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媒体在文脉传承中的文化担当

2018-03-29薛以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脉文化

张 瑾,薛以伟

(1.徐州报业传媒集团;2.徐州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推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和可移动文物普查等文化工程,旨在对承载中华文脉的文化遗产进行登记、传承和保护。怎样顺利推动和实施如此浩繁的文化工程,是摆在政府文化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社会组织面前的巨大挑战,也是具有聚合信息、沟通民意、建言献策和传播文化作用的媒体责无旁贷的文化担当。

一、 坚定文化自信,做好文脉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如何才能确立文化自信,是一项迫在眉睫而又任重道远的神圣使命。整理研究文献典籍,传承中华文脉,让人们从中系统感知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深邃璀璨的文化和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一)全球化时代,文化自信关乎国家命运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判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美国是世界上头号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在其国内居第二位,影响着全世界。1996年日本政府公布实施《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使得日本一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的形象,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和文化大国。1998年,韩国遭遇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确立了韩国新兴的文化产业国地位。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力,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各种文化互相渗透影响。“由于国家关系的不平等,文化霸权主义与全球化同在,文化领域的冷战思维犹存。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利益,始终是全球化进程中特别需要应对的挑战之一。”[2]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是我国文化自信、立足世界文化大国的底气之源。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3]160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4]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将其确立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汪建新认为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度”,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是坚持中国道路的“稳定力”。[5]文化自信来源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脉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使命。

(二)传承文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文化影响亟待拓展,发掘呵护文化遗产、传承光大中华文脉是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6]

本文所说的“文脉”是“一种文化的脉络”,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余秋雨认为,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7]4文字是连通历史走向未来的使者,从甲骨文、金文的简单记事到刻竹为简、连简成册,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与改进使刻书业日益兴盛,中华文明能够传承延续,文献典籍功莫大焉。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8]中国历史上留下的经史子集,是古代各个思想文化学派的智慧结晶,由于年代日久、西学东渐及历次的“文化浩劫”,使之疏于保护,濒临失传。为此,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至2016年已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有12274部古籍入选。在省级层面,《湖湘文库》《山东文献集成》《浙江文丛》《广州大典》业已出版。2016年2月启动的全国最大的地方典籍工程“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编辑出版3000本江苏典籍。周斌在谈到“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时说:“中国历史上‘盛世修典’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为文化典籍梳理与编修,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梳理、选择与继承。”[9]

在全球化时代,自觉、完整、体系性地保留文献典籍,是传承中华文脉的要务。系统普查文献典籍,对那些具有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的文献典籍进行整理出版,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文化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3]164汲取中华文脉精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传承中华文脉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 媒体在文脉传承中的时代使命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常被视为传统媒体,新媒体则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各种媒体虽然介质不一、传播技术不同,但对文化的关注、参与时事的热情、与受众的互动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中,各国媒体从不同的文化立场出发,争夺文化空间的话语权,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知名新闻传播学学者喻国明在谈到国家软实力时,将传媒与文化、制度并称为软实力,高度肯定传媒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文脉传承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媒体更应当坚守本民族的文化立场,担负起文脉传承的时代使命。

(一)关注文脉传承,造势引导,彰显媒体力量

公共媒体肩负着向社会传递权威信息、解读政策的责任。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曾寄望麾下报纸《世界报》“既是一间每日课堂,又是一个每日论坛;既教育大众,又提供平台供公众讨论”。[10]87公共媒体是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权威性强,受众广,承担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职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反映人民心声,在资政方面大有可为。在信息传播多样化的当下,传统媒体或单位组织亦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增加了信息传播渠道。

无论是何种媒体,其本质是引导舆论,在信息时代日益显示出巨大的拓展和渗透力量,在文脉传承的伟大工程中,必然发挥着先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政府主导的诸项文脉工程的开展,大量的普查和研究工作不但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组织田野调查,还需要媒体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配合文化工程顺利实施。媒体作为汇集各方信息的公众平台,其带来的舆论力量和作用巨大,在推动文化部门重视、吁请文化学者参与、营造文脉传承氛围、引导广大民众支持等方面优势明显,媒体的主动参与也会把“文脉传承”做大做强,做得风生水起,而富有成效。

