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2018-03-29朱山坡

关键词:痤疮疗效

朱山坡

【摘要】目的 本试验拟探究调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疗法对于治疗痤疮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我院确诊的痤疮患者103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51)和治疗组(53),对照组采用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组采用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皮损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性(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为98.08%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皮损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调督针法;刺络拔罐;痤疮;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02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是以粉刺、丘疹、脓疱以及囊性结节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颜面部以及胸背部[1]。由于痤疮易致皮肤损害及反复发作的特点影响人们美容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故痤疮的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的治疗越来越受人们的认可,尤其是毫针针刺、放血疗法、拔罐疗法等治疗痤疮效果显著[2]。燕赵高氏调督针法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临床经验,凝练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针法。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调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与单纯刺络拔罐对痤疮的疗效,以期为痤疮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3例痤疮患者均来自2016年3月~2017年09月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及皮肤科门诊。按照门诊就诊序列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1例,其中男 20 例,女31例;年龄16~33岁,平均年龄(24.37±4.86)岁;病程(0.67~9)年,平均病程(2.75±1.41)年。治疗组52例,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17~-35岁,平均年龄(25.76±5.14)岁;病程0.5~7年,平均病程(2.61±1.53)年。本研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即见于身体皮脂腺发达的面部或胸背部,以炎性丘疹、粉刺、脓疱、结节、囊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皮脂溢出且病程超过3个月。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1.3 分级标准

参照 Pilsbruy4 级改良分级法制定的Ⅰ~Ⅳ级。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4~35岁。③具备本次试验治疗指证。④未服过外源性激素或影响体内激素紊乱的药物。⑤知情同意者。

1.5 排除标准

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非内源性激素分泌紊乱导致的痤疮。③合并严重脏器功能紊乱以及精神障碍。④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根据痤疮患者病情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先用医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然后用梅花针进行点刺,针刺手法要稳、准、快,程度以局部皮肤可见出血点即可。针刺后立即将火罐拔在针刺部位,待火罐准确吸附后可根据出血量(一般出血3~5 mL为宜)确定取下拔罐时间。取下拔罐后要再次进行常规的酒精消毒,避免感染。取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即可。每周治疗2次,6周为1个疗程。

1.6.2 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联用调督针法进行治疗,即选取治疗穴位,进行常规酒精消毒,选用毫针对治疗部位进行针刺得气后即可出针不留针,然后针刺中脘、天枢、关元,再针刺百会、神庭、风府,最后按照从上到下顺序针刺太渊、神门、足三里、丰隆、太白、太冲,留针25 min,1日1次,连续5天,休息2天,6周为一个疗程。

1.7 治疗效果

治疗疗程结束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结合尼莫地平法,综合判断皮损预后情况。同时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治疗部位是否有水泡等不良反应的生成。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程度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皮损积分显著下降(P<0.05),同时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愈显率以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 论

痤疮为中医外科疾病,归属于中医“肺风粉刺”“面疮”等范畴。临床上多将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冲任不调以及痰瘀互结四证[3],本病发病与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过度角化、毛囊内微生物过度繁殖及炎症、免疫反应有关。

本研究刺络拔罐疗法以大椎穴为主,配以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膈俞进行治疗。在刺络拔罐基础上,加以调督针法,刺络放血联合拔罐疗法为泻法,对于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患者疗效欠佳,易致致患者阴阳失衡,而调督针法通过调督可以达到调整阴阳目的。调督针法是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流派继承人高玉瑃教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特色针法。调督针法的主要思想为:人身之经络,调则治,不调则病。针灸之功,所以调其不调,而使复其治也,督任两脉的生理功能是统督背部之阳、腹面之阴及诸阳经、阴经,为全身经脉之海,调节阴阳,为十二经之纲领及动力;且为肾气肾水之通路,主生肾气、交通心肾、充养髓海、益脑、主生殖功能等。此外调督针法还重视调理脾胃,故本研究配以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丰隆以培补元气,健运中焦;最后调督针法还强调进针及出针顺序[4]。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遵循“用针有序,调顺气机”的原则,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中调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皮损状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刺络拔罐疗法。

调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疗法在改善痤疮皮损及提高临床疗效,尤其是愈显率方面效果确切,本研究方法具有辨证施治,内外兼治,虚实兼顾,阴阳双调的特点,显示出了中医在治疗痤疮上的优势,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样本量小,缺乏大样本的循证证据,这也将是以后我们临床研究的重点。总之,调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疗法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凤鸣,戴 品,王 鹏等.刺络拔罐法联合疏肝消痤汤治疗痤疮80例[J].江西中医药,2017(5):54-56.

[2] 王秀刚.针灸治疗座疮疗效觀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7(5)41-42.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痤疮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穴位泻血治疗痤疮63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