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析
2018-03-29孙秀红
孙秀红
【摘要】目的 评析联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7年4月内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依照门诊挂号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55例单药组和55例联药组。单药组患者基于常规对症处理,使用氨氯地平;而联药组则在单药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效果。结果 经12周的用药治疗后,统计所得联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5%(52/55),其明显高于单药组的76.36%(42/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控制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水平,利于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8..02
高血压是老年群体中一种常见型心血管疾病,且易并发糖尿病[1]。高血压与糖尿病同时合并发生极易引发各种心血管意外事件以及导致肝肾等器官障碍[2]。本文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对5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联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发现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55例单药组患者,具体评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7年4月内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其中男66例、女44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2.48±4.66)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84±1.62)年。所选的两组患者均严格符合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均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依照门诊挂号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55例单药组和55例联药组。两组上述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基于常规对症处理,如低脂低盐饮食、适当运动锻炼等,并酌情给予拜阿司匹林和一些促进血管扩张的药物。
单药组患者基于常规对症处理,使用口服氨氯地平5 mg,1次/d;而联药组则在单药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效果。
1.3 评价疗效的标准
可比性用药治疗12周后,患者的清早血压(SBP/DBP)水平恢复至正常,或DBP的有效下降幅度>10~20 mmHg以上则视为显效;若清早DBP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或有效下降幅度处于10~20 mmHg之间,或SBP的有效下降幅度>30 mmHg则视为有效;若清早血压水平未恢复或下患幅度始终未到上述标准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x±s”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的比较
经12周的用药治疗后,统计所得联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5%(52/55),其明显高于单药组的76.36%(42/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项指标的比较
开展药物治疗前,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清早空腹血压水平(SBP/DBP)、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可比性药物治疗12周后,再次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与治疗前进行观察对比,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及血糖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P<0.05),但组间对比显示联药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水准均高于单药组(P<0.05)。
3 讨 论
高血压与糖尿病两病合发会大大增加患者重要器官的损害风险,同时会持续加重对心、脑、肾等各大靶器官的损害,是引发死亡的主要危险原因。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积极给予联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的用药治疗方法,以长期有效的控制血压与血糖水平的稳定性,保护靶器官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进而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氨氯地平是一种有效抗高血压的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其能够通过血管及心肌平滑肌外的钙离子通道,有效缓解血管收缩,具有较强的降压功效,可适用各型高血压的临床治疗[3]。若临床单纯使用某一种治疗药物是很难帮助患者获得较满意的实践疗效,所以多数情况下临床较常给予联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控制患者的血壓及血糖水平,利于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 冰.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应用与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0(7):17-18.
[2] 杨 波.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1例报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s1):207-208.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