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管理效益审计的理论定位和实务探讨

2018-03-30■郝

审计与理财 2018年3期
关键词:效益决策评价

■郝 帅

商业银行管理层级趋于扁平、实行集权管理模式;信息系统投入较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高于一般组织,经营、财务等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较高,针对此种形势,拓宽审计领域,开展管理效益审计,发现新风险、新问题,保持内审工作旺盛活力,促进银行达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更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实现内部审计转型的需要。

管理效益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设性上,即要对商业银行当前的管理状况和经济效益作出评价,还对今后管理问题提出建议,并对远期经济效益作出预测,提高系统建设、运营、营销、财务等各环节的控制质量,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管理效益审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管理效益审计的概念

管理效益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定的审计方法,在对被审计单位绩效指标真实性审计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指标,对被审计单位有关经济活动决策、运行、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和分析评价活动。

管理效益审计工作应坚持合规性与效益性相结合、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发挥建设性作用。

(二)管理效益审计评价的参照依据

管理效益审计的参考依据主要有国家标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被审计单位历史最好水平、上级部门下达的计划或预算指标、同期市场价格水平等。审计部门要参照评价依据,对影响管理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

二、管理效益审计的内容

开展管理效益审计时,必须与传统审计加以区别,明确审计内容的基本范畴,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关于管理效益审计的内容,因侧重点不同,其具体查证内容就有所区别,本文将管理效益审计的内容总结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效益实现程度

核实效益实现程度是管理效益审计的关键内容,主要是利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对效益实现程度进行总体评价,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通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审查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如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存贷款规模、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二是审查各项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据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其完成程度。三是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营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他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不足以及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二)非主营业务经营活动

主要是指物资采购、系统建设等间接影响组织经济效益的各项业务。此类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之后,作出审计评价。比如物资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计物资采购计划是否根据需要和库存情况合理制订,有无超量购买形成超储积压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采购价格是否合理,质量指标是否符合生产交易需要,有无高于市场价格购买物资造成效益流失的问题,不合格的物资是否进行退货、整改或更换处置,是否向供应商提出索赔、折让等方案,有无因质量不合格的物资造成效益流失;物资采购的渠道和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在规定范围内选择供应商,是否按照规定通过招标、询比价方式确定供应商和价格;非正常损失是否按规定向供货商、保险公司或责任人索赔;物资的变卖、清理报废是否按规定程序处理,废旧物资是否统一组织收回和处理,有无隐瞒、截留废旧物资收入形成“小金库”、账外账等问题。

(三)管理控制活动

此类审计的内容主要涉及某个机构、某个项目、某个部门、某个环节在管理方面的情况,旨在从管理、控制角度来考察、评价被审计内容是否存在影响组织效益状况的事项。如是否建立、健全各类经营、管理系统,各系统的适应程度是否满足组织需要;核心管理控制方面如贷款利率的控制、业务的授权转授权等,能否起到“以点控面、整体导向”的作用;财务控制是否按成本、收入、资金、投资等业务环节建立相应的控制制度,各项控制制度是否责、权明确分工到位等。此类审计虽然不以货币形态来评价其管理效益状况,但最终会对用货币形态反映的经济效益产生关键影响。

(四)信息管理活动

信息化给商业银行管理带来深刻的变化,不仅改变了管理的环境,还改变了经营的理念和方式。目前,信息化是银行运作的基本条件。尽管信息化消除了不少手工操作时代的风险,不过,由于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信息化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因素,直接影响银行业务运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将信息系统作为审计手段,更要将信息系统作为审计对象,具体对象如下:IT管理方面,重点关注战略规划层面、组织管理层面、系统外包治理等三个层面;开发与实施方面,重点关注可研与立项、项目招投标、详细设计、程序开发、配置与测试、上线运行、项目验收交付等七个层面;运行与维护方面,重点关注运维文档管理审计、运行维护服务、机房运维管理、服务器运维、数据库运维、系统操作管理、软件控制管理、网络运维、程序变更、运行效益等十个层面;信息系统安全方面,重点关注制度环境、物理安全、用户安全、网络安全等四个层面;备份与灾难恢复方面,重点关注系统备份、灾难恢复等两个层面;应用控制方面,重点关注参数配置管理、数据输入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数据接口控制等五个层面。

(五)“权力运行”主题审计

1.“权力运行”主题审计的目的。

主要是通过审计,查找“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关注并揭示权力运行中不规范和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暗箱操作等突出问题,落实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强化责任追究,为防范决策风险更好地发挥保障和建设性作用。

2.“权力运行”主题审计的范围。

主要是在各项经济责任审计、内控评价、全面审计、专项审计中,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大额授信、大额资金使用、总行战略等决策行为及执行效果以及重要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关注,查处和专题反映“权力运行”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3.“权力运行”主题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方面是决策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主要关注决策事项是否严格执行决策程序,做到民主决策;是否深入开展可行性研究,充分沟通和交换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有无履职不到位导致资产流失、资产损失、群体性风险等情况;决策事项是否严格依法依规决策,有无违法违规决策等乱作为情况;贯彻落实总行重大决策部署方面有无不作为等问题;另一方面是重要业务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深度关注重要业务关键环节相关管理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办事,有无乱作为即无视规定和以权谋私等情况。

为降低对连续接触式作业机器人负载能力的要求,且减小末端工作装置重力补偿难度和提高系统的响应特性,力控末端执行器势必向高集成化方向发展,以减小自身质量,同时还能降低现场安装和管路、线缆连接的需求,有效提高装置的易用性和可靠性。

