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诊改理念下校企双方对课程设置的优化分析
2018-03-30史馨
史馨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使命,通过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在于开设的课程,因此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设置课程成为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随着高职质量诊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各个高职院校更加关注内涵建设的质量,为此需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与优化实现对专业和人才培养的诊改。
关于课程设置,国外常见方法以德国为主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下以岗位能力为要求,根据不同岗位能力设置不同的课程。此方法主要突出能力本位主义,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获取一个人才并不仅仅是需要一个懂得操作设备的人手,企业更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不是劳动力。实际上,以德国为主的西方职业教育也开始注意这些问题,关键能力概念的提出就是对之前做法的一种修正。但是关键能力只是对于能力的一种要求,而落脚到如何通过合理设置课程来进行培养却没有什么好的做法。英国职业教育的做法是通过开发培训包进而实现职业技能培养,培训不仅仅包含了技能培养,还有通识素养这方面的培养,这种思路考虑了企业需求与课程设置的关系。但是英国培训包是由政府主导开发,而政府会对所有的职业岗位提出一个标准划分,再进而开发每个岗位培训所需要的培训包。然而在我国对于职业的划分虽然有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在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却没有被充分使用,所以这种做法在国内要开展起来还需要做很多努力。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以姜大源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指引教师通过对岗位的分析从而提炼能力,再根据能力推断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这样的思维逻辑没有问题,但是一切都是基于人才供应方学校教师对其的推断,而忽略了这些推断是否也是企业的想法。
那么,为了能让人才供应方(学校)和人才需求方(企业)双方之间在培养目标和开设课程对于培养目标的贡献与支持达成一致的共识,本文需要构建供需双方的耦合模型,从而量化供需双方对课程支撑培养目标程度和双方的认识一致性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这种思路不仅可以平衡校企供需两方对人才认知的矛盾,同时还可以帮助校方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质量诊改。
一、供需双方课程设置耦合模型建立
灰色关联分析是由我国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邓聚龙教授创立,它是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测算系统序列曲线的几何接近程度来确定系统序列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而耦合性(Coupling),也叫耦合度,是对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为此本文需要构建供方(学校)认为课程对培养目标(学习成果)的贡献与需方(企业)认为课程对人才培养(学习成果)的贡献之间的关联程度,这个关联程度称之为供需双方的耦合度。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可以通过对两个系统关系的紧密程度的测算,核算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时如何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通过测算人才供应方校方开设的课程对于人才培养成果的贡献程度与人才需求方企业对开设课程对于人才需求成果的贡献度进行关联分析,从而通过两者之间的关联系数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判断:
(1)衡量课程开设的合理性。该课程是否可以实现供需双方对于学习成果达成的匹配程度,以此来判断课程开设的合理性。
(2)衡量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如果关联系数较低的课程肯定是教师认为该课程对学习成果的贡献与企业认为的存在很大差异,说明教师认为的贡献和企业认为应该培养的内容有所差异,所以课程内容需要进行调整。
该方法是从定量分析角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让教育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让人才培养更加精准化。其具体步骤可分为两步:
步骤一:建立供需双方对课程的贡献度评价矩阵和序列。f(amn)表示每一门课程对于DQP所要求的五大能力所对应学习成果的贡献度。其中这个贡献度矩阵有两类,一类为教师评价的贡献度,另一类是用人单位给出的贡献度,也就是企业评价贡献度。
这个教师评价贡献度可以用矩阵表示如矩阵1。
其中每一行可以用下列序列,这些序列表示为每门课程在这些学习成果方面从教师角度认为的贡献度,教师角度的贡献度为比较序列。本文将对教师评价贡献度矩阵的每一行记作Ai。
其中每一行表示每门课程在这些学习成果方面从企业角度认为的贡献度,企业角度的贡献度为参考序列。本文对企业评价贡献度矩阵的每一行记作Bi。
本文通过问卷方式获得贡献度,贡献度最大取值为1,贡献度较大取值0.7,贡献度中等取值0.5,贡献度较小取值0.3,贡献度最小取值0。
步骤二:企业评价贡献度与教师评价贡献度的关联度(耦合度)。
采取灰色接近关联度的计算公式来计算供需双方对待课程对于学习成果贡献度的耦合度。计算公式如下:
二、应用
(一)计算校—企供需方课程设置耦合度——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利用前面建立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本文根据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基于DQP成果导向理念下课程设置是否达到供需双方的平衡分析如下:
本文选取已经开设过多年的《物流基础》《物流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国际商务单证》《配送作业实务》《物流综合实训》《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12门课程进行分析。通过问卷的方式,分别向企业发放问卷20份,向专任教师发放10份,30份问卷全部回收。对20位企业评分者所打出来的分数进行处理,得出企业认为这些课程对成果的贡献度。本文对10位教师的评分结果也采取平均化处理,得出教师认为课程对成果的贡献度。最终数值如附表1所示。
通过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灰色系统理论研究所研发的GTMS3.0版本的灰色系统理论建模软件,计算得出13门课程的关联度如附表2所示。
(二)数据分析与结论
从附表2可以看出,供需双方对所开设课程对学习成果关联度达到80%以上的课程有三门《物流基础》《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说明这三门课程校方与企业方的认识比较趋于一致,并且这三门课程对于五个学习成果的贡献度的认识也比较趋于一致。本文把这样的课程称之为“持类课程”。同时,也验证校方教师对于这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成果的认识与企业的认识区域一致,那么这三门课程刚好都是专业课程,为此只需要保持现状,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上进行提升即可。
供需双方对所开设课程对学习成果关联度达到60%-80%的课程有五门:《国际贸易实务》《物流企业管理》《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国际货运代理》。这五门课程有2门专业课程,3门专业基础课程。说明这五门课程在教师和企业的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本文把这类课程称之为改进类课程。建议应该对课程进行重新梳理并加强对企业的调研,查看这些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时候是否和企业用人目标完全一致。尤其是2门专业课程物流企业管理与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可能教师在课程内容讲授方面与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误差,应该加强教师对企业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更新教学,重构教学内容。
供需双方对所开设课程对学习成果关联度达到50%-60%的课程有两门:《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单证》。说明教师对于课程的认识与企业对于课程的理解接近一半没有关联。本文把这类课程称之为诊改类课程。造成这种原因,第一,可能是课程对于物流人才培养本身没有必要,第二可能是教师认为课程应该培养的目标与企业认为的不一致,说明课程内容与企业要求不符合。因此,这样的课程需要进行诊改与优化,要么撤销课程,要么重新构建课程内容。
供需双方对所开设课程对学习成果关联度低于50%的课程有一门:《配送作业实务》。而且这门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那么这个数据结果只能表明这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与企业要求完全不符合,需要对教学内容、教材选取、授课教师选择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与改革。这类低于50%同时又是专业的课称之为诊改类课程。
另外,还有一类课程是撤销类课程,即关联度低于50%且不是专业核心课程的。
整体来说,这种方法有效地帮助校方识别目前开设课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是否与企业需求匹配,从而将课程分为保持类课程、改进类课程、诊改类课程和撤销类课程。(见附表3)
耦合模型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手段与工具,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本文所提出的这种分析范式和量化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校方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明确质量诊改目标,对于目前高职院校的质量诊改工作给出了一条具体的实施路径。
附表1 供需(校企)双方对课程评价贡献度矩阵
附表2 校—企供需双方耦合度
附表3 分析结论汇总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徐秀华.澳、英、德职业教育培训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8(6):69-73.
[3]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7(13).
[4]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