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2018-03-29陈雪娟
陈雪娟
饶平县汤溪学校 广东潮州 521000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看出: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笔者近几年都是教低年级数学,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激发、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可以这样说:只有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培养专心倾听习惯,提高数学“双基”水平
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做好几方面:首先从课堂教学设计着手,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其次注意多使用直观教具或者用动画形式演示,将数学活动与游戏、童话有机结合起来,力求讲授时语言生动有趣,使每个学生乐意学,专心听。再次,注意“角色转换”的运用。我常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一个环节:让他们做小老师,评评同学的发言,让学生能够知道专心倾听的重要,而且也能让学生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更快更牢的掌握所学知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培养细心阅读习惯,提升数学理解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大多粗心马虎,怎样才能使其养成细心认真的阅读习惯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训练。每节新授课,我都要求学生在听讲后看一遍课本内容,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逐步教会学生看懂数学课本。有时后还更改其中的重点词语,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说出异同。
其次,平时做练习的时候,要求学生指读,即读题时要求学生用手指着字读,看清读懂题目的要求后再做题。做题时要求左手指一道,右手写一道,避免看错行,做完要求独立检查。
三、培养独立思考习惯,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营造宽松的氛围,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答。课堂上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遇到问题不要局限或拘泥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而是从多个角度去探讨问题的答案,可以大胆去猜想、假设答案,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
四、培养应用数学习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应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让学生在具体事例中寻找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感到数学也有趣味,通俗易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运用图片、模型、实物等教具,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综合。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要求每个学习小组要带一面镜子,先让小组每个同学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五、培养合作交流习惯,提高综合素质的水平
《数学课程课标》(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增强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交往能力,还可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
虽然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引导得法,耐心培养,就可以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水平。