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量变到质变
——中学生速度耐力素质训练浅探

2018-03-30苏汝和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毕业班耐力中考

苏汝和

(肇庆市高要区蛟塘镇初级中学,广东 肇庆 526113)

体育是学校主要教育工作(德、智、体)之一,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0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2013年广东省教育厅根据中央7号文件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粤发〔2008〕22号)的要求,要求各地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进一步明确中考体育的目的要求,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比重。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再次把1 000/800 m耐力跑列为全省中考体育的必测内容,把学生身体素质、体质健康、体育教育摆上了更高的教育战略层面。上述举措体现了各级政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而遵循体育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学练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增强体质(尤其是速度耐力素质),则是我们体育教师一项责无旁贷的重任。

一、问题的提出

近十多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全国大中小学生出现了“耐力素质(体质)普遍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学生缺少了吃苦耐劳精神,意志薄弱、运动健身意识弱化;低头族充斥校园等”令人忧虑的现象。面对耐力跑项目训练,学生会找各种理由回避,教师会担心出现安全事故受牵连而在训练上做表面工夫,学校因其未列入中考体育试内容而未加重视,学生缺少了系统的、持续的、有效的训练,速度耐力素质每况愈下。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素质水平,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必须解决的课题。

二、速度耐力训练的教学策略与措施

笔者近年来进行了初中阶段的速度耐力素质教学实践,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创设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切实抓好初中阶段3个学年的系统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学生速度耐力素质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经过一个系统性的、持续性的训练。笔者从教二十多年,担任九年级毕业班教学十多年,对仅仅1年的毕业班体育教学深有感触。在1年之内要把毕业生的体育素质、技能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整体优良),谈何容易?其中仅了解、熟悉学生的身体情况、技能水平、学习态度、个性品格等,就需要大半个学期,因此在初三体育体能训练时,笔者经常有一种时不待我、有心无力的感觉。十多年的毕业班教学虽只经历过难得一次的初中3年循环教学,也正是这1届循环教学,成就了笔者体育教学历程中的难忘时刻。2013年笔者连续执教3年的毕业班体育中考成绩进入了区前列,创下了本校建校以来中考最好的学科成绩(表1)。

表1 2013年体育中考成绩

实践最有说服力,切实抓好初中阶段3个学年的系统性、持续性的训练,对全面提升学生体育素质至关重要。在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结合人体机能活动的特点,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乐于训练;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质基础,适当安排每节课的运动量,这不仅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技术动作和技能水平的巩固提高。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2013届九(4)班学生何颖欣,她个头不高,身体偏瘦,七年级入学时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都很差,在笔者的指导下,经过3个学年的不懈努力,何颖欣同学取得了当年中考体育满分的优异成绩,并顺利考上区重点高中。

(二)提高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存在差异性,其智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更为明显,把某些方面表现较类似的学生划归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差异,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层面。分层教学就是将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来的教学实践手段。实施耐力跑分层教学,从学生角度来说,是为了适应学生不同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从教师教学来说,是以人为本,对不同群体对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锻炼,让他们在学练中各有发挥并形成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增强体育自信心,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最终达到提高速度耐力素质、增强体质的深层目的。在近3个学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中,每次面对学生体育素质、素养参差不齐的状况,复杂多变的教学班情况和紧迫的中考任务,笔者都深感未雨绸缪、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尤其必要。天道酬勤,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我校近3年九年级毕业生体育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超额完成中考目标任务(表2)。

表2 2014—2016年体育中考成绩

(三)创设学生愿学乐学的教学情境

体育教师要多挖掘和利用校本等教学资源,在不同场地、气候条件下为学生创设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以不同的要求开展耐力跑训练,适当穿插趣味游戏或小组竞赛,以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耐力跑训练要紧紧抓住速度、耐力这个主要矛盾来安排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跑、反复多次的强度练习,让学生体会与掌握呼吸方法,提高最大摄氧量,增强最大负荷能力,提升速度与耐力极限。掌握这项技术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训练过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非常重要的。训练要根据学生情况,总负荷不能太大,刚开始为匀速跑,在最后200~300 m时发力冲刺。对后进生则适当降低要求,开始时采用一般速度的匀速跑,如400 m、600 m等,或用定时跑,让他们掌握耐力跑的技术特点和练习方法。表3是笔者近几年执教的毕业班1 000/800 m跑2个学期的成绩对比。