(二)参与文脉传承,不负使命,体现媒体担当

传播是一种资源,一种力量,媒体之于现代社会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媒体工作者是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护者,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使命。文脉传承为媒体指出了更高的文化追求,媒体应当在追踪文脉信息、开展文化调查、服务广大群众中体现出媒体的态度和视野。近代中文报纸自晚清诞生起,便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进步知识分子深受西方思想影响,急需借报纸进行思想变革,报纸因此成为“滋养民族文化的一条血脉”。[11]121世纪,《南方都市报》的《广州地理》、《新京报》的《北京地理》率先以每周整版篇幅钩沉本土文化,致力历史追踪、展示人文风貌,开国内纸媒先河。广播在改革开放之前曾与报纸平分秋色,自汽车走进百姓生活后又在交通广播平台迎来“第二春”,承续着文化传播功能。电视媒体在记录现实和传承文化方面精彩纷呈,如央视“百家讲坛”“中国记忆”“记住乡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湖北卫视“长江文化潮”,声画合一的优势和实景记录的特点,比报刊文图和广播音频更有带入感和融入性。新媒体领域,集文字、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表现形式为一体,兼具即时互动功能,是文脉传承的又一生力军。

媒体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与保存者,肩负着文脉传承的时代使命。利用媒体平台、挖掘展示传统文化、探寻传承中华文脉、将人文风气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是媒体人的崇高追求和文化情怀。

三、 媒体介入文脉传承,实现文化担当的路径

传统媒体拥有实力雄厚的采编和制作团队,原创力量强,在内容生产上优于新媒体;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新生力量,在表述风格、内容包装上不拘一格,让人耳目一新。二者的区别在此不细论,本文只关注媒体对文脉传承的共性操作。

(一)以新理念,梳理“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文化脉络

媒体的第一要务是新闻报道,著名记者范长江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但所有当下新闻的发生都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或历史背景。一个优秀的报道要有探究历史脉络的眼界,尤其是历史文化题材,就需要媒体人用发现的眼光、广博的知识、探索的精神来驾驭和梳理。

一个时下热点话题的追踪,一部新发现古籍背后的故事,一处新出土古碑的释读,这些习以为常的普通新闻事件可能隐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人文精神。媒体不仅要关注这些新闻事件本身,更要从新闻切入历史和文化,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深挖背景,重释过往,厘清蕴涵于其中的历史文化脉络,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求知需求。这种兼顾新闻和历史文化厚度的媒体报道常使受众耳目一新,也是受众获取知识、认知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便捷渠道。同时,媒体在历史文化题材的报道中,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文脉。

东汉王充《论衡》云:“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每日推出与时事有关的人文史话,以真相、趣味、良知为宗旨,“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史料翔实,知识丰富,阅读量过万。

文献中凝聚着历史文化积淀的成果,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域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文献的原始性为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线索和信息凭证,往往是解开当下问题的一把钥匙。北京电视台《档案》、凤凰网江苏频道《国家记忆 百姓春秋——我们身边的档案》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叙述过去,为现实寻找历史依据及当下的意义。

(二)搭建平台,集众人之智助力文脉传承

媒体的新闻策划是一种公共文化形式,“新闻作为文化的传播,使远至宇宙空间、近至身边琐事的一切文化现象都纳入其视野中,从而超越了文化的区域、门类限制而进入更广阔的人群中。”[12]22文化涉及领域广,而个人的知识和眼界是有限的,仅靠媒体人自身的力量和水平,难以持久驾驭。面对浩繁的文化脉络,如何理出头绪、策划选题、以达文脉传承之效是横亘在媒体人面前的难题。利用好公众平台,调动社会资源,广开言路,集众人之智,可以为媒体自身增值,为文脉传承助力。

大凡专长于文化报道的栏目、节目或公众号,其背后一定有一个专家云集、分工精细、充满活力的智囊团和朋友圈,这其中有政府文化官员,高校人文学者,方志、民俗、考古、收藏界专家,图书馆古典文献研究者,文博部门、文物、“非遗”保护部门的工作者,各种社会文化团体的组织者,常年躬耕于乡镇文化站的基层人员,对乡土文化由衷热爱的文史爱好者等等。他们既是媒体文化报道的参与者和内容生产者,也是寻访挖掘史料的调查者,更是通过媒体传承文脉的中坚力量。

(三)聚焦民生文化,为文脉传承搜补民间记忆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针对20世纪欧洲的文化危机、人性危机,洞察到日常生活世界作为文化最基本形式的意义,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台湾学者南怀瑾曾答记者:“文化是个什么东西?文化是个空洞的名词,衣食住行,坐卧起念而已。”二位先贤皆对民生中反映的文化共性有着敏锐的认识。

