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两派学者就“中国渗透论”针锋相对
2018-03-29李锋
本报驻澳大利亚特派记者 李锋
有关“中国影响力渗透”的争论在澳大利亚仍在持续。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8日报道,澳大利亚中国问题学者在这一问题上已分裂为两大针锋相对的阵营。一些人要求停止这一可能引发种族主义矛盾的讨论,另一些人则继续煽风点火,推动政府出台所谓“抵制外国影响力”法案。
3月19日,30位澳大利亚知名学者发表致澳大利亚议会的公开信,呼吁各界停止所谓“中国影响力渗透”的争论,并要求特恩布尔政府推迟通过“抵制外国影响力”法案。这30位学者包括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芬、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白杰明和澳前外交官梅卓琳等重量级人物。公开信批评澳大利亚政府为所谓“澳存在广泛的中国政府间谍网络”这一种族化观点煽风点火,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正是基于对中国问题的专业知识,使得我们对有关中国的主要指控深表怀疑。”公开信发出后,30多位澳大利亚学者又补充签名。
28日,澳大利亚另一批中国问题学者也发表致议会的公开信,表明截然相反的立场。这封由35人签名的信老调重弹,宣称“中共对澳大利亚进行令人难以接受的干预”,这些行为“可能危害澳主权”。路透社称,信中并没有提供证明其观点的具体案例。这两封公开信的签名者不少来自同一所大学。
英国《金融时报》28日认为,澳大利亚的中国问题学者之间的分歧凸显了西方国家在寻求应对“中共对政治、社会、尤其是中国侨民的影响”时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在澳大利亚,估计有120万华人,他们在19世纪的淘金时期都曾遭受过种族迫害之苦,至今记忆犹新。澳大利亚国家多元文化电视台在报道中指出,两封公开信的出现是对中共在澳大利亚影响力问题的辩论日益走向两极化的一个标志。
2017年6月,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与费尔法克斯媒体集团共同制作了一期专题节目,将一些澳大利亚侨领和华人企业家正常的社会活动描述为“替中国共产党在澳扩展影响力”,掀起“中国影响力渗透”炒作潮。随后,澳媒又把矛头指向中国留学生和华裔民众,将他们暗指为中国政府安插在澳大利亚的间谍。澳大利亚安全情报机构(ASIO)也煽风点火,声称外国政府在澳的间谍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大多数间谍活动来自中国。澳政府顺势宣布新的反外国干涉法案。目前,该法案尚处于征集意见阶段,还未经议会批准。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法案公布后,此前在反华鼓噪中一马当先的澳媒体首先傻眼了,成为反对这项新立法一些条款的最大群体之一。该法案规定,持有机密材料构成犯罪。澳媒认为,这些条款可将新闻揭露和举报定为告密罪,最高可能会被判处20年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