(六)职能管理责任

组织内部各种经济活动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好坏,总是受到管理职能发挥程度的影响。因为各项管理职能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促进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管理职能一般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等,对这些管理职能内容实施管理效益审计时,要重点审查其发挥程度。比如涉及经营决策方面的审计内容,主要查明决策过程是否理智化,是否进行了费用支出分析,所选方案与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相符,对影响方案实施的关键变量、前提条件是否有充分了解等。

(七)经济责任活动

对经济责任的审计是管理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类审计的中心目标就是发现问题、确定性质、明确责任,继而提出管理建议和意见,促进组织管理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当前开展的负责人任期、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此项工作有三个目的,一是对于考核、评价、聘用领导干部起着积极、关键的参考作用;二是通过对负责人任中经济责任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必将促进其积极、主动履行职能责任,为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做出最大努力;三是通过对查出的被审计单位各类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其整改落实,使组织达到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管理效益审计的方法

开展管理效益审计,如果缺乏有效可行的审计方法,就会缘木求鱼,既达不到预期审计效果,又加大了管理效益审计的风险。由于管理效益审计涵盖组织业务活动、资源利用、信息系统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针对不同内容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也不相同。本文将管理效益审计方法主要划分为传统审计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图表审计方法以及其他审计方法。

(一)传统审计方法

开展管理效益审计,要借鉴和使用一些传统的审计方法,因为传统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是管理效益审计的基础,凡是传统审计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在管理效益审计中也同样可以运用,如审阅法、核对法、抽查法、盘查法、观察法、分析性复核等。

(二)数据分析方法

1.指标分析方法。在管理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应该经常运用指标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各种财务指标如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或利用统计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及经营成果进行数量上的计算和分析,进行严密的数字推断之后,对组织的效益实现程度和业务经营成果予以评价。

2.数据比较方法。数据比较方法是管理效益审计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事后审计方法。它以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的实际成果作为基础,运用各种现实的数据和资料,通过与前期水平、平均水平、计划水平等层次的比较,以检查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计划执行情况、实现效益情况。

3.金额计算方法。金额计算方法是将组织在管理活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得与失予以数字化,用货币金额来表述的一种方法,俗称“算账”法。在管理效益审计中运用此方法,可使组织清晰认识到通过加强管理,得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明显效果。

(1)调查表法。调查表法是根据审计事项的相关要求,事先拟定需要了解的问题,设计出必要、科学、准确的调查表格,发给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予以征求意见的一种方法。无论审前调查,还是现场查证,这是管理效益审计搜集审计证据的一种重要且经常运用的方法。

(2)流程图法。流程图法是指用图形来描述组织某项业务处理过程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将业务活动和相关记录的产生过程、数据或信息传递、检查和保存结果及其相互关系,用图解的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的一种图解方法。

(3)系统图法。系统图法是将被审计单位的各级组织机构、管理机构、业务部门以图表形式表现出来,以反映被审计单位组织机构运行情况的一种方法。

5.其它审计方法。

(1)可行性分析法。可行性分析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运行中的各项经营决策,如劳动竞赛、利率定价、物资采购等进行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分析。

(2)计算评分法。评分法是将组织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部分,根据制定的各部分评分标准,分别评定分数并计算总分,据此对管理活动优劣程度作出审计评价。

(3)审计调查法。审计调查法是指根据管理效益审计内容和目的,针对某一特定问题向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询问、调查、确认,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出具评价结果的一种方法。

四、管理效益审计选题的切入点

管理效益审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何选准题、选对题、选好题,对审计结果意义重大。选对了题,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审计效益;反之,选不对题,审计成果会大打折扣。如浙江泰隆银行开展薪酬审计时,选择薪酬池(薪酬的部分来源)作为切入点,揭示了薪酬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促进了行政履职。又如对基建工程的管理效益审计应以招投标管理、分(转)包工程管理为主要切入点。管理效益审计的选题重点包括:

(一)以决策评价为重点

在促进决策科学性、可行性和效益性上强化管理效益审计。主要是围绕对决策的过程进行评价,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一是在决策前期当好顾问。管理效益审计应该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立足全局,把握“站位”,进入角色,积极研究和思考加快发展的措施,提出有见解、有质量的决策建议,为组织决策层生成和选择决策发挥顾问作用。二是在决策之中当好参谋。注意从多个层面和视角参与决策的分析、研究和论证,深入分析决策的可行性,为领导决策当高参、把好关。三是在决策实施中搞好评价。注重跟踪决策实施情况,及时检查效果,发现问题,反馈有关信息,搞好对决策水平和效果的评价,为校正、修定、完善决策发挥应有作用,使决策的实施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二)以机制完善为重点

在提高机制的运转效率上强化管理效益审计。一是在完善内控管理机制方面开展管理效益审计。目前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制度建设较为完善,但也存在着内控制度建设参差不齐的问题。有的银行没有建立内控制度,管理混乱,违规违纪现象严重;有的银行有内控制度却形同虚设,没有认真执行;有的银行对内控管理不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等等。因此,管理效益审计必须从健全完善内控机制入手,排除隐患、清除障碍、消除薄弱环节,使内控管理机制运行严密化、畅通化、有效化。二是在现代管理机制的尝试运用方面开展管理效益审计。注意不断地吸收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用现代的管理方法替换传统过时的管理方法,使组织管理水平能与世界先进的管理水平相适应。

(三)以组织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

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对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组织管理风险,实现组织价值增值的独立、客观的签证和咨询活动。这里的风险应该是我们通常说的广义的风险既包括正面的风险,即机会风险;也包括负面风险,即狭义风险。

[1]张晓霞.企业价值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

[2]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3]李斌,李小波.增值性内部审计与传统审计比较研究[J].审计文摘,2012,(5).

猜你喜欢

效益决策评价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