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区位视角下的太行山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对策

2018-03-29霍岳飞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太行山区太行山康养

霍岳飞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增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和焦点。伴随着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居民的“亚健康”问题日益显现,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康养生。同时,当前旅游业也正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将旅游与健康养生结合,开展康养旅游、医疗旅游等旅游新方式,已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太行山区发展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拥有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天然优势,基于地理区位视角探究太行山区森林康养旅游如何提升生态文化个性与品位,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值得我们思考。

一、国内外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状况

森林康养旅游是融合旅游、休闲、养生、医疗等多种业态的商业综合体,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优良的森林自然环境、浓郁鲜明的生态文化以及绿色安全的森林食品为核心资源,并配备相应的康体、医疗、养生等服务,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上世纪40年代,世界上首个森林浴基地出现在德国,逐步发展成为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森林浴”实际上契合了德国的“自然健康疗法” “地形疗法”和“气候疗法”、俄罗斯的“芬多精”科学、法国的“空气负离子浴”和韩国的“休养林构想”,是由日光浴、温泉浴等衍生出来名词。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森林植被密集区会大量释放植物精气、高浓度的负氧离子,从而形成“天然氧吧”,这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身体机能,改善身心状况,预防疾病等方面有积极效果[1]。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长寿、健康的追求日渐强烈,养生旅游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老龄化问题也为康养旅游发展带来重大契机。鉴于国际健康趋势与国内实际需求,国家林业局制定出《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森林康养体验,着重强调要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同时,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提出,全国各地都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将旅游与自然生态、山水巧妙结合,强调旅游生态资源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康养旅游成为我国由省到市、再到区县、风景区等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布局方向,森林康养旅游也已成为潮流趋势,数据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新建各类森林旅游基地超过9000处,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万亿元,林业年旅游休闲康养人数力争突破25亿人次,国家森林城市达到200个以上[2]。

二、太行山区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地理区位优势

八百里太行山纵贯南北,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历史悠久,再加上独特地形,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以及饮食与医药等文化传统,可谓拥有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绝佳禀赋。具体来看,其森林康养旅游地理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自然地理优势

太行山脉地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个省级行政区,北至北京市西山,南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处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约四百多公里。《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了“一圈三区五带”的林业发展格局,其中“一圈”为京津冀生态协同圈,太行山区位于该圈西部,处于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界线,地形差异导致太行山脉两侧的自然植被和地表景观有明显差异。太行山脉地处暖温带和温带地区,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负氧离子含量高,植被茂盛,是天然大氧吧,其属于半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夏季无高温酷暑,冬季无严寒,雨热同期,夏季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二十二摄氏度,极端天气的概率较低,年平均气温在十摄氏度左右,是休闲养生、亲近自然的绝佳胜地,适合开展森林康养旅游。太行山区广泛分布着品种繁多、质量上乘的中药材,诸如党参、连翘、黄芪等。有历史悠久的老陈醋、龟龄集等保健品,独具颐养优势。太行山区盛产小杂粮,小米、苦荞、莜麦、杂豆、核桃、红枣等具有很好的养生效果,适合度假和康养旅游的饮食需求,尤其适宜“亚健康”人群和中老年人的健康养生。

(二)交通区位优势

自古以来, 太行山脉一直是山西高原通往华北平原的必经之地,著名的“太行八陉”分布在这一地区。从交通区位上看,太行山同京津冀与南向东向大市场有交通与距离优势,太行山地区地处华北核心区域, 毗邻京津冀环渤海城市圈,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郑州等人口稠密城市的中心位置。周边人口超过两亿。太行山地区位于五台山板块, 太原旅游板块,平遥古城板块, 石家庄旅游板块、郑州旅游板块和北京旅游板块的中心位置,该地区森林资源优势突出。随着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和优化, 网络交通格局逐渐完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区位优势为该地区实施森林康养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特别是铁路网的改进和升级为太行山地区发展森林健康旅游提供了重要契机。

(三)文化区位优势

同时,太行山地区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隆兴寺、赵县千年古刹柏林禅寺等,禅宗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气息浓厚;另外还有诸多现代农业观光园、绿色健康农业示范基地等,人文地理优势极为明显。另外,山西省五台县境内的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五台山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适宜开展“佛教+森林”康养旅游项目,在旅游市场很有竞争潜力。抗日战争期间,太行山黄崖洞是八路军的军工基地,现已是国家森林公园,可开展红色文化旅游活动。云梦山国家森林公园,战国时期鬼谷子在此隐居,苏秦、孙膑、庞涓、张仪、李牧、毛遂等前来求学,现存有全国字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鬼谷子”兵书。目前主要景点有五十余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而言之,从文化渗透性来看,太行山区可谓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三、太行山区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强化顶层设计

首先,政府应主导制定太行山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明确高标准、高起点,确立超前式发展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有关制度规范,推动森林康养旅游发展步入良性轨道,实现持续发展。具体应对太行山区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有整体规划布局,制定阶段性目标;选择适宜地区将森林康养旅游定位为当地支柱产业,挖掘文化底蕴,精选一批森林公园,加快森林公园景点的改造和提升,争取创建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和5A级、4A级精品旅游景点,优化旅游线路设计;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与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评选,培育特色森林康养小镇、森林康养公园等,推动森林康养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同时,加强统筹协调,打破部门界限,在医疗、养老等方面出台政策,形成合力;做好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调动多方资源,协调各方单位,成立专门管理机构与开发公司,吸引大批资金,分批分期按照规划协同发展,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弊端[3]。

