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温情

2018-03-29朱平

椰城 2018年3期
关键词:祖父小时候母亲

朱平

手上拿着的稿纸满是密密麻麻的字,字迹有些潦草。

这是年近八旬的母亲亲手撰写的回忆。

“当一个人老了以后,总爱回忆过去的岁月。很多事情,总是反复出现在脑海中。回忆过去,常常会感到无限的快乐,那是一种幸福。”母亲以一种舒缓的笔调,逐字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回忆起最小的时候,那些童年、少年时代的学校,生活的自然环境、旧时的人文风景,那些故去的亲人,老师,那些同学及儿时的玩伴,总会感到一个人一生不论过得富裕还是贫穷,到了最后,能剩下的还是那些曾经有过的美好记忆。”

读着这厚达数十页的手稿,虽然字迹有些潦草,我仍然能想象得出年近八旬的母亲,这些日子以来每晚趴在灯下,戴着老花眼镜书写时的快乐,甚至能想象得出母亲写到自己童年和哥哥放学后采桑养蚕时,脸上一定浮现出的微笑,或许还翻出了那几张保存了数十年的已经故去20多年的我的大舅舅年轻时的照片,仔细端详。

“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滇中小城,城中只有一条从东到西的街道。街上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各种土特产及洋货店随处可见。民房多是土木结构的两层建筑,间或有几幢砖木的西洋建筑,那是一些洋派的富人的居所,都带有一个小花园。县城的中心有一座法国人的教堂,有一个法国来的神父,带着几个随从。这个神父懂医学,当地民众知道他懂医学,很多人会找他看病,他的西药都是自带的,给人看病,收费很低廉。”

在母亲的笔下,1939年的滇中小城峨山县的旧时风景就这样慢慢呈现。

母亲出生在昆明,母亲的祖父出身于峨山的书香世家,护国战争时投笔从戎,跟随蔡锷将军起兵讨袁,随后回防广州,一直做到军需处长的职务。不久遇上陈炯明叛变,驻防广州的滇军遭到血腥镇压,母亲的祖父死里逃生,回到昆明后退出军界,置办了一些产业。1939年,为躲避日本飞机空袭,带领全家老小回到故乡,购置了宅院田土,一家人得以在乱世中安顿下来。

“那是一座二层楼的宅院,出了院门,有一片小树林,穿过小树林就是古城的城墙。院里有口井,在这座县城里,只要有宅院的人家里,都会有这么一口水井,井口很小,水很清,不需用桶去打水,只需用个水瓢就能取到水。那口小水井里的水似乎永远舀不完,无论你舀了多少水,只需片刻功夫,水就会自然满了。”

“小城的东面有一条大河,河面很宽,河上有一座清末建成的大木桥,桥上有木结构的桥顶,走在桥上,无论下多大的雨都淋不着。”

母亲在这里度过快乐的童年,母亲的祖父也因德高望重,被当地民众推为“三老”之一,“参加一些民间纠纷的调解,是一种不取分文报酬的事业”。

对于母亲的祖父,我只是小时候见过他老人家的瓷像,戎装骑马的姿势,穿戴的军装样式和小时候看的电影《知音》里蔡将军的戎装类似,从字里行间里可以看出母亲非常怀念自己的祖父:“我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关爱中度过的,他教我习字,学作文,还时常给我讲故事,讲书讲诗词,我写字时,祖父时常在旁边磨墨,不时加以指导。”

母亲在这座安静的小城里念的小学,“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而快乐,放学后,三五成群的去学校后面的小溪里游泳,去树林里采野花,哥哥爬树采摘了很多桑叶,我和我哥在家里养了很多的蚕子,我们学会了如何让一只蚕蛾下蛋在一张白绵纸上,在阳光下仔细观察那些小黑点是如何出现生命的悸动,这些小小的蚕虫是要吃切得细细的桑叶才能成活的。我们兄妹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树林里摘桑叶,看着一条条细而黑的小虫慢慢长大变白……我们养的蚕子又肥又大,当肥大的蚕子身体出现透明的金黄色时,蚕子就要吐丝了……我们用秸杆扎成分叉的“山”,蚕宝宝会自己上“山”去的,我们能看到它吐出第一口丝后慢慢把自己关闭在洁白茧子里,越结越厚,当蚕子将要变成蛾子破茧而出时,赶紧在旁边备下白绵纸,它们会飞到白棉纸上产下蛋,然后,它们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哥哥,我的大舅,从来是个严肃得令幼时的我畏惧的人,实在难以想象那么古板严谨之人也会有如此丰富的童年。

