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点叉尾鮰高产养殖技术

2018-03-29

农村百事通 2018年6期
关键词:鱼种饵料斑点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是美国淡水渔业的主养对象。该鱼肉质细嫩鲜美,在我国各地养殖表现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食性广,耐寒抗暑(耐受温度范围:1.0~39.3℃),抗病能力强,生长迅速,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现将其养殖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养殖方式

这里介绍池塘养殖方法:池塘养殖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主养时斑点叉尾鮰放养密度为每亩600~800尾,搭配放养鲢鱼、鳙鱼200~300尾;混养时每亩放养斑点叉尾鮰300~400尾。

2.鱼种规格

斑点叉尾鮰放养规格以鱼长15厘米为最好,鲢、鳙鱼等搭配鱼种以鱼重50克左右为宜。最适生长水温为13.8~35.7℃,pH值为6.0~8.9均可生长,适养盐度范围在0.1‰~8.0‰。放养规格10~15厘米的斑点叉尾鮰鱼种,饲养300天左右便可达到商品鱼规格0.75~1.20公斤。

3.饲养管理

⑴投饵料。主要投喂浮性饵料,沉水性硬颗粒饵料只占很小的比例。投饵量为鱼体重的0.75%~1.00%,投喂地点应是鱼群经常活动的地方或鱼群能够发现饵料的地方。成鱼阶段饵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需达30%左右,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除了用人工配合饵料投喂,还要添加一些动物性食料,如新鲜的蚌的内脏,水蚯蚓,蛆,水生、陆生昆虫等。⑵注意调节水质。一般要求池塘水质新鲜,有条件的地方在高温季节要经常灌注新水,以不断补充水中氧气。

四、鱼病防治

該鱼虽然抗病力较强,但在饲养密度大、水质过浓时,也会发病。其主要鱼病有:⑴病毒性疾病。该类疾病的主要症状是:病鱼皮肤及鳍基部出血,腹部膨胀,呆滞,头朝上垂直悬浮于水中,一般在水温30℃时易发病。防治方法:灌注新水,降低水温,注重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⑵细菌性疾病。该类疾病主要是出血性腐败症。症状:病鱼在水中呈呆滞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后肠及肛门常有出血症状,多发于春季或初夏。防治:使用浓度为1毫克/公斤的呋喃唑酮液或土霉素溶液全池泼洒。⑶真菌病。该类疾病主要是水霉病。症状:被染后的鱼,其身体的任何部位均会长出小丛或大丛的灰白色棉花状菌丝体,此病全年均可发生。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浓度为1毫克/公斤的高锰酸钾液全池泼洒,同时在捕捞、运输和放种过程尽量不要使鱼种受伤,做到预防为主,饲养过程中少喂霉烂变质饵料,多投新鲜饵料,保持水质清新,清除池塘里及池塘边的杂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江西省贵溪市鑫雄特种水产苗种场 徐里炳 邮编:335409)

猜你喜欢

鱼种饵料斑点
香饵
斑点豹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用饵之道贵在“善变”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第三讲 为鱼挑食,更考验耐心
冬放鱼种技术
Finding beauty in your scars Alexandra Heather Foss
秘制饵料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