(二)构建产业集群

康养旅游是涉及多个领域、多业态联动的融合产业模式,新形势下,太行山区也应充分利用自身区位资源等优势,基于康养旅游,进一步构建起“康养+”发展模式,打造森林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延伸地方旅游产业链,推动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例如培育和引导养生养老产业进驻,发展养生产业;导入医药产业,形成医药产业园、医药种植产业链等;健全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居住等服务设施,探索康养小镇模式,打造集旅游、健康管理、康复养老等于一体的业态模式;建设特色旅游城镇、文化街、主题酒店、居家去,形成养生体验与观赏基地。如河北省可依托太行山资源,打造太行山——燕山山地康体健身休闲区,建设温泉滑雪、中医保健、疗养康复等旅游示范基地,推进休闲旅游与康体健身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森林康养旅游与休闲健身目的地[4]。

(三)推动基础建设

太行山区地处我国由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境内以山地为主。一些地区交通通达性较差,交通条件是制约太行山区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主要瓶颈。因此,政府首先应积极运作并投入资金,沿主要景点修建风景旅游交通线路,将太行山区主要景点串联起来,提高通达性,形成旅游交通网络。例如:山西省境内的太行山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王莽岭、皇城相府、析城山、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八路军文化园、五台山、娘子关、麻田、龙泉森林公园等可以进行串联,由此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其他景区景点的发展。其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如太行山高速、山前大道等风景道路美化工程,完善配套景观平台、引导标识系统,游径、驿站等休闲服务基础设施;在风景道路沿途建设休闲、运动、健身主题绿道,以森林康养旅游为依托,结合林间小道、田间道路建设乡村休闲康养绿道网。同时,以太行山高速建设为基础,推进平赞高速、西阜高速、G207等国道提升,在道路两侧增设休憩驿站、观景平台等休闲慢游风景道,完善提升景区连接线,构建多彩风景。突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等太行山区文化内涵,通过大型浮雕墙、主题公园以及标志性景观等模式,构建康养旅游中的文化景观。此外,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完善的从业人员培训与再教育制度,加强对专业人才培育引导;培训森林康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在森林康养产业中开展相关业务;积极引入与培养森林向导、森林康养医生、森林理疗师等人才,推动森林康养旅游快速发展[5]。

(四)丰富旅游产品

太行山地区现有康养旅游的体验性有待提升,新形势下,需明确市场定位,其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应始终遵循旅游市场与旅游发展规律需求,分层次科学构建,其康养旅游产品应分为高中低端旅游产品,满足市场不同层次旅游需求;基于消费者体验,以市场化角度开发出系列体验产品吸引市场,完成市场消费者对康养旅游需求的回应。依托森林旅游资源,着力创新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供给体系,丰富旅游业态。太行山区各省市应充分结合自身资源与特色,整合联盟,推出康养休闲之旅、人文休闲之旅等主打旅游路线,例如河南安阳推出的“老家河南·山水太行”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加快推动了地方旅游产业升级。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调整思路,打造出适合太行山区发展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如修建森林步道等设施,开展养生温泉、森林徒步、运动养生、森林疗养、森林茶馆等项目,丰富森林康养旅游产品与服务范围,实现旅游产品由观光向休闲、养生等多元发展。

(五) 打造旅游品牌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森林康养旅游刚刚兴起,国内很多地方都在试行森林康养旅游,客源市场竞争会日趋激烈,构建打造特征鲜明的康养旅游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太行山区应立足华北市场,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依据本地区特点和独特优势制定专项规划,打造太行山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品牌。同时要积极应用新媒体,加强旅游营销,建立“夏养太行”的品牌形象。首先,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军事文化、中药养生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深度发掘独具太行山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将森林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其次,重点打造以佛教康养、避暑胜地、红色文化、军事文化和中药养生文化等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品牌,将特色文化注入健康养生,在华北地区逐步树立起“夏养太行”的森林康养旅游品牌。再次,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新建特色旅游小镇与旅游特色村落。整合天桂山、温塘温泉、沕沕水等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坚持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引领,培育森林康养龙头品牌,以天桂山等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建成复合型、多功能康养旅游目的地。此外,积极打造各类旅游文化节,全方位展现太行山区独特魅力与区位,加强产品创新、提升康养旅游供给水平,带动康养旅游发展。如“晋城康养旅游文化节”等旅游节庆活动的推行,都是可以借鉴的成功模式[6]。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展森林康养旅游顺应了我国人口结构新变化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向。森林康养旅游日益成为全民关注的旅游活动,而太行山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可谓得天独厚,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思路,学习国内外经验,从顶层设计、产业产品构建、旅游品牌发展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形成一条适合太行山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路径,将太行山区打造成森林康养旅游著名目的地。

猜你喜欢

太行山区太行山康养
《太行山写生》
太行山区苹果节水灌溉高效技术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太行山(外二首)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河北将严限张承及太行山区矿业开发
旅游扶贫战略模式研究*——以太行山区旅游扶贫为例
基于SWOT分析的太行山区农业产业园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