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来去一场空
2018-03-29
我有个远房表哥,经常成为身边长辈们的笑谈,老爸也总是拿他来告诫我毕业后要踏实工作,不能半途而废。我这位大表哥毕业后2年的时间内换了5份工作,每一份都是干几个月就辞职,至于辞职原因,虽然平时我们交流不多,但从他的朋友圈内容来看,逃不出“愤世嫉俗”的魔咒! 闫安
尘心 孤独症康复师: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实,无论是富可敌国的商界大鱷,还是一贫如洗的街边乞丐,都会对生活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产生心理落差也是必然的,但唯一不同的就是每个人对差距的接受阈值。凡事必有两端,对现实和理想的把控亦是这样,若能欣然接受差距并努力缩短则健康,反之则成病态。因此,闫安,对于你表哥的频繁离职分析从下面两个角度出发。
首先,从行为功能的角度来看,频繁换工作的行为无疑具备逃避功能,可能为了弱化人际适应,抑或是自身能力不足。每次的辞职行为会让其短暂脱离不良环境,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满足,但这种获益会如毒品一样让人成瘾,成瘾的苦果就是不停地换工作、对人际焦虑逐步上升,直到无法忍受。
这种一次次看似成功的获益行为,实则是损失更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虽然有些追求功名利禄之意,却提到了每个人毕生追求的高级需要——自我实现。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我们不仅具有精神属性的自我,更有文化属性的自我。在团队、集体中的自我文化属性莫过于归属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与寂寞,都希望自己能够同时归属于几个群体,如家庭、社团、单位等。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归属感是一个人可能经历抑郁症的最好预测剂,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此外,卡尔·纽波特的自我决定论认为,推动人们持续坚持一份工作有三个因素——自主、胜任、归属,有归属感一般就会有责任感,反之,责任感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产生对某些东西的归属感。所以,对于频频辞职的人来说,连寻求归属感的机会都不留给自己,更何谈拥有!
其次,比文化属性的残疾更可怕的是精神属性的残疾。想必大家都看过《致命ID》《下水井》等比较血腥的悬疑电影,这些电影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止境的征服,以及征服之后的空虚。换工作亦是如此,每次找工作都是为了挑战自己,证明自己的实力,但真正实现时又多了些空虚。而导致出现该模式的原因很可能来源于童年的生活经历,以至于最终造成了人格分裂或混乱的人际关系。这类异常人格的特点就是敏感多疑、妄自尊大,又极易产生羞愧感和耻辱感。狂妄自大让自己一次次陷入征服之后的空虚,而羞愧感、耻辱感则让自己陷入无止境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