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俩的处世格言
2018-03-30文沈宁
文 沈 宁
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看着铁观音在杯子里舒展沉浮,清雅的香气缓缓弥散,袅袅升腾……如雨的诗意,如茶的浪漫。独坐,品茗,任思绪飞扬……
客人的红木板
1983年春天,家乡老街青石板路旁的百年老店“兴记桶铺”里,5岁的我抱着一块红木板不放,哭着对爸爸说:“呜呜呜……把这块木板给我吧,我要做个小黑板,给小朋友们上课。”
爸爸说:“其他木板都可以给你,但这块不行。”
“为什么?”我不解地问。
爸爸抱起我,把我放在他的腿上,耐心地解释道:“这块红木板是一位客人寄放在店里的,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被关进了监狱。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狱,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取这块红木板,但人家寄放在这儿的东西,我们是不能随便使用的,这叫‘诚立身’。”
接着,爸爸给我讲了商鞅“城门立信”的故事。我眨巴着眼睛,认真地听着……
孩子之间的小矛盾
2006年的夏天似乎来得特别早,一天傍晚,我和5岁的儿子在小区旁边的公园里散步。儿子看上去很不开心,他一边踢着路边的小石子,一边嘟囔着什么,我问:“宝宝,你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呀?”
儿子说:“今天,老师批评我,说我不应该用门把明明的手指夹疼。佳佳和我一起关的门,老师怎么不批评他呢?再说我又不是故意的!”
我笑着把儿子拥入怀里,“宝宝,妈妈知道你觉得很委屈,虽然你不是故意的,但你确实把明明的手指夹疼了,你做过的事情就要承认,这叫‘诚实’。佳佳有没有参与,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明明的手指还疼吗?这叫‘有担当’。你是男子汉,永远要记住‘诚立身’。”
接着,我给儿子讲起了明朝刘基写的《郁离子》……
虽然年幼的儿子无法完全理解《郁离子》里那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但后来他乖巧地和我一起去给明明送水果,还捧起明明受伤的手指,关心地说:“还疼吗?我帮你吹一吹……”
“诚立身”,这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三个字,35年前的我并没有完全理解,但当年爸爸的做法让我明白了做人的根本。后来,“诚立身”成了我的处世格言。
12年前,我把这三个字送给儿子,希望这也成为他的处世格言。
轻轻地啜一口茶,慢慢地咽下,铁观音初尝时微微苦涩,然后是淡淡的清香,如同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