民生记忆是构成历史脉络的重要元素,百姓生活中细琐而生动的场景——带有时光记忆的老物件、富有传统的地方饮食、普通人的时代悲欢,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民生记忆涉及面广、形态多样,需要从中筛选、提炼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历史片断,这是一项工程量大,投入时间长的工作。媒体受众范围广、读者参与度高,在关注民生文化方面有着自身的便利。媒体不仅可以借助报道传播民生文化唤起大众共鸣,而且通过对受众的先期“海采”和报道后获得的反馈,可以为文化部门普查登记提供新线索、增添新资料。如《新民晚报》“上海人家”、《潇湘晨报》“湖湘地理”、《华西都市报》“街坊”、《金陵晚报》“老南京”等文化专版,山东卫视《谁不说俺家乡好》栏目、由优酷自制的《了不起的匠人》微纪录片,皆以小切口聚焦时代变革中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民间行业状态发展,将原本零散的民间集体记忆串联起来,补充文脉记载之阙失,彰显媒体人文关怀。

(四)积累资料,留存档案,传承文脉

新闻是历史的手稿,今天的新闻即明天的档案。媒体在参与公众文化话题,尤其是政府普查性文化工程、历史文化深度专题时,在调查采访、跟踪报道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和画面,不同媒介都会留下说明性文字底稿,此即文字档案。此外,报纸本身即纸质档案、广播形成音频档案,电视网络形成视频、数字档案。将之分类编目、建档,以实物和数字文件存储起来,是后世研究历史发展脉络的一份难能可贵的档案资料。

以《彭城晚报》文化周刊《徐州地理》为例,该版在创办12年里虽几经易名,但关注地域文化的宗旨未变,至今已报道近千篇文化专题。其中有徐州百家姓专题63篇、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解读109篇、徐州老行当栏目103期以及历年重大时节的特刊,如2016年8月26日配合“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而推出的《寻找故纸中的徐州文脉》专题,用9个版面,展示徐州现存古籍调查情况,资料丰富,具有档案史料价值。每期纸质版面和电子文档保存整理有序,多次为史志档案部门策展出书提供参考。电视媒体以形象见长,对传播知识、弘扬文化有更直观、生动的表达,影像档案更为珍贵,集纳整理,为社会共享,将会给公众呈现一个永不褪色的记忆,给后世留存一份鲜活的档案。妥善保存、科学利用媒体在报道中形成的各种介质的档案,当引起媒体和档案部门的共同重视,以发挥其记录历史、留存档案、传承文脉的作用。

(五)新媒体表达,文脉传承吹新风

传承中华文脉,青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人生观的发展在青年尤其是大学生阶段达到高峰,并逐步走向稳定和成熟。青年学子受大众传媒影响巨大,易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追求个性。

据大数据服务商Quest Mobile发布的《2016年春APP实力榜》显示,截至2016年3月,国内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用户数突破9.27亿,在线视频、浏览器等行业总用户数量均超过5亿,有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13]这其中虽然没有数据说明不同年龄层用户使用情况,但新媒体可视化的轻松表达契合青年人快餐式阅读的需求。在历史文化传播中,由年轻人主导的新媒体创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冗长生涩,借助图片、列表、示意图、动漫等形式,为文脉传承形式吹来一股新风。如微信公众号“混子曰”,以大胆时尚的文字和连环画普及科学、解读历史,纵横捭阖,出入古今,每篇文章阅读量都在10万以上,其推出的《南北朝里多败家》,从宏大的历史中提炼出故事精华,用连环漫画配以简短俏皮的网络语言,以娱乐化的形式将南北朝混乱的历史解说得清晰明了,让读者轻松地学到知识。这种形式是许多同类公众号的共识,也为传统媒体以文“化”人、吸引和影响青年受众提供了新思路。

新媒体是文化传播不可忽视的阵地,诸媒体皆以融合、跨界来应对这一场传媒科技与传播理念上的革命,传统媒体、政府部门、企业、社团、个人多已借助数字技术和网络开发了自己的新媒体,利用微博、微信抢占信息发布平台。微时代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带给受众选择的纠结和诱惑,同时也有惊喜和便利。在这样一个人人可以发声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孰优孰劣或许不是一个问题,以优质的内容吸引受众、形成健康积极的文化力量才是硬道理。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华文化之丰富、之复杂也造成了人们的不珍惜和麻木。中国近代历史动荡,中西文化激烈碰撞,文化浩劫、城建拆迁、古村消失,传统文化濒于断裂。《慎子·知忠》云:“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文脉传承任重道远,许多基础工作刚刚拉开帷幕。文化遗产保护固然离不开专业人士的苦心经营,但在文脉传承中,媒体的力量不可小觑。充分发挥媒体特殊的文化效能,可以助力政府文化政策实施,唤醒全民文脉传承意识,引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收揽过去,着眼当下,指向未来。宋代张载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此亦是立于时代潮头的当代媒体人不可推卸的文化担当。

猜你喜欢

文脉文化
文化与人
王亦如:只为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