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钢筋混凝土水池的优化设计
2018-03-29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51)
1 水池分类
工业生产中的水池,从使用功能上,一般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于水处理池,常见的有污水池、沉淀池、滤池和曝气池等,第二类是贮水池,常见的有备用水池和消防水池等。第三类是生产用循环水池,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设备冷却,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行。
按照水池建造在地面上下位置的不同,水池又可分为地下式、半地下式及地上式。
按照水池底板的非柱下部分是否承受池顶荷载,可分整体式水池和分离式水池。当水池底板位于抗浮水位以下或地基条件较差时,水池的底板设计为板柱结构,称为整体式水池。当底板位于抗浮水位以上,且地基条件较好时,底板和支柱基础则采用分离式,这种做法与地下室设计中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做法类似,称为分离式水池,此时非柱下池底板在考虑一定的构造要求基础上,满足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即可。
2 水池的综合成本
在满足工艺正常使用功能要求,水池根据使用功能不同,综合成本各有侧重点。第一类水池在正常生产中持续使用的,水是单向流动,应综合考虑日常使用成本和建造成本。第二类水池在正常生产中不使用,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应重点考虑一次性建造成本。第三类水池在正常生产中也是持续使用的,水是双向流动,应综合考虑日常使用成本和建造成本。可见,在日常使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水池的建造成本是降低水池综合成本的唯一途径。
3 水池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3.1 水池布置原则
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水池,由于水是单向流动,应尽量场地地势条件,依靠重力势能,来实现水的流动,以节约电能。第三类水池由于水是循环使用,应尽量靠近用水设备,减少流动距离,从而节省电能。
3.2 合理利用覆土
为了尽量减小外界气温变化对水池产生的温度应力,水池应优先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对于有全封闭的水池,顶板上可采用覆土在内的保温措施。
在满足工艺使用要求的条件下,池底标高应尽可能高于抗浮水位;高于抗浮水位,可避免降水,便于池底板施工。当工艺要求必须建造在抗浮水位以下时,池壁等自重无法满足抗浮要求时,在在池顶增加覆土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抗浮措施。
此外,在池顶覆土绿化,可用于增加厂区绿地面积,社会效益明显。
4 水池的抗浮设计
分离式水池是池底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如果是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在空池工况下,地下水压力对池底板产生向上浮力作用,这与分离式水池非柱下底板设计假定不符;同时非柱下底板承受弯矩,会造成底板开裂,影响水池正常使用。如分离式水池底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基条件较好,一定要采取可靠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否则不能做成分离式水池。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第5.4.3条和《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抗浮稳定安全系数取1.05。
当水池的底面标高在抗浮水位以下时,应对水池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一般包括整体抗浮验算和局部抗浮验算。整体抗浮验算:(池顶覆土总重标准值+水池自重标准值)/水池总浮力标准值≥1.05。该计算不考虑池壁与岩土之间的摩擦力,把这种摩擦力作为抗浮安全储备。
封闭式水池的抗浮稳定性不够时,可以用增加覆土厚度的办法来解决。开敞式水池的抗浮稳定性不够时,则可采取增加水池自重;将底板悬伸出池壁以外,在悬伸部分上回填土或砌筑毛石,如还不能满足抗浮要求,可根据地质情况,在水池底板下设置抗拔桩,或采用锚杆办法来提高抗浮能力。
5 水池的温度应力
现代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对水池容量要求也越来越大,为满足工艺使用要求和避免漏水,应避免设置伸缩缝,减少后浇带设置的数量,通过采取覆土或保温材料在内的保温措施,来减少温度应力影响;同时可采取增设相应温度应力配筋来抵抗温度应力影响;如温度应力配筋较大,经济性不佳,可采用预应力水池。
6 总结
水池建造和日常使用,首先要考虑综合成本,在日常使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合理选定水池标高,根据需要池顶板覆土可降低水池的建造成本。水池应尽量避免设缝,采用后浇带,或增设相应温度应力配筋,或采用预应力方案解决。
[1]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