为解决“初中生发育未成熟,对耐力项目的适应性较差”这一难题,笔者变换过多种训练方法,如在跑道内要求学生每跑一段距离便变换跑法,包括跑走交替、大步跑、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侧身跑、后退跑、变速跑等;或分组轮换台阶跑、台阶跳、蛙跳、蹲跳、单腿跳等;或定时跑、定距跑、定向跑、定道跑、同质跑、异质跑、曲线跑、校园越野跑等形式,以此提高学生运动兴趣,调动训练积极性,这既有助于消除由于固定模式练习节奏引起的疲劳感觉和厌倦情绪,又能达到发展速度耐力的目的,教学相长,一举两得。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笔者执教的2013届九(3)班朱育才以3.05 m的成绩获得中考体育男子立定跳远区第1名;2014届九(5)班冼沛婷等以2 min53 s的成绩进入女子800 m跑区前列水平;2015届九(3)班王志锋以3 min的成绩获得中考体育男子1 000 m跑区第1名,范艳霞等以2 min56 s的成绩进入女子800 m跑区前列水平;2016届九(1)班夏伟源等以3 min 08 s的成绩进入男子1 000 m跑区前列水平,九(3)班刘明霞以2 min 50 s的成绩进入女子800 m跑区第8名。

表3 近3个学年毕业班1 000/800 m跑2个学期的成绩对比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终身体育理念

中学生在后阶段面临激烈的学习竞争和中考压力时,往往会产生不良情绪,教师要因势利导,多开展合作互助练习或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间的体育互动,还要创造平等和谐、公平竞争、团结友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建立对自己、他人、对群体的信任感,树立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提升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篮球运动是一项群众性基础很广的全身性体育健身活动,对提高学生的1 000/800 m速度耐力素质有较大的帮助。近几年来我市把篮球的半场来回运球上篮列入中考体育的选考内容,学生通过练习篮球,既可熟悉球性、提高运球投篮的技术技能,又可促进自身速度耐力素质水平的逐步提高,一举两得。另外,篮球运动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亦有极大的锻炼价值和意义。教师可结合本校实际多开展篮球活动,以赛带练,事半功倍。

三、教学反思

笔者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经常与同行切磋教艺,与学生交流学练心得,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再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修改单元计划和课时教案,努力改进教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实效。

(一)教育学生理解中长跑的意义和价值

中长跑运动是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锻炼方法之一。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中长跑的意义,明确长期进行中长跑训练能增强肺活量,提高速度耐力;更重要的是中长跑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就能毫不畏惧,敢于坦然面对,攻坚克难。

(二)教学要注重育体育心

在耐力跑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速度耐力训练与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有机结合,训练学生敢于挑战自我、挑战强手,战胜困难,达到提高成绩、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特别要引导弱质学生敢于迈出第一步,舍得付出,对取得进步的学生适时给予肯定表扬。在练习强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教师要激励学生克服“极点”,战胜困难,练成坚韧不拔的意志,铸就勇于进取的体育精神。

(三)训练要持之以恒

在耐力跑的训练中,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训练的时间、场地,形成“课课练、天天练”的跑步模式,鼓励学生将晨跑、晚练形成常态和习惯,日积月累,稳步推进,确确实实让学生体验到身与心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测试,让学生对自己的速度耐力素质进行前后对比,并及时调整方案,为下阶段的训练做更充分的准备。如果遇上雨天,跳绳也是不错的选择,它是一项场地器材简单、不受场地天气影响且易操作的运动,亦是我市中考体育的选项之一,既可选练也可通过提高跳绳速度、密度以训练速度耐力素质。此外还可以利用足球选项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素质,它与跳绳有异曲同工之妙。

体育素质的积累提高也蕴含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良性循环与发展过程。中学生速度耐力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先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蜕变的过程。笔者深知中学生身体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技能渐进积累的规律性和重要性,也深感九年级毕业班体育教学训练的责任、压力和艰辛。只要大家都敢于迈出第一步,将我们自身可以不足的地方不断加以改进完善,持之以恒,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质水平一定会得到更快更好更高的提高。“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强国梦想就寄托在今日之少年身上。我希望亦愿意为这一天的尽快到来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毕业班耐力中考
尴尬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小学毕业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户外课
对密大附属高中毕业班所作的演讲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中考“三数”大扫描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