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环境中高职图书馆员知识结构分析

2018-03-29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知识结构通识

彭 泳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0)

人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与私有制对人的异化,强调人全面发展的观点:“人的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1]。人应当摆脱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逐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具有深刻的人本主义内涵,是教育追求的崇高目标,是通识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图书馆员在面对读者的信息需要时,要具有对人类知识发展与分类的宏观认识;同时,还要以读者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从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层面来看,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在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手段,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重建、补充、完善。

一、读者的社会价值实现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高要求

从舍勒[2]的“知识社会学”层面观察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我们可以从舍勒的人类情感与精神价值的“内驱力”对社会人群的知识构成进行分析。舍勒认为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具有的所有知识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它们决定了社会的本性。反过来其知识也由这个社会及其特有的结构所决定。从知识的“价值内驱力”着眼,从描述的、因果关系的角度对社会活动、评价及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是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内容。舍勒认为,人类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内在价值体系从低到高,由五种价值等级构成。这五种价值构成又相对应着不同的“读者”和社会人群。

1)可感觉的价值(令人愉快或者令人痛苦的价值),对应是社会大众和人群。这种可感觉的价值一般体现在社会流行读物、具有大众文化价值的肥皂剧、娱乐节目中。

2)功利性价值(实践性价值、效用性价值、经济性价值),对应的是各种制度关系和契约关系构成的“社会”。体现在图书信息馆藏的技术性、实用性、经验知识和社会法律、契约规定中。包括大部分自然科学。

3)生命价值(从高贵生命价值到低级粗俗的生命价值),对应的是通过血缘关系凝聚在一起的家庭、民族等“生活共同体”。对应人类的社会学、人类学等知识信息传播媒介。

4)精神价值。包括审美价值(美丑)、公正价值(对错)、对于真理的纯粹认识价值等。对应的是追求真理、美以及正义的“文化共同体”。而与此对应的知识体系是人类的美学、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

5)绝对价值(圣者和非圣者价值),对应的是圣者与信徒组成的“爱的共同体”既“教会共同体”。绝对价值一般体现在宗教学、神学知识体系中[2]。

五种价值等级,相对应着人类不同领域的知识与经验的构成,包涵了自然科学、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各种知识领域。这些知识领域,在宏观上指引图书馆员构建自我的知识素养与知识体系,使馆员不仅是知识分子,而且是知识信息的整理者、归纳者与传播者。

二、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员群体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图书馆工作的采、分、编、典、流、阅和情报检索工作,基本上是手工处理完成的,遵循图书情报的基本理论方法。信息技术时代,图书情报处理基本上被计算机自动化处理技术代替。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系统软件技术成了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对于学有所长的学术馆员,图书馆员还必须具有图书信息处理职业素养之处的专业学术研究方向,成为某个学术研究前沿领域的专家型人才[3],具有对某一个前沿科研领域图书信息的专业判断与反思能力。这些都是图书馆员应该具有的人力资源知识结构。

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员队伍的群体知识结构来看,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一是专业人员数量不够;二是专业教育基础狭窄,“通才”型馆员不多;三是非专业馆员本身的专业教育缺乏通识教育的基础,文化与信息判断与反思能力弱。四是精通外语和具有信息技术专业学历的严重缺乏,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引进难度大,引进来又不容易留住人才。这些问题,在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队伍建设中存在比较普遍。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个局面呢?

一是高校管理者对图书馆馆员的人力资源建设不重视。就高职院校而言,大部分学校管理者倡导面向市场办学,以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为办学的主要目的。从办学的“内驱力”来看,管理者仅仅重视功能性价值(实践性价值、经济性价值)。

二是对通识教育认识层面的不足。从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扩大与充实人的主体间性,培育现代公民社会的作用来看,通识教育应该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识”(General),在英语中是全面、综合的意思,即在尽可能的拓展自己知识结构,以培养自己的理解力与同情心。其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有勇气自由运用自己的理性(康德)”。通识教育回应了古典教育的基本价值观,纠正了部分专业教育过于专业与褊狭的缺陷,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理论思维训练相结合,力图使学生具备知识的整合、迁移与创新的能力,具备反思、批判的素养。从教育的“内驱力”来看,许多高职院校重应用、技术,轻视精神价值的实现,对图书馆在涵养大学精神,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对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追求真理、美、及正义,培养读者成为一个有契约精神、追求自我精神成长、完善理论思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三、改善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知识结构的办法与建议

(一)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通过人员更替,改善馆员群体知识结构

教育部高教【2002】3号文件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6章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应逐步达到60%以上”。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接受通才教育的高学历人员偏少、大专及以下的学历偏多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图书馆应该利用人员退休转岗等机会,做好人力资源建设规划。逐步引进专业人才和高学历人才。通过人员更替,改善馆员群体知识结构。

(二)加强人文与社科通识基础教育

利用进修、培训、课程讲座等方式,开展相关内容的人文与社科通识基础教育,提高图书馆馆员在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价值的内在驱动力。人文修养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馆员的服务水平与服务意识;有利于逐步营造图书馆好读书、爱读书的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大学校园的一个精神与文化的家园。

(三)做好职业培训工作

图书管理职业培训的内容,除了要掌握文献文类、专业检索等基本知识外,还有现代图书馆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包括系统软件的学习与管理、数字化专业数据库的建设等等。

另外,常规性的岗前培训与岗位轮训也很重要。通过老馆员带新员工的方法,熟悉工作职责、内容和方法,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而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可以使馆员对整个图书管理服务工作的细节与规律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通过以上措施,对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知识结构进行改造,可以使群体知识结构从单一型知识结构变为复合型知识结构;从封闭型知识结构变为开放型知识结构;从被动型知识结构变为主动创造服务型结构[4]。再加上人性化的管理,在工作环境上、事业发展上给予关心和支持,图书管理队伍会形成一个综合素养高、人文精神足、服务意识强、工作效率高的团队。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知识结构通识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