石岩一所,向岷江而见在。”

文章大意是,渝州有一仙池,在西南江津县界内,岷江的南岸。仙池周长2里,水深8尺,池水往北流入岷江。古时传说,有一位姓然的仙人,因为头上有角,所以取名然独角。他从扬州来此居住,在池边盖起一座楼,收集了很多香草放在楼下。有一天,然独角忽然登上楼去,命令仆人点火烧了这座楼,当楼下香草快将楼顶燃尽时,他从楼顶突然飞向天空,最终完全消失。从此,楼烬池在,人们就将此地取名仙池。此地有石岩一处,朝岷江方向就能看见它立在那里。

仙池水渐渐干涸,人们就叫其仙池坝,将原来建楼的地方,取名香草楼。

《蜀景汇考》卷一、《蜀中广记》卷十七曰:“江州县西南有仙池,昔有仙人居池侧置楼多植香草,后人指此地为香草楼。”

故事传到明代,明工部尚书江渊感其有趣,在所著的《江津前八景诗》中,作七景《仙池古迹》二首。诗序云:“(古迹)在仙池坝,香草楼”。

其一

骑鸾仙子无消息,蔓草凝烟带化碧。

山桃野杏浪迎春,怨紫惊红几时毕。

池边不见香草楼,空遗初月挂帘钩。

芙蓉寂寞含霜老,枯荷战雨鸳鸯愁。

其二

何年遗迹在林丘,尚记双成此地游。

笑引碧池开作镜,戏拈香草结为楼。

春花秋月还堪赋,暮雨朝云空自愁。

欲向高唐重想像,才非宋玉更夷犹。

到了清代,这个故事更被邑人津津乐道,并越传越神奇。光绪《江津县志》卷十二《艺文志》载江津进士、开州知府李昌所著《香草诗》曰:

仙池香草楼,仙去楼无主。

不知何年代,楼柱因颓腐。

人寰留仙迹,芝草归洞府。

神仙不求人,有缘来板苦。

对面不相识,学者何知取。

真骨产黄金,来当骑元虎。

扬州人然独角在江津仙池畔建香草楼,最后香草烧楼飞天而去的故事,算是江津有文字可考的最古老的神话故事。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独角岷江江津
“大力士”独角仙
岷江
梅瓶(二首)
为什么独角仙总是爱打架
独角仙
爱哭的手工达人
习惯成自然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风景独好
韩秀央,你听过这首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