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不是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
2018-03-29
喻柏雅
说来惭愧,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网络上的流行语“原生家庭”是什么意思,毕竟这是一个在主要的心理学教材及文献中并不常见到的术语。等我花了一番工夫把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弄明白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平时说话用“我成长的家庭”挺好的,为什么要搬出一个小众的术语来表达呢?
我认为这源自公众对知识的误解,和建立在误解之上的对知识的崇拜。“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科医生Murray Bowen在1960年代提出的,大体上指的是一个人成年之前所处的家庭。有媒体把被收养的孩子的亲生父母家称为“原生家庭”,这可真是天大的误会。
我们平时无论说话还是写作,把自己的观点准确地传达给对方是最要紧的,这个观点不会因为你加进去了一个术语就显得更科学甚至更正确。不仅一般人没必要拿术语来装点门面,专业人士在面对公众时,更应该避免此类“掉书袋”的倾向,否则不就成现代孔乙己了么?
其实“原生家庭”一词在国内外心理学界,本来只是临床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少数专家在使用,在其原产地美国也并非大众词汇。而它在我国大众中的爆红,折射出的是国内心理咨询领域泥沙俱下的乱象。2017年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推出的一本“透视国民性”的巨著,更是为这个概念在大众中的泛滥推波助澜,他用“原生家庭”解释各种心理问题,不禁让我想起那些拿星座、血型或属相来解释一切的算命先生。
话说回来,这个术语在大众中的流行,并不全然是盲目跟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于“家庭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这一议题的关注。而当这种关注走向了“原生家庭决定论”式的极端时,身为心理学人士,我有义务来向大家澄清其中的谬误。
一句绝对不会错的真理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必然都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了影响。而我们之所以会在关于过往的回忆中,不断发掘出儿时的家庭环境对自己成长所施加的各种影响,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回忆”和“看到”基因是如何具体地影响了自己。拿我自己来说,性格方面正义感很强,但我却几乎回想不起从小父母向我展示和灌输正义感的具体事例,直到今年春节,父亲与我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我才第一次听闻,原来在年少时的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父亲做过好些正义感“爆棚”的事情。这暗示了遗传所具有的强大影响。
当然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拿个案来讲道理是不足为训的。心理学家是如何研究和鉴别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我们的影响的呢?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来自行为遗传学研究。比如,我们知道,双生子分为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前者两人的基因完全一样,后者则只有一半相同。通常双胞胎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那么,通过对异卵双生子的两人在某个特质上表现出的差异,与同卵双生子两人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就可以计算出先天遗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表现出该特质。
循着这样的研究思路,心理学家分别计算出先天遗传、共享环境(比如兄弟姐妹有相同的家庭和邻居)和非共享环境(比如兄弟姐妹有各自的朋友圈和职业)对我们所具有的各种特质的贡献。举例来说,综合不同研究结论,我们的性格,大约40%源于先天遗传因素、60%源于非共享环境的影响,而几乎不受到共享环境的影响。这后一点,也得到了著名的美国明尼苏达双生子研究项目的结果支持,研究者发现,那些被分开抚养的双生子双方在性格上的相关性,跟那些一起成长的双生子双方在性格上的相关性没有差异,也就是说,后者的共享环境对他们的性格没有额外贡献。
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我们的认识。2018年年初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利用多基因分数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父母未能遗传给子女的那些等位基因通过后天环境对子女所产生的影响,也即父母所携带的某些基因,虽然没有直接遗传给子女,却能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或多或少地间接影响子女的相应特质。它属于共享环境,却又实实在在源自基因,是基因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的产物。
总的说来,根据Robert Plomin主编的经典教科书《行为遗传学》,我们所具有的主要特质(比如智力、情绪、性格和健康),要么受先天影响最大,要么受非共享环境影响最大,而受共享环境影响常常很小。只有少数具体的特质(比如依恋)主要受共享环境的影响。更何况本文讨论的“原生家庭”,不过是共享环境的一部分而已。
最后,大家别在破除掉“原生家庭决定论”的迷思后,走向另一个极端,把自己面临的许多状况归结为先天遗传因素所致,“甩锅”无助于任何问题的解决。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也难以选择自己成长的家庭,但是不要忘了,还有非共享环境这样一个或宽或窄的空间,是我们可以去选择和加以改变的。正是凭着这样一种自觉,使得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系中山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心理学博士生)
正本清源
智力、情绪、性格和健康,要么受先天影响最大,要么受非共享环境影响最大,而受共享环境影响常常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