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师培训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018-03-29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黄文辉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华培训传统

□ 文/ 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黄文辉

为实现复兴伟大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制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全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安排。云阳县教育委员会积极响应,于2017年11月23日—27日在云阳教师进修学院开展了历时4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教育。全县130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骨干、德育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由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承办。整个培训方案设计科学,注重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教学形式新颖,有讲有练、有文有诗、有歌有舞,专家教学与学员朗诵、文化讲座与民乐演奏完美结合,让学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内容丰富,既有《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等传统经典文化的教育思想的解读,又有《教师心理调试适》《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通识理论的培训。教学专家权威,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有重庆全市乃至全国一流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专家,不仅有高超的授课艺术,而且还有精深的学术造诣,二者缺一不可。教学效果显著,得到了参训学员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痴迷和陶醉”的培训,学员积极撰写心得文章,有18篇高质量的培训体会在相关刊物发表。

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师培训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续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特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对教育各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了周密的部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领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视。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塑造学生强健体魄,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而“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变化最突出。在语文新课标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贯穿语文课程各部分,并设置学习专题,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且篇目增加到72篇。同时,要求诵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增强文化自信,植入红色基因。据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由此可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师培训,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必需措施,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师培训是新时代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十九大确定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着师德失范、师道失落、为师不尊的现象。教育部通报的某高校教师陈小武利用师生关系性骚扰女学生,被撤销“长江学者”称号,取消教师资格,解除“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任合同,停发并追回已发奖金,此为一个反面的例子。教师要发展,就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准,做到德才兼备。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则是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丰富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浩荡荡,彪炳史册。优秀传统文化中记载的众多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等,他们品德的学识万古敬仰,是新时代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师德源泉。

大圣先师孔子,办私学,收门徒,讲礼仪,传技艺,学生遍布天下,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记载。在春秋战国人口稀少,读书人尤其少的情况下,有“弟子三千”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他为宣传“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奔走呼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饶。他的这种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执着精神,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兼济天下”的不竭动力。孔子醉心于教育事业,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教育原理,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并在教育实践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后世教育的楷模。

孔子之后的孟子,继承儒家的教育传统,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影响中国社会几千年,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座右铭。他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正义价值取向,已深入到中华民族的骨髓,是广大教师教育学生反省自己的重要德育内容。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集前人研究的智慧,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大人伦,规范了中华民族的人伦道德。他总结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思维方法,对今天的教师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中华民族的先贤哲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探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教师在新的时代,要发展创新,就要从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升华自己的灵魂。教育部《纲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点、情感认同的集体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队伍。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以上论述和要求足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教师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师培训是新时代教师培训工作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把对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手段。教育部《纲要》也指出:“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训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素质提高计划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在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中都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内容。我国现行的《教师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都明确提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要求。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提出: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其中“文化素养”就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规定的校长的基本职责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重视地域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掌握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艺术、体育、科技等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公民意识、礼仪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校长的基本职责。《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对学校的要求是: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让学生熟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管理的必备内容。教育部刚发布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学科)在具体的培训课程中,就安排有“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及教材的启示”“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培训课程,把《古文观止》《四书集注》《古文关键》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为培训内容。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撰文指出:“要在国培计划中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注重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通过典型案例厚载师德,着力培养造就‘四有’好教师。”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教育部的《纲要》,领导的讲话文章,均非常明确地要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入教师培训的内容,通过持续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培训,达到深厚教师的文化修养,涵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中华培训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