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探析

2018-03-29刘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美术核心

刘嘉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1 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理解

从2015年开始,美术课程进入了——“核心素养”时期。美术由过去的“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学科与关注人”并重,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地提升。“核心素养”的概念由此正式被提出,并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何为“核心素养”呢?于通常的“素养”概念,它又有所不同。 “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素质修养,家园情怀内涵,社会关爱互助,更注重于合作参与,自身发展,创新实践;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与具体化,它不是单纯的某一个指标,也不能说是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发挥的合力。鉴于此,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在于“整体”的思考,不能只是简单的看见“局部”。

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他指出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说法来形容就是“技进于道”——过去的“技”(学科本体的知识与技能)是一个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每一门类美术内容都自成体系。但是其和外围却是分裂的;现在的“道”是指将各种知识技能融合在一起,用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洞察问题、解决问题。 再延伸点来讲,我们通常讲“智慧”二字,其中人并不是有了知识技能就有了智慧。 可以认为是把所学的知识理解并运用,去综合性地发现一些问题,同时通过艺术的手段去解决它们。对于尹教授这一教学理念,让我们对“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认识从茫然变成了清晰。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

2.1 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是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重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会创新。

从美术理论知识体系的构造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活动要联系到生活中,探究方式要科学合理,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生活化的基本原则。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美术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基于生活化教学来进行教育理念知识的构造,艺术虽来源于生活但它却高于生活,通过生活中方方面面来实现对美术问题的探究。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加深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转变被动思想,积极主动参加到学习生活中去。

2.2 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美术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当前教育形式的分析对于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至关重要。 美术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培养,对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用美术思想装扮生活、创造我们生活中的美有着重要意义。

2.2.1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求知欲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活化教学中,这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巨大帮助。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实用性的探索,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美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2.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美术教学源于生活,表现于生活,升华于生活,并最终运用于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入手,让生活环境变得更有吸引力。 例如,笔者在上四年级《变形的魅力》一课。教材中编排苏州千灯镇水中倒影、玻璃幕墙里的映像等建筑变形图片等观察途径,使学生感受到物象变形给生活现象中添加了很多趣味,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事物变形及从美术现象中探寻组织变化的趣味性与创造性,发现事物变形的规律,由此引入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形表现手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善于利用生活现象开拓创新思维的学习习惯。

2.2.3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在生活化教学中,建立在生活中的图像对话基础上的交流,带给学生新的视觉思维和感受。在成就感的获得过程中,感悟欣赏图像背后最本质的意义,让学生在个体的理解和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提升和内化,达到意义的关联和生成[1]。

例如,笔者在上五年级《走进齐白石的国画世界》一课,让学生从齐白石作品的色彩表达中来体验齐白石先生对生活的情感,从“色彩的发现—色彩的提炼—色彩的意义—生活意义的获得”这样的链式推进中,更深入地感知齐白石艺术表现的特点,也感悟先生的艺术人生境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教师应运用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实施。

2.3 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2.3.1 挖掘素材,寻找生活之美

美就是生活,美就在我们身边。 要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们去认识、了解并寻找生活中的美。

第一,学生们对生活的认识大部分通过形象直观的认知,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这是创造美的前提。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对生活中最熟悉物品的选择、触摸,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自我情感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需要设计艺术,生活离不开设计艺术的内涵,从而体验美术的快乐,激发创造美的主动性。

第二,重视生活中各种材料的收集,达到物尽所值,变废为宝的效果。 在美术教材中,学生们翻阅课本不难发现在课题的选择上很多都有生活中素材息息相关,如石头、废旧的瓶子、纽扣、瓶盖、报纸、彩色塑料管,卫生纸的圈筒,各种形状的图钉、果冻盒、塑料袋、纸盒、蛋壳……鼓励学生分类收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定期展示,对表现积极的学生,及时地鼓励表扬,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因学生找不到课堂上急需的材料而耽误教学进程,又可以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留心生活,搜集材料,来创造美好习惯与意识。

2.3.2 创设情境,体验生活之美

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是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那什么是生活化情境教学呢?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美术活动设计上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环境和条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有感同身受,使自己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情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生活情境;第二,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第三,营造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氛围;第四,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发情境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很多方法,常用的有做游戏、情景表演、讲故事等。 让学生体验到“学中玩、玩中学”的乐趣。 从而体验生活之美。

2.3.3 运用美术,创造生活之美

创意实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美术应于生活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实践兴趣与创造热情,教师必须要善于引导,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运用美术的生活环境[2]。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探索与开发,利用好生活中的资源,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亦美术,到生活中也能学到美术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不断增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化美术核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