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018-03-29

山东化工 2018年23期
关键词:高分子垃圾化学

黎 明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高分子化学》是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等院系学生必修或选修的一门本科专业课。相对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到20世纪才真正发展起来并且依然在蓬勃发展中[1]。材料是决定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的标志物,比如石、铜和铁。现在,人类的吃穿住行用,没有哪一样能离开高分子材料。某种程度上说,人类正前进在高分子时代[2]。然而,高分子材料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所不在的白色污染。白色污染不仅仅影响景观,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3]。因此,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达高分子化学学科对人类的有益之处,也有必要向学生传递该学科所带来的种种问题[4],并使得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以至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目前,关于如何在高分子化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的专题论文较少[6],主要都是在高分子化学实验过程中,如果使得实验本身更加环保[7-8];另外还有部分论文在关注《高分子化学》的课程改革中提及了有必要使得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环保问题[9-10]。基于以上讨论,我提出了一套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的方案并且进行了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开宗明义,在绪论部分向学生讲解高分子化学的用途的同时,就通过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图片向学生讲解白色污染的危害

为了让学生对高分子化学学科充满美好的概念,首先向学生展示高分子材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美好应用,包括精美的糖果包装、漂亮的服装、温馨的室内装饰及恢弘的航天飞机等。同时,为了向学生讲解白色污染的危害,采取了以下方法:开始展示美丽的乡村航拍图,然后,将乡村的图片放大,向学生展示乡村的一条充满塑料垃圾的小河沟;开始展示美丽的大海以及可爱的海洋动物自由自在的在大海中遨游图,随后展示太平洋垃圾带及海豚被塑料围困腐败的恐怖图片。通过这些对比,学生马上认识到了高分子化学学科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认识到了不当使用高分子材料,可以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2 增设一章节,专门详细高分子材料的降解知识及废旧塑料回收系统

传统的《高分子化学》教材,一般都会包含高分子材料的热降解、光降解、氧化降解、水解与生物降解等的基本概念,我结合最新的科技文献,进一步向学生介绍最前沿的电催化降解和光催化降解等知识,比如,电/光催化剂的结构、合成方法、电/光催化的降解原理以及装置设备的构建。另外,向学生介绍各国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中,重点以饮料瓶的回收为例子介绍了德国不靠道德而靠经济手段促使消费者参与回收的做法:比如,购买一瓶实际价值为1元的水,消费者需要支付3元。只有消费者将空饮料瓶返回到自动塑料瓶回收站(该类回收站都布局在便利之处),才能领回2元。

3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制定灵活的课后作业

课程要求学生撰写题材不限的关于白色污染的文章;亲自寻找学校周边白色污染并将该白色污染正确处理。该作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都热情饱满的完成了作业并且亲自拾垃圾,将垃圾正确放置在垃圾桶内。该作业有诗歌、散文、调查报告和科技论文等。比如吴同学以小说的模式,描述了石油的生成-转化为产品-白色垃圾-降解的过程。摘录如下“上古时期,在恐龙争霸的年代,战神的骸骨被黄沙掩埋,一个被后人称为沙特阿拉伯之地......忽然有一天美国人来了,发动了海湾战争......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被投入了蒸馏柱,我的父亲和大哥被落下柱底......我带着我的小妹妹飘了起来......我那只叫π的右手再也抓不住我的妹妹了......我和我的族人连成了一片......我们就被压制成薄膜......在我的下方写着食品保鲜膜.....被扔进了垃圾桶......我们降落到一片小树林......又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也逐渐的丧失了知觉......我身后的绿意为何荡然无存了......”。胡同学以诗歌的模式,描写了河流受到污染后的生态灾难及应对方法。摘录如下“这是一条肮脏污秽的河流......它的面上漂浮着一层层的白色垃圾,内部同样充斥着一堆堆的白色塑料。鱼儿走了,青蛙逃窜了,小蝌蚪被它熏死了。这是一股怎样腥臭腐霉的气味啊......简直比猪马牛羊等牲畜的排泄物还要恶心千万倍!......那么李白笔下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河流哪去了?......曾经那么让人喜爱的河流,为何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何时才能让河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需要我们治理白色污染......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愿我们的子孙后代所见到的河流尽是碧波荡漾,鱼水嬉戏!”。周同学以杂文的模式,讲述了治理白色污染,需要人人从自身做起的道理。摘录如下“没有切肤的痛,也没有怜惜,哪怕只是蝇头小利也要占尽便宜。大概人人嘴上都会念叨几句雾霾天气,感慨几句地球母亲,但是一旦落到自己身上却总是一副理所应当的姿态,这事儿与我无关......人们在长大到中年的过程中,越来越少的观察一花一草......但是,世上有很多细微而与你息息相关的东西......你丢的塑料袋,喂饱了信天翁,你乱扔的塑料瓶,随着大江大河入海,跑进了海豚的喉咙管儿里......那个海上自然形成的垃圾岛是人类共同”筑就“的,你就丢了几片而已......我渴望每个人都有志有识......每个人能像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写到的那样:能够感受大地之美的人,都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田同学以情景剧的形式,描述各色人等制造白色污染的事件。摘录如下“镜头一:小A在超市里转了已经快有两个小时了,他推着一个购物车......看着自己的两大包零食,终于还是很高兴的心满意足地走上了返程之路。镜头二:小A正在泡一桶泡面......吃完的零食袋就放在桌子下的另外一个袋子里,那个袋子,清一色的各式各样的包装袋......镜头三:夜晚来了,四下静悄悄的。寝室的人们都睡熟了。突然桌子底下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兄弟们,都出来吧!“泡面桶用极不符合这深夜的活泼而又有精神的声音说道。紧接着,可乐瓶、薯片袋子、干脆面袋子都应答。大家唧唧喳喳的开启了夜间谈话模式。'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啦! '......'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一起等到我们主宰世界的那一天。'......”。

总之,通过对《高分子化学》的课程内容、课后作业及课后实践立体化的改革,学生了解到了高分子化学对人类的贡献,也了解到了高分子材料可能导致的的危害;学习到了如何处理白色垃圾的方法;树立了正确的环保意识。

猜你喜欢

高分子垃圾化学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