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摊报亭今何在
2018-03-29艾立
现代家庭 2018年3期
艾立
大约是在二十来年前,上海的街头“忽如一夜春风来”,书报亭像雨后春笋般遍地涌现,据说是有两千多个,销售各种报刊,大有收编各个书报摊之勢。统一格局的小铁屋,成了上海滩亮丽的景色。隐约记得当时的书报亭还有便民服务的项目,如代售邮票、销售电话磁卡和地图,设立110报警点等。
可是,如今书报亭已经悄然隐退,有的卖起了早点;有的改卖饮料为主,兼营香烟;有的卖玩具、水果等等。
原因何在?无非是电子产品和网络的冲击。
其实,现在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很多老人不会使用电子产品,,他们还是习惯看纸质的书报,哪怕需要借助老花镜或放大镜。老年人的习惯往往是难以改变的,就像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听说老年报和电视节目报的发行量还是可以的,因为老年人爱看,他们习惯通过电视节目报找到自己喜欢看的节目。既然老年人有这种需求,而且绝不会仅仅是这点需求,他们的需求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养生、理财、餐饮旅游、法律咨询、交友乃至征婚等等,都可以出版专门的特色报刊,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因此,可以将书报亭改为老人服务点,既有老人需要的书报刊,还可以兼营老人的常用物品。现在老年人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还有儿童书报刊,也是一大块,儿童不宜多使用电子产品,家长们都知道。眼下的便利店虽然分布较广,但品种不齐全,如果做专做全,那可以与便利店形成互补,儿童的用品可以跟老人的用品放在一起销售,老少两头抓,不怕没销路啊。这恐怕才是真正的“老少咸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