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2018-03-29高铭

关键词:功能障碍效果

高铭

【摘要】目的 剖析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行腰椎稳定性训练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3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进行分组:A、B两组各18例。A组采用腰椎稳定性训练法,B组采用磁热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ODI指数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1.94±1.26)分、ODI指数为(20.68±12.3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3.03±1.28)分、(32.86±13.29)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施以腰椎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改善其功能障碍,减轻疼痛感。

【关键词】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效果;腰椎稳定性训练;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01

腰椎肥大、肾虚、腰部骨折、骨刺以及椎间盘突出等均能引发腰痛[1]。而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则是腰痛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以下背、臀部以及腰骶部疼痛等为主症,若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的对症治疗,将会使其腰痛放射至腿部[2]。此次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腰椎稳定性训练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接诊且符合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诊断标准的患者36例,将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原理分成两组:A组(n=18)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为21~54岁,平均(36.2±4.1)岁;病程为0.5~14年,平均(6.0±1.2)年。B组(n=18)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为21-56岁,平均(36.9±4.5)岁;病程为0.5~15年,平均(6.2±1.4)年。患者就诊时均有下背、臀部和腰骶部疼痛不适感,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正常。治疗前,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比较两组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6例入组者都实行常规药物治疗,并予以健康教育。A组同时加用腰椎稳定性训练法,也就是利用悬吊运动工作站,对患者的腰椎深层肌肉功能进行科学的训练。主要训练臀大肌、腘绳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以及竖脊肌等。B组加用磁热疗法,具体为:仰卧位,于患者腰部下方按要求放置磁热疗垫,设置温度50℃,并控制治疗的时间为15 min,3次/w,总共需要治疗6 w。

1.3 评价标准

利用VAS评分法,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提示疼痛越劇烈。同时参考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标准,对两组功能障碍的改善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提示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治疗前的ODI指数和VAS评分与B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w后,A组的ODI指数为(20.68±12.31)分,明显比B组的(32.86±13.29)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A组的VAS评分也明显比B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医师可采取磁热疗法来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虽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利于患者功能障碍以及腰痛等症状的缓解。而腰椎稳定性训练则属于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治疗手段,能通过对患者进行腰椎深层肌肉功能训练的方式,起到减轻腰痛程度、促进功能障碍缓解、提高预后效果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相关研究表明,与常规磁热疗法比较,腰椎稳定性训练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中更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对此,我们可将腰椎稳定性训练作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此研究结果表明,A组连续治疗6w后的ODI指数以及VA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积极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施以腰椎稳定性训练,可有效减轻其疼痛感,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胡 鸢,秦 江,唐金树,等.腰椎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3):146-149.

[2] 潘志高.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4-5.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效果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