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18-03-29张浩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机电类实践性实训

张浩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20)

要想促进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就必须对影响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对策,只有如此才能得以推进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

1 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现状

有研究者讲道,在某次对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调查报告中显示:持很重要态度的学生占比为百分之八十五点四,持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在培养知识和技能这两方面有明显提升作用的学生占比为31.4%,还有21.6%的学生给予一个好评价对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所开展的工作。

这很直观地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深刻地意识到了实践教学在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内心中期望的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和现实中的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一差距存在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是否认可机电类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1]。

侧重于技术性的企业,如制造类企业是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学生以后所要进入的行业。因而实践与创新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机电类专业教育教学的侧重点。只从上述提到的调查报告的问卷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目前我们国家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造成现有的机电类专业教学模式早已落后于社会实际发展的要求,因而也难以满足相应的需求。

2 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现存问题探析

2.1 内容安排欠缺科学性

讲解与分析理论知识是当前我们国家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内容比较侧重的,我们要承认储备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以及必要。但是,仅就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个人来讲,一些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内容,未免太过复杂与深奥。在错误的过高估计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这两方面能力的同时,致使机电类专业实践教育中出现了偏差,并且极为严重。

笔者持有的态度是应该在实践操作中逐渐转化理论知识,而不是侧重于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仅用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2.2 内容编排太过陈旧

当前这一阶段,我们国家的高职类院校都属于民办性质,使很多高职类院校为了达成竞争力提升的目的,实行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的严格保密制度,不但没有可行的方法统一高职类院校教学中所应用的教材,而且难以做到及时更新与监管知识、技能、方法上的新应用。故步自封依然成为教学内容的标志性特点,加之有关的评估手段与检测手段存在不足的问题,致使高职机电专业类教学效率与质量呈现双双下降的趋势。如此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不但严重阻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且哪怕仅就实践教学这一单一能力而言,也存在难以提升的问题[2]。

3 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举措探析

3.1 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经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达成确定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的目的。可以看出,对于生产建设与管理服务这两方面的兼具技术性和应用性的一线机械业人才是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多年研究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的大前提下,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工作人才也参与其中,核心为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CBE理论为主要借鉴的理论,引入并应用DACUM这一方法进行高职机电类各专业职业能力结构的确定工作。从宽基础、活模块这一机构模式出发,使教学体系得以从高职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分制予以确定。高职机电类各专业共有的需要就是宽基础,因而进行包含公共基础课与机电专业群基础课这两大相同基础课的设置。专业方向课与选修课是活模块的两大部分,具有延伸机电类专业基础与选择专业方向的作用,进而使特定的职业能力或者专业能力得以最终形成[3]。

教学新计划与体系的构建,具体有下述三个特点。

第一,切入点为分析职业群(岗位)能力,将一般能力模块、职业能力模块、后续发展能力模块以及创造能力模块这四大能力模块聚集起来,进而使主线为能力的培养方案得以成功构建。

第二,岗位适应能力的知识要求与技能训练并重的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以职业能力模块作为主要依据,使并重职业岗位资格证书与专项技能证书的教学计划得以实施。不少于两门的职业岗位资格考证是各机电类专业都设置的一项教学计划,还设置了专项技能训练教学计划,如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等[4]。

第三,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与切入点为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在各机电专业类教育中渗透和结合文化素质。比如,开展一些美学课程等。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

要想达成教学目标与提升教学质量,有效途径为引入并应用现代先进的教育,及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与此同时也标志着教学体系更加现代化。当前,应经在金工、数控以及专业外语等课堂教学中全面地引入了电视录像片、CAI以及光盘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使课堂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广受师生好评。从专业外语课程来看,教学手段更具现代化特点,教师经使用自主研发备课软件、授课软件以及CAI课件后,使以往单一靠着黑板粉笔、教师与学生复读以及手工进行成绩考核的情况得到了彻底性的改变,使不论是教师的批改作业,还是学生的日常联系、朗读发音以及考试全都实现了计算机化,分别经题库与计算机进行选题和阅卷,完成准确、快速。为了便于公开查验,特在全国高新技术考试中心上传了考试结果[5]。

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与效果。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实践性教学所采取和应用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前者负责实验实训的动手自拟和自设,后者则负有辅导职责。将学生负责观察记录、教学人员包办代替这一种教学方式彻底废除,采取和应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在实践性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多媒体教学以及计算机交互式教学,将计算机交互式教学引入数控系统和数控编程实训中。经五十套华中I型数控模型软件的采取和应用,使实训课程得以运行于仿真的环境中,不但使实践性教学的成本与工作量大大降低,还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3.3 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要想达成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就必须建设与教学改革实际需要相配套的实验实训基地以及实习基地。将21世纪机电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要求作为规划和建设实践性教学基地的依据,重视紧密结合教学改革内容与课程体系。在安排机电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与选择机电类专业实践手段的基础上,过多的验证性实验实训、陈旧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落后的实践性教学手段等一些状况是我们极力要改变的。经兼具创造性、实践性、应用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环节的大大增加,核心为培养职业群(岗位)。例如,采取和应用,第一步为基础操作技能训练环节;第二步为机械工程技术实训环节;第三步也就是最后一步为在机电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工程综合应用实训环节这一结合理论、应用、实践的方法,持续而不间断的保持着进步,每天一小步,积小步为大步。经统计累积完成这一专业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周数占比为百分之四十;除此之外,还开展一些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6]。

除此之外,在校外进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的工作中,对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方面与专业方面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可通过先后联合一些电力机动车企业、汽车齿轮企业以及航空动力公司等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这一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极大地保障了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该篇文章首先对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详尽而仔细的探析,其次从内容安排欠缺科学性、内容编排太过陈旧这两个方面对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现存问题进行了详尽而仔细的探析,最后提出了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三个相应解决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现存问题的实践举措,以期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实例,从而促进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最终达成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全方面发展与教师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的目的。

猜你喜欢

机电类实践性实训
基于Spring Boot的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更正启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中的沟通探讨
接地技术在机电类特种设备中的应用及检验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