我也想起小时候母亲常对我念叨说要教我养蚕,可惜城市里没有桑树,养蚕的计划始终没有实现。

母亲是个浪漫而感性的人,同时也是个极其单纯的人,她的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不会掩饰,不会遮掩,甚至有时显得不会“说话”,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有时侯,我很羡慕母亲,一个人能单纯一辈子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母亲的祖父在那个男人拥有三妻四妾非常寻常的年代里,一生没有纳过妾,母亲的祖母去世后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也没有续弦。在母亲的眼里,她的祖父是坚贞爱情的捍卫者,她的姑姑更是个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的人。

母亲的姑姑在随父驻防广州时,嫁给了一个广州籍的军官,怀孕五个月时,姑父想娶一房小妾,于是她在悲愤中投了珠江自尽,“她带着对父母的思念,对丈夫背叛爱情的失望,带着腹中的孩子,一怒之下跳了珠江。这是一个多么凄凉的爱情故事。祖父母痛失唯一的爱女,由于悲伤过度,祖母不久就去了,留下一生只爱她一人的丈夫去陪伴自己的爱女。”

我想,母亲写这段文字时,一定眼角挂着泪珠。母亲是个眼泪很浅的人,看书看戏,看到悲惨的情节都会流泪,至今仍然记得粉碎四人帮后,当时伤痕文学盛行,母亲历来喜欢读小说,那时家里订阅的《人民文学》和《十月》,就经常刊载那些苦情的文字,我经常看见母亲拿块手帕,边读边擦眼泪,有时侯一本杂志读完,眼睛都是红肿的。即便是到了现在,近八旬的高龄,还经常看见她边看电视剧边抹眼泪,我小时候不懂事,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哭,笑过母亲一次,还被恼羞成怒的母亲揍过一巴掌。

想起昨晚回家吃饭,母亲见我来了,赶紧拿出自己写的这份文稿递给我,待我略看几页后,小心翼翼地问我写得好不好,听我说了句很好后,母亲脸上露出那种如释重负的表情,晚饭时,母亲还很骄傲地告诉哥哥,说自己写的文字,连你妹妹都表扬了呢。其实岂止是表扬,我拿回来后仔细阅读,读着读着,心里涌出如何的感动,母亲却是不知道的。

也许人到老了的时候,都会活在回忆里。几年前,母亲就把我和哥哥小时候的很多黑白照片,按照年龄顺序分别整理成册,注明拍摄年龄。母亲可能会忘记自己的钱包钥匙搁哪了,但绝不会忘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在给我的那本影集里一张父亲给小时候的我喂饭时拍摄的照片旁边,母亲写上拍这张照片时,我的父亲是如何小心的喂给我饭,生怕喂急了噎着孩子,种种细节,在母亲的记忆里从未被淡忘。

想起自己很小的时候,母亲手把手教我写的第一个字“人”,第二个字“手”,原来竟是母亲自己读初小时的国文课,在那个把《三字经》视为大毒草的年代里,家里不敢有这些毒草书,母亲只能凭借记忆悄悄教我背人之初,背唐诗,教我唱《秋水伊人》。现在想来,母亲一直给我灌输的都是她自己曾经学过的,是美,是善的东西。

时间很无情,母亲现在已是满头白发,牙齿也掉了一半,耳朵严重失聪,和她说话得凑近了大声说,母亲老了,真的太老了,坐着都会打磕睡,母亲的身子也越来越輕,脾气有时越来越像小孩,母亲现在最大的满足就是亲手做几样菜,和自己的儿女们吃顿饭,最大的欢喜就是能和儿女们聊聊天,说说话。

那晚,我临走时告诉母亲,我希望她再接着写下去,母亲的回忆只写到了49年,我告诉母亲,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平民也有回忆的权力。

如同现在,我读着这些质朴的文字,感受着一位八旬老人穿越半个多世纪的美好情怀,所有的温馨与感动,盈塞其间,久久不能忘怀!

猜你喜欢

祖父小时候母亲
祖父瓷
回到小时候
果然什么东西都是小时候最可爱啊
那些回不去的小时候
小时候听的
给母亲的信
鸡犬不宁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